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消费者切身利益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国"生乳新国标"的颁布引发了中国乳业标准大讨论。中国乳业产业链奶源分散不稳定,奶站组织形式多样,加工企业目标不相容,流通渠道压价销售;乳业产业链的组织关系复杂,交易费用较高。"生乳新国标"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政策建议包括应采取纵向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构建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及引导形成科学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2.
吴钒 《时代经贸》2008,6(9):115-116
在全国八十余种消费品销量前十位品牌的份额构成中,国产品牌的比重高达62.16%,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主流。由此可见,中国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时刻已经到来。2006年,创业仅7年的蒙牛在有“世界乳业奥运会”之称的IDF世界乳业大会上一举摘取了创新大奖,成为全球乳业瞩目的焦点,为中国乳业叩开了对中国乃至全亚洲紧闭了100多年的世界乳业大门。这表明,中国乳业将以其明显的优势,成为民族品牌迈向世界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3.
奶源博弈     
《经济月刊》2014,(2):22-26
跌宕起伏的中国奶业在各方博弈下将迎来一场大风暴!这一次,博弈的焦点是行业内最珍惜的资源一一奶源。以奶源为线索,已经上演了“奶荒”、“最严政策”两部大戏,马上,乳粉行业规模最大的兼并重组也将“上映”。有人问,为何要搅乱奶源市场?也许,刘德华电影《风暴》里的对话可以回答。“要刮台风了,还要抢吗?”“除非它刮钱!”  相似文献   

4.
缺乏奶源基础支撑的过度营销和非常规的增长模式是不会长久地持续下去的,企业要从奶源到生产、销售、服务等全方位进行把控。乳业破局2012年以来,虽然政府部门一再加强乳业检测的监管力度,但国内几大乳企还是不断曝出安全问题,一次次乳业安全事件挑动着消费者的神经,也将乳业产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为何检测力度加强,问题却依旧频发?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在奶源上,有卫生部、农业部、检疫部门检测;在生  相似文献   

5.
丰润奶业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基本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格局,成为强区富民的特色主导产业。一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在乐百氏、均瑶等知名乳品企业先后在丰润安家落户的基础上,引进建设了总投资3.5亿元的蒙牛液态奶项目,9条乳品加工生产线的自控化程度为国内最高,主导产品酸酸乳的奶质口感列蒙牛集团第一位。这一项目的成功引进,为全区乃至全市奶牛养殖拓展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标志着丰润奶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区奶业龙头企业已达8家,日处理鲜奶能力突破1400吨。二是奶业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针对加工企业对优质奶源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企 业制度的形成,企业已成为经营的主体进入市场,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了围绕质量与品牌等竞争外,价格的竞争愈演愈烈,如“电脑大战”、“微波炉大战”、“电视机大战”、“VCD大战”等等频频发生,几乎成了每一个行业无法自拔的一个误区。其集中地表现为:当一个企业或经销商率先开发或引进某种产品,成为这个行业的先行者时,企业获得丰厚利润,但好景不长,一旦人们发现这一新产品的市场开发价值,获利水平诱人,就会一哄而上,纷纷进入这一行业。在短期内该行业的同类型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王晓荣  王曙光 《经济月刊》2012,(12):160-161
在我国乳品行业中,奶源是决定乳品质量的根本因素。市场需求的扩张与奶源的不足,促使部分黑心奶站受既得利益的驱使,单纯以提高乳品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为目标,而添加三聚氰胺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何以树立中国民众对乳品安全的信心?丰宁缘天然乳业集团董事长孙玺珉给出的答案是"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8.
正自以为对中国乳业比较了解,却因一次实地考察而再次当了小学生。考察地点,中国"最适宜生长牧草和饲养奶牛"的张家口察北地区。考察企业,新近成立、正在建设、号称要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乳企的旗帜乳业公司。公司董事长、中国乳业界大名鼎鼎的邓九强先  相似文献   

9.
林华 《经济世界》2002,(5):40-41
几年前,由四川长虹挑起并引发的几轮彩电价格大战,一方面打击了洋品牌,迫使其放弃在中国彩电业的中低端市场;  相似文献   

10.
陈金秀 《经济论坛》1997,(22):22-22
实施“优二兴三”战略提高乡镇企业整体素质□陈金秀“九五”以来,邯郸市丛台区提出了“优二兴三”的发展战略,即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两业并举,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升级进档,推动全区经济建设实现大突破,迈上新台阶。一、坚持“扶优限劣、抓大放小”的...  相似文献   

