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理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丰在着产业梯度和经济梯度,而社会经济发的趋势即是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再向落后地区推进,处于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处于较低梯度上的地区转移,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发展的重心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大开发给国内外企业带来了机遇,更给包括厦门在内的国内企业带来了形势严峻的挑战,厦门市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参与这场空间的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2.
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要把西部大开发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财政转移支付和扩大内需新增投资要继续向西部倾斜。抓紧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税改革,开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相似文献   

3.
黄翔 《广西经济》2008,(3):46-47
一、为打造基地做好基础性工作 由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本性在于追逐利润,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并不是单向行为.而是一个互动合作和共赢的过程。目前各地都在致力于加快发展.广西的周边地区包括东部省份自身的西部区域,都在设法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问题上大作文章,因此,广西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如果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地区在投资环境大致趋同的情况下,获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就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这一点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同时要在诸如决策、各种相关政策、观念思想、体制、各种运作方式、管理方法和模式、办事作风和效率等等,努力与发达地区形成对接。目前广西积极开展交通、能源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开展城乡清洁工程以及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等等,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当前,东部地区很多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转移到东南亚、南亚等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迫切需要招商引资的西部地区未能有效引进这些东部企业,因此,对广大西部地区而言,"如何优化投资环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产业集群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五大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又快又好地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东部企业到西部投资,带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9,(12):15-15
今年以来内蒙古各地均在抢抓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速度加快、东部发达地区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继续将部分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在东部地区"推力"和中西部地区"拉力"的双重作用下,东部地区的高能耗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西部地区成了部分行业的"污染避难所"。选取工业内部26个行业,运用产值份额、能耗份额及相应的产值贡献率、能耗贡献率来分析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各行业的转移现状及由此所带来的能耗变动,从而探索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环境压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何龙斌 《改革》2012,(8):75-81
通过对2000~2010年我国各省(区、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揭示我国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地区区际产业转移的一些基本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四大地区产业转移表现为除东北地区单向转出外,其余地区均为相互转移,汽车、纺织、电子、钢铁产业向东部转入,能源、化工及资源型产业从东部转出;化工、家电、饮料向中部地区转入,纺织、能源、电子产业从中部转出;化工、能源、建材及资源类产业向西部转入,纺织、家电、钢铁产业从西部转出。从净流量来看,表现为其他地区向西部转移。这些规律并不完全遵循经典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而且在产业转移中还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建议从国家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8.
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于2006年12月20日表示,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合作发展良好,东部地区已有1万多家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投资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商务部正在实施的“万商西进工程”,将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和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明显,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棉花、畜牧、旅游等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的上万家企业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国家政策、发展策略、区域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从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渐渐升高.存在经济梯度差异。产业转移即生产力地域间的转移.既是发达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的需要.又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飞跃发展的强大拉力.本文从我国产业转移的内涵与特点、产业转移理论综述、地区间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及职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障碍、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等七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东、中、西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困扰东部地区的主要问题在于资源约束、产业集聚的负效应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基础设施与制度环境的发展不足、民营经济数量有限以及“西部输出资源、东部加工制造”的垂直分工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是制约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微观企业面板数据,运用投入产出表构建前后向关联指标,引入基于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探讨FDI是否通过前后向的关联提升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研究发现,就全国范围看,FDI通过前向关联,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生产率,但没有通过后向关联对企业生产率有所影响.纳入地理距离因素后,外资的前向关联技术外溢效应仍存在,但数值...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wo‐sector model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n China's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conducts an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provincial‐level panel data from 2003–2015.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 can benefit from industrial upgrading via OFDI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y way of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 This effect is significant in the eastern region, but no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China can also benefit from industrial upgrading via OFDI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through marginal industrial transfer. This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central region, followed by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regions. Our results imply that China should promote technology‐seeking OFDI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enhance efficiency‐seeking OFDI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相似文献   

13.
很多研究者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可以用俱乐部收敛假说解释,由于文章利用参数和非参数估计方法对1978—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俱乐部收敛性进行检验时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出现了俱乐部收敛的特征,但最近几年趋于消失,所以在统筹区域发展时对俱乐部收敛特征的新变化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3—2020年沿海地区数据,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和灰色预测模型,探究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沿海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呈上升状态,北部沿海地区起点较高,但上升幅度不大;3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大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2020年有些许下降;3个地区区域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均稳步上升,北部沿海地区为良好协调状态,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为优质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5.
Using an extensive data set on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s (FIEs)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we compare the sensitivities of the location choi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from six major source countries/areas (Hong Kong, Taiwan, US, EU, Japan and Korea) toward the variation in the strength of economic institutions across China's regions. It is found that FIEs from the source countries/areas that are culturally more remote from China often exhibit a stronger aversion to regions with weaker economic institutions. Moreover, this pattern is often more salient when FDI takes the form of fully-owned enterprises (FOEs) than when it takes the form of joint ventures (JVs).  相似文献   

16.
The rapidly rising wages and renminbi (RMB) revaluation have attracted lively debate about whether China can continue its rapid economic growth by relying on labour‐intensive goods exports. By comparing the competitiveness in labour cost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unit labour costs, we find that China has lost its competitiveness in labour costs relative to ASEAN countries. However, our results show that some regions in China, such as the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still have an advantage relative to ASEAN countries. Thus, China can duplicate Akamatsu's Flying Geese Paradigm by transferring labou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its coastal areas to non‐coastal areas.  相似文献   

17.
市场、政府的力量及多中心城市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红忠 《改革》2004,(6):47-53
我国各大都市区的郊区和所辖县尚未形成城市亚中心,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区迁移可以成为东部大都市区向多中心城市转变的重要市场力量。政府的力量和上述市场的力量协同发挥作用,既能加快东部大都市区形成多中心城市,又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充分发挥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池功能,使人口、土地资源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家祥 《特区经济》2012,(4):162-165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中部地区因其具有明显的整体区位优势迎来了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难得的历史新机遇;但由于中部各省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内部区位差异,具有各自不同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首先证实对外贸易、市场整合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收敛的趋势,中部地区的市场整合程度高于东、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运用bootstrap面板因果检验按东、中、西3个区域面板重点分析个体省份对外贸易、市场整合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市场分割有助于省域经济增长,不同区域均存在对外贸易替代区际贸易的倾向。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缺乏经济发展反哺对外贸易的循环机制,内陆部分省份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自然外溢。地区市场分割或整合是区域异质性下地方政府的人为策略。为了加快全国市场一体化建设,避免区域"马太效应"的扩大,应促使东部地区率先打破市场分割,中部地区的崛起也对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魏博通 《特区经济》2012,(3):197-199
利用构建的投资转移指数、企业转移指数、就业转移指数对2004~2009年江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状况作了分析。结果发现,沿海向江西的产业转移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仅是部分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但是江西承接沿海的产业转移却很显著,这和江西自身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和产业承接条件较为优越有关。江西承接的产业转移来源地较为集中,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民营资本和外商投资是沿海向江西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