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裴珮 《中国报业》2014,(22):91-92
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将进一步促进影视艺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技术为影视艺术提供了新的创作平台与表现空间,为观众朋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创作、传播以及营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艺术的创作、传播、营销手段,探讨影视艺术的生存与发展之路,希望能够为影视艺术的创作、传播、营销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
熊莉 《成功营销》2009,(5):82-83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迷你(Mini)电影,带给观众好莱坞大片的感觉,也具备网络视频短片的传播效应和互动性,是最佳的造梦载体。  相似文献   

3.
张啸宇 《北方经贸》2010,(1):130-131
在戏曲影视创作中,如何处理与戏曲演员的创作关系,如何引导演员塑造角色,都是导演要去面对的重要问题。其间,导演既不应专制,也不可全凭演员发挥,导演要在懂得戏曲表演的基础上,指导演员体验角色,激发演员的创作潜动力,使影视作品既能展现戏曲魅力,又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品味。  相似文献   

4.
林文婷 《商》2013,(1):287-288
电视剧怎样拍才会好看?本文在通过探讨新闻性的优势,进一步阐述影视创作可以借鉴新闻性,进而可以用新闻特性为创作理念的电视剧创作方式,即将新闻风格和戏剧性结合起来,力求一种以真实的述说引发观众兴趣的观赏效果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新的视频载体由于自身的不同特性而直接影响影视制作过程和影视的表现手段,这要求在创作过程中,导演也必须考虑到观众的不同的接受状态,对影片的叙事方式和拍摄手法进行调整,使影片能达到预期的收视效果。我们可以预见到,  相似文献   

6.
张晶 《消费导刊》2013,(4):128-128
有的人认为戏剧影视表演它们之间有着“根本区别”有的人又认为它们是“同一种艺术”说有根本区别理由主要是由于表演形式体现方法,供给观众看的方式不同等等。说是同一种艺术,主要理由是它们的表现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艺术在创作任务上应该是共同的。它们最重要的特点是为了创造、塑造更好的角色,以至化身成角色的艺术。而且二者都是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7.
骆臻洋 《商》2014,(6):71-72
影视作品的衍生品开发,是整个影视产业中重要的一环。在本篇文章中,笔者探讨了影视作品衍生品的定义与实质,认为基于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情感而开发的一切下游产品均属影视品衍生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影视作品衍生品的四种主要类型,包括基于剧情体验的衍生品、基于符号消费的衍生品、基于深度了解的衍生品以及基于影视品再创作的衍生品。最后,总结了衍生品开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赵艳 《中国报业》2023,(2):86-87
各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高校、进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需求越来越多,影视创作类课程改革迫在眉睫。非遗类项目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挖掘出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新时代百姓故事。本文以《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为例,探索地方非遗类项目融入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克 《三联竞争力》2009,86(5):44-45
造飞机的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开车了! 2009年4月16日,传闻已久的中航科工剥离汽车业务尘埃落定。很多企业都在谈通用技术,在谈产业链,一直固执地认为向上攀登很难,但向下延伸很容易。中航科工这个失败的梦告诉人们,造飞机的未必玩得转汽车,虽然核心都可以称作是发动机,但照样隔行如隔山。  相似文献   

