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式,可有效解决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降低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促进交易效率的提升。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其在实际发展中仍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涉农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祉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祉将进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它对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各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其长远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进而阐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长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龙  申红彬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107-108
河北省是个农业大省,但是不是一个农业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河北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市场化才能解决。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是适应了农民的需要,农民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组建和发展,都要坚持和确保农民在合作社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保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关系到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在新的市场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的相关方面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问题。该文结合湖北省仙桃县泉明水产合作社的案例,提出了问题和一些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资讯     
部委我国立法鼓励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致富经过三次审议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31日表决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部法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一部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较长时间,它增强了分散的农民家庭的市场经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发展这一组织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好途径。据统计,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各地已经创办了十万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6年中央“…  相似文献   

7.
刘俊廷 《商》2014,(29):199-19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能有效集结农民的组织,在提升农民的市场经济地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其本身运行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资金短缺问题尤其突出。无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刚刚成立,还是在其成熟发展阶段,资金的有无都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外部融资环境,建立良好的融资体系,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良好运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小农户进入市场经济大市场的需要,农业生产者自发选择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集约化、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益增加、市场地位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合作社经营制度在农村的推广,也凸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重视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到今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已经三周年。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实现了从探索、起步到快速发展。2007年底,全国共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万户,成员出资总额159亿元,成员总数共计35万人。2008年底,全国共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1.09万户,成员出资总额880亿元,成员总数142万人。2009年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2.77万户。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7.2万户,成员出资总额2829.4亿元,成员总数438.01万人。到6月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31.37万户。三年来,各地工商机关积极探索,多措并举,不断改进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工作,同时立足商标、广告、合同、市场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商职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科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落实国家三农政策、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的作用正日益显现。本期刊登各地的一些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调研、思考文章,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青生 《光彩》2008,(12):56-56
安徽省池州市个体民营企业协会坚持"三服务",积极配合工商部门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例》,发挥协会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力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该协会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将引导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纳入了全市协会工作目标责任制。积极指导各级协会和基层分会,参与基层工商所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登记试点工作,以更快效率方便农民办照。利用基层分会理事、大小组  相似文献   

11.
试论小岗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纪荣 《财贸研究》2012,23(6):65-70
安徽凤阳的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然而该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农民专业合作意识有待加强、缺乏专业合作社人才、基层政府重视不够等等。应加大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培养合作社专业人才,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等,以促进小岗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透视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再次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深入探讨。通过分析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总体状况,提出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之一,发挥着内联农民、外接市场的作用,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本文首先从农业的特性、合作机制、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以及服务农民等方面论述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金融支持少、政策性担保和保险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合作社信贷担保体系、完善金融配套服务和加强自身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成为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裁体,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合作社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课题组对济南市及周边区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展开调查,发现济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济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几点建议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能有效的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利益。本文以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研究立足点,发现了制约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此来促进农民合作社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7年7月,我县第一家“如东县联发禽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设立。两年来,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5月底,全县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07户,成员出资总额达13757.3万元,入社农民4807人,带动农户24874户。合作社注册商标6个,其中江苏省著名商标1个;获省级以上无公害生产基地14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8个。2008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总额1.22亿元。但应该看到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由农民自发组织和发展而来的市场主体,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半年过去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和发展情况如何?这部法律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实惠?为了获取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记者去年底来到了北京市工商局房山分局调研,通过采访局长、与各相关职能科室及工商所干部座谈、实地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房山分局从机关到基层所,积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为契机,引导帮扶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走上联合发展的致富之路的做法。在房山分局的努力推动下,房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已经给当地农村经济带来了较大变化。本期刊发记者采写的两篇文章以及房山分局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两篇文章,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社从本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体制,转换机制,促进发展,并通过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我社从规范、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入手,在派潭供销社探索出了一条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牵线搭桥,农户自愿互利、有偿出租的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为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起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是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的组织,具有经营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力推动了农村社会进步和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在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提高认识,做好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推进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平 《商》2014,(48):228-228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和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首先概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现状。其次提出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在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不确定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相关指标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