11.
一度深陷“资金链断裂”风波的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子奶),今年初被湖南株洲国资背景的高科奶业接手托管,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以将股权抵押给高科奶业的方式暂得喘息之机。而今,双方却因股权、经营权问题发生龃龉。包括李途纯在内的股东近日发布公告称,此前与高科奶业的托管协议因对方违约终止,“太子奶集团恢复行使一切权利”。  相似文献   

12.
“三聚氰胺事件”后,越来越多的奶企意识到了“奶源”的重要性,“抢奶源”逐渐风行业内,“得奶源者得天下”已经成为趋势。在梳理近年行业历程中,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总结,奶源的建设发展受制于自然资源,随着消费者需要的增高,奶源将越来越稀缺,储备奶源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长远战略。  相似文献   

13.
营销策略的博弈分析:兼评“价格大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实生活布满了竞争和冲突,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各个企业和厂商为争夺消费者和市场份额而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从前几年的“冰箱大战”、“空调大战”到近两年的“彩电大战”、“淀粉大战”无不围绕于此而展开竞争,而这些“大战”普遍采用的竞争手段更...  相似文献   

14.
奶源博弈     
《经济》2014,(2)
正跌宕起伏的中国奶业在各方博弈下将迎来一场大风暴!这一次,博弈的焦点是行业内最珍惜的资源——奶源。以奶源为线索,已经上演了"奶荒"、"最严政策"两部大戏,马上,乳粉行业规模最大的兼并重组也将"上映"。有人问,为何要搅乱奶源市场?也许,刘德华电影《风暴》里的对话可以回答。"要刮台风了,还要抢吗?""除非它刮钱!"这场行业大风暴,正是各方博弈下的必然结果,"奶源"只是导火线。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完达山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乳品企业之一,具有奶源质量优势、严格的质量控制、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的竞争优势,但也存在着研究开发投入较少,人力资源管理薄弱和营销网点布局不完善等不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到,继续巩固和扩大绿色奶源基地建设、严把奶源质量关、促进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点,着眼于长期优势获得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人才竞争日益白热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知识化、全球化和市场化为三大特征的新世纪到来之际,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的形成,特别是近年来IT行业的爆发性发展,世界性的对人才大量需求和全球性的“人口断层”等因素相结合,使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短缺状况不断加剧,因而使全球性的人才大战在世纪交替之际拉开了序幕,而且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争夺人才之战将会愈演愈烈。可以断言,21世纪最主要和最本质的特征将是人才时代,人才将是新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全球性人才大战的爆发必然造成一方面是人才流失,而另一方面也会有人才回流,关键在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17.
黄琨 《经济论坛》2007,(8):70-72
我国乳制品价格战始于2002年,2004年以后随着市场竞争而趋于白热化。关于乳制品业持续的价格战,已有各种评论。一种观点提出降价的主要因素是竞争的压力和较高的利润[曹日柬、王玉斌:《中国乳品行业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农村技术经济》,2005(1)]。但这很难解释为何在利润大幅消减的情况下价格竞争依然激烈。李晶和李相合(2006)的分析指牛奶价格抵不过矿泉水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企业的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在于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的不平等地位,乳业企业可以取得低廉的原料奶来维持低价竞争[李晶、李相合:《我国乳制品价格过低原因和对策探讨》,《前沿》,2006(5)]。段东渔(2005)认为,乳品差异化不足和质量难以检测导致了价格战。[段东渔:《如何解决中国乳业市场的症结?》,《乳品与人类》,2005(3)]。这些研究多是从企业微观个体价格竞争行为角度来分析的,未能从产业组织的层次去把握价格竞争发生的内生性。何玉成(2005)进行了乳业的产业组织研究,提出降价行为是由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决定的[何玉成:《中国乳业产业组织研究》,《生产力研究》,2005(7)],但在竞争对手之间的行为互动方面缺乏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晓兰  于健 《大陆桥视野》2011,(22):177-178,180
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普遍面临区域面积小、产业门类不全、转型成本高、市区两级政府权责不清等问题制约,许多城区经济发展战略大同小异,“高”、“大”、“全”、“税源大战”现象导致经济效益降低,急需对城区发展战略清晰定位,加强区间分工合作,形成区域特色,真正走向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商周刊》2011,(1):93-95
除却两家在各自网站上大举促销图书的力度,足以让人闻见浓重的硝烟味外,“京东”和“当当”掌门人刘强东与李国庆各自在微博上展开你来我往的口水仗,也让这场B2C大战,多了几重戏剧性。  相似文献   

20.
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波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前言“吃穿住行”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行”就要有路。所以,自有人类以来,路就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行”在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了。交通运输是人类为克服自然距离的障碍,实现自身和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空间位移所进行的一种基本实践活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们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可以说,在加快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这个问题上已经形成了共识。大型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如铁路、高等级公路等)具有投资额大、建设期长、社会效益显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