10.
古斌 《商》2014,(25):160-160
在影视作品中,会经常使用到剪接技术处理剪接片段。它主要是经过前期的拍摄,后期需要使用技术对画面进行剪辑再连接达到两个镜头之间实现无缝对接,突出情况画面的完整性。剪接就是实现两个镜头不断转换的连接点。我们在观看影视过程中发现画面之间在不断实现变换,利用好剪接技术可以确保镜头在变化过程中平滑过渡,给观众一个流畅的画面感,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使用剪接技术的原因。所以,在影视制作后期,怎么做好剪接工作将会对整个影视效果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剪接技术也是后期制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没有剪接工作,影片将无法正常实现转换,其效果将大打折扣。针对现在的观众,其专业性逐渐提高,对影视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强,如果影视作品表现不好,社会影响也会迅速蔓延开来,无论是对节目组还是对观众来讲,都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影像创作注重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表现与结合,创造性的运用镜头、灯光、色彩等元素,呈现出了美食的真实场景,构思巧妙、以小见大、情景交融,呈现除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视听符号与故事叙事的重新编码,消除了传播过程中的隔阂与文化差异,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2.
金麒  曹启泰 《中国广告》2010,(11):102-102
本届世博会上,影视与创意成为每个场馆不可或缺的重点,在上汽集团一通用汽车馆的展演中,应用大量最新的影视技术和设备,以充满创意的方式将未来的梦想和现实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腾讯网推出的“世博风云榜”中。截至9月29日,汽车馆名列所有场馆的第二位,所有企业馆的第一位。汽车馆的主题影片是一个高清画质的电影.在沉浸式影院4个独立屏幕同步上演。影院拥有6.5米高、38米宽的超大型弧形屏。144度的超大环角。在488个零延时动感座椅的带动和高清画质电影的感染下,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未来20年的都市生活。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天气预报》节目几十年如一日每晚与观众相约,坚持为全国观众提供天气服务,靠的是的观众多年的喜爱与支持;那么作为国家级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机构的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自成立之初就专注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周全的气象影视服务,则要缘于华风人的创新精神,他们视创新为发展之源。  相似文献   

14.
张丹 《北方经贸》2010,(1):128-129
观众的欣赏趣味、接受能力和评判标准,对话剧创作产生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梅耶荷德说,伟大的戏剧需要伟大的观众。从整个中国话剧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话剧的兴盛,是因为观众看戏的踊跃;话剧的衰落,是因为观众的减少。因此,在今天话剧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对观众的研究及对话剧演出市场的了解,是研究话剧发展与创作一个重要基础。话剧工作者们也要从观众的观念转变上去探索话剧的出路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文化的"视觉转向",影视作品的传播理念和审美取向均呈现出了"图像转向"。从片头设计到字幕包装再到片尾制作都突出"形象"化以迎合大众的视觉喜好,吸引观众的"眼球"。视觉艺术设计在影视制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本文以片头画面与字幕艺术处理为切入点,试就视觉设计在影视作品包装中的具体表现及作用等问题进行初浅的探析,希望对影视创作提供一些线索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植入式广告又叫嵌入式广告,是指把商品或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产品中,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圣诞,《如梦之梦》再次创造了票房神话——在上映前3天,所有场次门票即均已售罄。缘何这样一部自2000年便诞生首演的话剧会有如此之大的号召力?不可否认,《如梦之梦》的票房神话离不开其过硬的营销手段。据此,将《如梦之梦》的营销手段归结为五个方面:(1)从观众需求出发,整合营销是王道;(2)定位拥有渴望的大多数人,创作内容自由奔放;(3)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并进行持续传播;(4)明星营销扩大影响力,助推票房收入;(5)从怀旧出发,增强受众的信心和依赖。总结《如梦之梦》的成功营销手段,可以为优秀话剧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寻找突破点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潘沩 《华商》2014,(18):24-26
“我对《小时代》充满敬意,《变形金刚4》的诚意体现在它愿意讨好中国观众。观众是甭买票进电影院,这必须尊重。”票房高达19亿的《变形金刚4》与票房超过10亿的《小时代》系列电影,堪称是近年来票房惊人又恶评如潮的代表作。尚世影业的新任CEO陈思劫聊到它们时,却毫无以往海派电视人的清高。尚世影业,是SMG(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从事影视相关产业链的公司,可以说是SMG制播分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动画片是影视艺术中的特殊类型,在它的创作过程中与其他影视艺术的创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符合影视创作的一般原理.动画片是按照电影创作的思维来思考的,它是运动着的,是用电影的视听语言讲故事,并由多种元素构成.美术思维从属于电影思维,但却是主要的手段.作为一个特殊的影视艺术类别,动画片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影视的地方.它既可以充分运用绘画及其他美术造型等手段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和思想,也可以使用各种材料来挖掘动画的不同形式来进行创作,还能结合新技术手段使影片的质量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张锐 《中国报业》2023,(15):202-203
为了改善电视新闻的质量,吸引更多观众群体,电视新闻编辑利用新媒体,从多个角度进行新闻价值分析,对材料进行处理,对新闻“再创作”,满足不同观众的信息服务需求,使电视新闻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本文浅论如何实现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