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探讨了城市化、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短期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是先缩小后拉大,而产业结构升级则是先拉大后缩小。但从长期来看,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要大于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化是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城市化又必须响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有序转化。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又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重要的互动关联。  相似文献   

3.
论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深以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城市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速。城市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就业,缓解了人口的生存压力,而且优化了产业结构,充分地配置了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一下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袁帅 《中国物价》2014,(8):76-78
本文以1950-2010年美国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战后美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伴随美国经济的发展,其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即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其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长期动力。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化向来就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人口迁移推动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又会吸引更多人口向城市聚集。然而,城市化并不是简单的人口迁移和聚集,它的实质是人口的集聚、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必要途径,进一步会带动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融入城市体系,最终达到城乡人口和经济一元化。  相似文献   

6.
将城市便利性引入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分析框架,以解析中国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失衡的形成机制,为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政策思路.研究表明: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政府有动力推进土地城市化,且土地城市化对城市便利性程度的提高具有正效应,但由于户籍制度和快速上升的房价限制了农村迁移人口对城市便利性的获得,土地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提高的城市便利性程度对人口城市化的总效应却为负,从而导致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失衡.为此,需要协调提高农村迁移人口对城市便利性的获得程度,让城市便利性在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市场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VAR模型对天津城市化、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三个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得到城市化、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分析后可知,在加速城市发展的同时,应结合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以及产业梯度转移,同时也要考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和环境等方面对城市化的要求。天津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存在互动关系但不明显,这是因为天津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还存在诸如基础性保障不足、企业研发能力弱、产业升级区域协调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基于浙江省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为目的,运用浙江省1990—2009年数据,实证研究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是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且两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由此说明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通过进一步城市化来推动。  相似文献   

9.
吴乐乐  危丽 《现代商业》2015,(2):102-103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是现代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城市化的支撑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及有序演进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对重庆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三产业发展不完善,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产值结构不相协调,城市化、工业化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人口的转移,城市化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受到土地制度的约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并不高,甚至低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建立在制度约束条件下的农民最大化行为模式的分析框架,对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几个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使之明确土地制度的约束是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1.
依据山东省198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趋势比较方法、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工具,通过实证分析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呈现出动态演进关系。分析数据表明: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偏上阶段,但仍低于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山东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已形成"二、三、一"结构;城市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呈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城市化的反推动力明显不足。提出山东省应采取合理措施促使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并努力破除制度障碍保障劳动力自由向城市流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VAR和VEC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城市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分析显示第一、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化短期内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方差分解表明城乡收入差距的方差主要由自身扰动所解释,城市化的贡献水平高于第二产业结构变化;VEC模型显示短期来看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化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更为显著。最后,提出缩小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推进区域经济总量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发挥重要的拉动作用。要加快城市化进程,除了需要发展工业外,还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反之,则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与就业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品杰  侯建朝 《商业时代》2012,(29):139-141
本文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的代理指标,利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城市化与就业量在长期与短期内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化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城市化均是就业量Granger原因,城市化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因素;而就业量不构成城市化的Granger原因,就业对城市化的冲击作用不大。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城市化水平超过人口城市化水平、土地城市化速度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导致我国当前的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不均衡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从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过程和资金运动过程能够分析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了使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均衡发展,地方政府应当在现有征地制度下,使财政支出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加大对农村和农民的补偿力度。此外还要充分保障农民利益,建立合理合法的农地转用机制,使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福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变动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作用。认为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乡劳动力的转移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乡联动,使我国贸易结构得到优化,通过传导机制,对城市化进程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深以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城市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速.城市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就业,缓解了人口的生存压力,而且优化了产业结构,充分地配置了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一下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将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历史时期,江西必须抓住历史的发展机遇,调整和优化城市地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新一轮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加快全省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西北五省1984-20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城市化、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明:城市化、产业结构是影响城乡收入的重要因素;西北五省二产、三产占GDP的比重增加会显著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西北五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应加快西北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大力促进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全面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有效缩小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盛兰 《华商》2008,(4):3-4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城市化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计量模型,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在新形势下,只有切实将流动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力向城市聚集,协调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