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溪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2.
颜振勇 《当代经济》2006,(7S):47-48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者审慎原则,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保持谨慎、安全的态度。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者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符合会计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来看,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核算经营风险,提供反映风险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一、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谨慎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或费用,这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  相似文献   

5.
谨慎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时.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以谨慎的态度去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尽可能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所以我国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保守主义。该原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上是一个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它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但作为一项会计原则,它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局限性。本文介绍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揭示了其逐渐暴露的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会计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相似文献   

8.
原则是会计对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所作出的一种反应,它要求对收入、费用或损失的确认持谨慎态度,凡是可能的费用和损失应予以充分估计,而对可能的收入或利得尽量少记或不记。但是由于稳健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不平衡性以及实务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随意性,使得稳健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经常发生冲突。本文试对此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9.
会计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基本原则之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8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  相似文献   

10.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实务的方方面面,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更进一步充实了谨慎性原则的内容,本文为此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1.
关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经济论坛》2007,(4):136-138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目前会计谨慎性原则已被广泛运用在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分析过程中。但谨慎性原则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也为进一步完善会计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上是一个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它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但作为一项会计原则,它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局限性。本文介绍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中的具体运用,揭示了其逐渐暴露的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谨慎性原则是一个众所周知却又很难以完全说清楚的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对于会计系统的影响就像水沁入土壤一样,使得整个会计体系到处都有它的痕迹。虽然这个比喻有些太过其实,但却充分反映了在现实情况下,会计界对谨慎性原则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谨慎性原则是一个众所周知却又很难以完全说清楚的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对于会计系统的影响就像水沁入土壤一样,使得整个会计体系到处都有它的痕迹。虽然这个比喻有些太过其实,但却充分反映了在现实情况下,会计界对谨慎性原则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胡海华 《当代经济》2007,(15):136-137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上是一个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它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但作为一项会计原则,它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局限性.本文介绍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中的具体运用,揭示了其逐渐暴露的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稳健性原则是会计对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所作出的一种反应,它要求对收入、费用或损失的确认持谨慎态度,凡是可能的费用和损失应予以充分估计,而对可能的收入或利得尽量少记或不记。  相似文献   

17.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上的普遍应用,是对会计一般原则的认识和运用的一个突破。《企业会计制度》从资产、负债及收益角度上全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要求。作为一项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一方面,它能避免虚增资产和夸大利润,从而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运用该原则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性,经常与其他会计原则发生冲突,甚至为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本文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来分析谨慎性原则的优缺点,并对其正确应用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不确定的情况,应保持一定的审慎,充分、合理预计企业可能发生的费用或损失,避免确认不确定能取得的收入。文章就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及其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及解决思路来反映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现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处理中能够得到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谨慎性原则较早地得到了各国会计界的认可。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根本目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谨慎性原则,尤其注意谨慎性原则应用的适度性,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