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欣 《商》2014,(32):239-239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活动经常运用的手段,更易被审判机关所接受。目前,我国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程序性规定不完善,与抗诉案件的界定不严明等问题,使其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本文结合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现状,分析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问题,进一步论述我国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侵害问题越来越突出,亟需建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体系。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应当限于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环境侵权案件、垄断案件和不正当竞争案件、消费侵权案件和产品质量案件。民事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承担和案件受理费用承担也应当有别于普通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3.
李克壮 《商场现代化》2012,(20):317-318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建房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但是农村自建房还存在大量采用无资质的建房班的现象。由于无资质建房班缺乏必要的建筑资质,工匠也没有得到正规的培训、考核。处于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而对农村自建房时,由于将建房发包给无资质的建筑队,导致发生了大量的雇员受害案件的发生。我国法律法规对农村自建房的雇员受害并没有明文规定使用何种法律,导致出现伤亡事故导致的民事赔偿案件审理时出现困境。本文试图从现有的法律法规中结合法理为解决这类案件找到依据。以期对此类案件的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陈尊书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0):267-268
从基层检察院的民事行政监督工作出发,对民事申诉案件的审查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民事申诉事由的审查,应当根据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在受理阶段采取初审的方式,立案后采取调卷审查和调查的方式进行审查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邓诗发 《商》2014,(4):200-200,157
司法实践中,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交叉案件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国《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未对法院如何处理此类案件提供法律依据,导致诸多行政、民事争议交叉案件的审理面临诸多制度性障碍。针对不同的民事、行政交叉诉讼,应对案件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相应的采取分别审理模式和一并审理模式以有效的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6.
叶伟为 《中国市场》2008,(31):27-2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民事纠纷案件大量增加,在人民法院民事执行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加重了执行案件的"质量"和"执限"这对矛盾。"债权凭证"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例,它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案件执行过程中质量和期限的冲突,大大提高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参与审判案件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在近代社会,陪审制作为公民直接参与司法活动的民主形式和公民权利的保障制度曾受到众多国家的青睐。然而,当前世界范围内陪审制呈衰弱之势,在我国也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命运,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该项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也产生了诸多的争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人民陪审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它是司法民主化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法院审判工作,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法律的重要形式。在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中,它体现出极大的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何完善和改革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将会对我国的审判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娜 《商》2014,(44):227-227
民商法是社会主体从事民商活动时主要的法律依据,也是保证社会民事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相比于以往的经济环境,当下的社会经济发生了诸多变化,民事活动也增加了新的内容。本文就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对民商法的发展和变化作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邹海莉 《消费导刊》2013,(7):184-184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证据等情报信息审查工作在涉烟案件查办中的重要性必将更加明显、突出。涉烟案件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复杂性、严重性,在证据的收集、固定上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网络案件,在证据的衔接上要求更为紧密,而对证据进行收集、审查、固定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决定了涉烟网络案件能否成功办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特别是公安机关内,出现了大量裁量基准的行政法现象,意味着各级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上也开始走上了积极探索行政行为阶段的过程控制路径。但由于我国对此的实践还不长,对于裁量基准本身以及会引起司法审查怎样的变化,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诉讼调解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结案的一种方式,民事案件以调解结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因为,从理论上说,更加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是双方当事人意思的真实表示,但是,实践中却有大量地民事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这削弱了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本文对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金东 《商》2013,(22):264-264
法院案件执行难的问题,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案件合理、有效地执行,对于保护当事人利益以及保障判决、裁定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阶段,民事执行案件占据了整个执行案件的绝大多数,如不能尽快、合理地解决好当前执行现状的问题,不但会影响我国法制社会的建立,还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五、商标行政确权司法终审制的特点社会上有很多人对商标行政确权接受司法监督有一种误解,认为如果将商标确权的终局权放入司法机关,不仅会大量增加法院的工作量,而且还会加重行政确权机关的负担(主要是指参加诉讼),特别担心行政机关做被告有损行政管理机关的形象,认为行政机关频繁出庭也是难以承受的。为消除这种误解和不必要的担心,拟就商标确权行为的行政诉讼案件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案件做一比较,同时,参考国外的做法,还商标确权行为行政诉讼案件以本来面目。所谓一般意义上行政诉讼,是指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接受行政…  相似文献   

15.
谢颖 《商》2014,(26):197-197
2012年我国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确立了小额诉讼制度。但是,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小额诉讼程序的规定较为简单,只是规定了案件范围及采用一审终审制,其他并未涉及,而且小额诉讼制度的实施也需要许多配套制度和衔接措施,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为构建和完善我国小额诉讼程序提供立法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的问题与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伯祥 《商业研究》2004,(12):139-141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立法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对虚假陈述民事侵权案件的受理所设置的诸多限制而言,股东诉讼存在许多问题,必须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以尽快建立我国股东民事诉讼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0):151-152
最近,利用"短信保管箱"盗刷客户银行卡的新型案件在北京发生,客户在进行权利救济的过程中发现,现行民事侵权归责与诉讼举证责任对其维权构成了困难。转变传统民事逻辑,纳入商事思维,从避免义务分担的视角出发,能对类似案件中的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为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胡金龙 《市场论坛》2006,(2):248-249
实践中法官在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时存在大量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文章认为,为了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更好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该规则来审查有关民事申诉案件,有必要对情势变更原则作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实践中,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数量不断增长,各法院审理模式莫衷一是,法律规定的缺失是造成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审理难题的根本原因.本文拟在分析此类案件现实困惑的基础上,提出对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实行并案审理的建议. 一、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之内涵界定及现实困惑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简称行民交叉案件,是指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因在法律事实上存在互相关联的地方,在处理上互为前提或者互为因果、彼此会产生影响的案件.  相似文献   

20.
雷雨 《商场现代化》2009,(19):143-143
<正>自我国在1991年实行的《民事诉讼法》中增设督促程序以来,督促程序的实际运行效果与原来所期望的远远不能相符。在很多法院,督促程序形同虚设,用督促程序处理的案件数量很少。其实施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立法对债务人行使异议权的条件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