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开发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本文采用实际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结合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并针对目前北首岭遗址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深度开发北首岭遗址旅游资源的对策,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卫国 《水利经济》2003,21(6):63-65
通过介绍婺源县水库的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和旅游规划,并对旅游开发价值和效益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实施旅游开发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加速延吉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面开发建设冬季旅游迫在眉睫;在延吉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延吉市冬季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提出了延吉市冬季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桂林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角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状况和特点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桂林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进程,并通过运用据点-轴线-网络模型理论,提出了桂林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模式:即以桂林市为据点,漓江和湘桂铁路为发展轴线,逐步形成桂林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网络。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指出了一些在桂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开发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本世纪的旅游热点和时尚,它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阐释了乡村旅游的特点,分析了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指出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开发乡村旅游的几项举措。  相似文献   

6.
滇东南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滇东南是云南省继滇西北之后的第二块重要旅游开发区,文章对滇东南旅游资源详细调查、分类、区划及评价,运用现代区域旅游发展理论,提出了滇东南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开发原则及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热情的高涨,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提倡环保的森林公园旅游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时尚。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在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此以永嘉县森林公园为例,通过调查永嘉县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现状,研究和分析其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大,先导性强的朝阳产业,也是新疆“十一五”规划发展的六大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该文主要以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为例,针对以开发主体为研究对象的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的得失,创新地构建出符合塔什库尔干县旅游资源开发实际的综合型开发模式。该模式以富民作用最大化为目标,同时追求旅游资源的最佳配置及企业利益最大化、政府利益最大化,力求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找到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皖南古村落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皖南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是一条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分析了皖南古村落旅游资源优势,指出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湖库旅游深开发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卫华 《水利经济》2005,23(2):45-46,48
湖南省内湖库众多,分布广泛,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生物多样性显著,生态环境优越,具备旅游开发优势。目前湖南的湖库旅游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不够成熟,从深开发理念的角度阐述了湖库旅游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库旅游是水利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决定水库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尤为重要.以湖南酒埠江水库为例,通过对普遍存在的水库水资源量不稳定、不同水资源利用目标冲突、水资源的污染等现实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深入剖析问题产生原因基础上,探讨了该类问题对水库旅游开发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加强水资源量的管理、强化水质管理、灵活开展旅游建设开发、拓展旅游开发利用资源范围等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两型社会”背景的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资源有着较明显的群体优势,营造城市圈亲水型的景观,构建水体旅游发展体系,是加快武汉城市圈旅游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相关要求,对武汉城市圈水体旅游发展做了对策分析,指出其在盘活地方水体旅游资源存量、促进新型水景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环鄱阳湖周边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地貌旅游地质资源、水体旅游地质资源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三大类。通过对环鄱阳湖的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进行SWOT分析,进而提出了开发对策,以期对构建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张洁  李鹏 《水利经济》2012,30(5):64-68
近年来水利旅游以其突出的工程、资源、环境优势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剖析水利旅游资源特征,提出水利旅游开发策略:努力挖掘水文化,打造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和谐统一的水文化产品;努力发展滨水度假养生旅游;处理好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保护及水利工程保护的关系;改革管理和经营机制,建立水利风景区管理协调机构,采取特许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朱建伟 《水利经济》2006,24(3):74-76
分析了江苏射阳河闸独特的湿地生态资源丰富、湿地景观和水利工程观光性强、人文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具备发展旅游经济的诸多优势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水利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其旅游经济发展在市场定位、总体规划、发展战略、景区构建、管理模式、市场营销、投入渠道、环境保护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我国水利旅游产业发展,阐述了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内涵、开发原则及开发途径,从江苏发展水利旅游的视角,对江苏水利旅游资源非优区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非优区的特点和区位,并根据江苏水利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色的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优势,阐述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可以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内陆湿地水域生态旅游、自然遗迹生态旅游等类型。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对策:合理开发和规划,确定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健全法规,加强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8.
在运河遗产价值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科学评价将对运河遗产和水文化保护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选取京杭大运河常州段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当地运河遗产的旅游资源类型分为运河工程设施、历史建筑、聚落遗产、文物遗产与生态景观5类,并运用AHP-TOPSIS方法建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运河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目标层排序遗产资源价值居于首位,评价因子层总排序艺术观赏价值、经济效益与投资能力居于前3位;常州运河遗产旅游资源类型评价中,历史建筑和聚落遗产的整体价值分别居于前两位,开发价值较高。最后提出联合、深度开发运河旅游资源的建议,以期为常州运河遗产旅游资源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合理评价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分别对区域内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同时,由于该区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因此根据生态区划原则,进行生态区划,提出各生态分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以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的关系,推动四川秦巴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肇源县自然、经济状况、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从旅游形象、两江(松花江、嫩江)文化的旅游产品品牌、古文化、水资源保护及旅游发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