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论经济关系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当中发展和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基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关系和谐,无疑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关系和谐,因此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关系和谐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见,“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国政府建设国家的新理念。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有机组织系统,应该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只有企业和谐了。社会才能和谐。  相似文献   

3.
周晓桂 《经济问题》2008,341(1):31-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长期的宏伟目标.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加快经济增长与社会成员共同发展协调一致,我们追求的GDP应是"和谐GDP",和谐也是生产力等思考,以期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民族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文章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制约性因素,探求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制度相当完备的情况下,政治文化体系的建设就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的政治文化是与和谐的经济政治制度紧密相连的,如果没有政治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创新,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是社会整体的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为企业提供了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社会环境,而构建和谐企业也离不开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建设和谐企业事关重大。  相似文献   

7.
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第一保证。“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们的收入差距也出现了扩大的趋势,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和谐。文章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全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试论和谐文化建设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今年5月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这是党中央首次正式提出和谐文化建设问题。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基础。从国际国内形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在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和认真把握好以下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11.
构建致力于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税制体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治国理念.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和谐社会基石的夯实也应该首先要靠经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公平正义、合理规范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实现,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恰好具备调节经济和缩小贫富差距的功能.应将税收所具备的功能融于税制体系建设中,让其真正担当起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转型国家,发展的本质是结构变迁,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和谐的发展,政府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指挥中心。中国社会传统中经济对政治具有高度依赖性,根据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中国实际出发,吸收当代经济理论发展的成果,科学地设计和行使政府职能,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经济转型时期内,涌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其中较为显著的问题比如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存在的不和谐,人民内部利益的分配问题等等。这种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对于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重要的标准和要求,也是对于我国的飞速发展提出的考验。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是我党建设道路上的必然要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文章就经济转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与实践的飞跃。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木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构建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它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支持。if_确i.LiY,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因素,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各种因素的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农村社会的和谐。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个体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激活农村经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着眼于农村内部制度创新、实现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这对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略论构建云南和谐社会存在问题与主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我国边疆多民族省份,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面临多样性的社会问题和复杂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更是云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云南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就是要直面云南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来构建云南多民族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其和谐理论的思想主旨是着力建设一个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和谐的社会.毛泽东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与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协调、不和谐因素的迫切要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但必须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发展都必然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只有公平的发展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发展,而且需要公平,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同时,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为县域社会的和谐建设提供了新契机。因此,发展县域民主,改革传统落后的政治文化体制,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长期积累的老问题,也是当前中国最为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归纳了目前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不和谐现象及其成因分析,提出了和谐社会下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