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使中国与东盟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和合作,全面建立和发展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在进入21世纪后迅速升温,如今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且,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文化、资本、技术、信息和物资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无限的商机与发展空间。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企业必然急需大量熟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规则的人才,尤其是熟悉中国-东盟税收政策的人才。因此,建立和完善东盟型税收人才的培养机制显得十分迫切,这对推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发展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入世”对开发区、保税区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金明 《经济界》2001,(5):89-91
继改革开放之初兴办经济特区以后,我国又分别于1984年和90年代初期兴办了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了各种功能不尽相同的对外开放区域。但其共同点在于划出特定的区域,实行明显有别于周边地区的鼓励政策,并呈现出经济超常发展、外向化程度较高、在体制创新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等特点。 分析“入世”及国际投资趋势变动对开发区、保税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一、中国“入世”对开发区、保税区的主要影响 在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开发区、保税区可能产生的影响之前,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开发区、保税区赖以生存并取得…  相似文献   

3.
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将于2004年11月3日至6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推动中国和东盟在经贸等各个领域的合作,这将是一次双赢的博览会,也将是2004年中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4.
茶马古道见证了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地区悠久的贸易传统。东盟各国一直是中国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近年来,随着东盟国家的迅速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持续攀升。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一个统一的区域市场正在形成。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空间和机会巨大。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中,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兴起,华商成为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力量。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因此,构建东盟华商与广西区域经济信息系统,能够发挥东盟华商网络对整个东南亚国家的经贸信息辐射与联动作用,能够发挥广西在中国与东盟中的经贸信息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从而实现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2年保税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稳定、持续的增长态势,其中工业经济已成为促进保税区经济稳步发展的“推进器”。保税区出口加工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努力开拓市场营销渠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新的发展,全年保税区的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不断地发展,保税区成为我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助推器。从2008年以来,重庆先后建立了我国内陆首个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多个保税区,它们的建立为重庆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以国内外保税区理论与实践为基础,结合重庆市保税区的发展,分析得出重庆保税区的基本特征和其发展方向,以期推动重庆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东盟由于历史、经济和文化的渊源和地缘优势,双方探讨、着手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必然。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冷战的原因,中国与东盟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直到1991年,中国才与所有东盟成员国建立或恢复了外交关系。1993年东盟同意与中国建立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1996年中国第一次以对话伙伴身份参加了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29届东盟部长会议。1997年江泽民主席与东盟领导人共同确立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日前由外经贸部和云南省政府主办的中国-东盟贸易、投资和发展合作国际研讨会上,外经贸部副部长周可仁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与东盟合作潜力巨大。他说,中国和东盟开展经济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独特优势。双方地理位置毗邻,地缘优势得天独厚;双方悠久的民间往来和多年形成的政治互信,为双方发展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得基础;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工农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开展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经济的复苏、东盟内部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双方开展深层…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初,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协议,计划在2010年全面建成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的研究分析表明,该贸易区建成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加106亿美元,增幅为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幅为48%。未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孕育的机会难以估量,无疑为国内与东盟地缘接近、经济关系密切的省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早在该协议正式签署之前,各地就已在暗中展开了…  相似文献   

11.
泛北部湾文化参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中国与东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认同理念和文化形态,提出泛北部湾文化概念;进而提出应当发掘泛北部湾文化蕴含的文化力以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实施路径是:发掘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文化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当前中国—东盟档案工作所处的初始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探讨影响中国—东盟档案工作社会效益的深层次因素,从而为中国—东盟档案工作的效益发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崔鹏飞 《质量春秋》2011,(10):29-31
引言 保税区从其在中国出现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保税区功能的不断发展完善,物流业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日益成为保税区的主要行业之一,不同的保税区之间的竞争程度也越来越激烈。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到2010年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从2003年起,关于自由贸易的谈判已顺利展开,标志着中国政府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已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20):244-245
保税区是我国在经济特区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产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保税区原先的一些优势面临着直接挑战。只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积极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才能充分发掘保税区所具有的潜力,提升保税区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郑州保税区为具体研究对象,阐释了郑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研究了郑州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过程中政府管理创新的思路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底,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结束后,朱镕基总理和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它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从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7.
今年11月3日至6日,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对于从来没有举办过大型博览会的西部城市南宁,如何才能举办成功?怎样最大化地实现会展经济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与广西发展专家论坛上,国内外经济和会展专家纷纷为办好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支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正逐步发展,但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税制差异比较明显,这种差异的存在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税收协调将有效调节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税制差异,促进区域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广西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面向东盟十国区域大市场,是我国进入东盟经济区最便捷的通道。自贸区建立以来,税收协调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与资源有效配置,使广西企业在这几年间有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盟十国于2002年11月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月中国与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标志着共计18亿人口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但是伴随着贸易壁垒消除而来的是不断增高的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本文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现状为基础,通过分析双方农产品逆差产生原因,提出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上半年,保税区工业经济在总体上继续保持稳步的增长态势,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结构调整更趋于市场的需求,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增强,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在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努力降低工业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仍将是保税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