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涛 《魅力中国》2010,(3):339-339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身体的延伸,“地球村”等媒介概念,力图从媒介本身来透视人、人类社会、人的生活、交往方式和人类生存环境。这种从媒介出发来透视“世界”的研究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讲,具有了哲学“本体论”意蕴的哲学思考方式,本文试图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去理解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相似文献   

2.
张大伟 《魅力中国》2011,(20):299-299
理论的功能在于归纳与展望,这是一个真命题。宗教的宏艾远远地被淡出于大众生活,活络的媒介延伸着人体官能,媒介理论塑造着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相应的被创造。复制拼贴的理论更多的是新瓶旧酒,而充满“灵光”的臆想注入理论时让人醍醐灌顶。媒介进化论充满想象力的抽象出了媒介进化规律,在完成归纳主义任务的同时,保罗‘莱文森也许是继麦克卢汉后的另一位“先知”。  相似文献   

3.
张田  琳钰 《魅力中国》2011,(17):24-2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介业已不能再依靠国家财政补贴,靠吃“皇粮”来维持生存和谋求发展,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同时,自从中国宣布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对媒介业掀起了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播史上罕见的竞争浪潮。从昨日的形式“先行”,到今E1的“内容为王”,媒介明日的建设性发展俨然迈入采编业务与经营管理并重的新时期,在前者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业界与学界甚至应该将更多的目光集中于尚显生疏的媒介运营方面,其无庸质疑是中国目前媒介发展的“软肋”与瓶项。  相似文献   

4.
赵淼 《魅力中国》2014,(5):299-299
“拟态环境”是媒介呈献给受众的媒介现实环境,在信息社会中,区域媒介形象越来越成为真实的区域现状的替代品,媒介对区域形象的建构主要理论来源有议程设置功能、作为市场的受众与受众的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建构良好的区域媒介形象,需把握好传播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韩辉 《魅力中国》2013,(2):18-19
媒介素养是传播学领域关于受众认识媒介、理解媒介和运用媒介的重要概念,媒介素养教育是近几十年来大众媒介功能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其丰富的内涵和极具现实意义的功能导向,为分析政务节目主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工具。从媒介素养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出,以《效能行风热线》为代表的政务节目具有培养公众的媒介理解能力、增强公众的媒介运用能力、改变公众的媒介接触习惯等媒介素养教育功能。同时,作为《效能行风热线》节目的主持人,也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6.
韩辉 《魅力中国》2013,(1):18-19
媒介素养是传播学领域关于受众认识媒介、理解媒介和运用媒介的重要概念,媒介素养教育是近几十年来大众媒介功能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其丰富的内涵和极具现实意义的功能导向,为分析政务节目主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工具。从媒介素养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出,以《效能行风热线》为代表的政务节目具有培养公众的媒介理解能力、增强公众的媒介运用能力、改变公众的媒介接触习惯等媒介素养教育功能。同时,作为《效能行风热线》节目的主持人,也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7.
聂虹 《魅力中国》2014,(25):269-269
麦克卢汉在上世纪提出著名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快速发展的科技挑战着传统媒体的适应性和创新性,要求多媒介的快速融合交织。笔者就凤凰卫视的电视新闻为例,浅要地分析在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媒介集团化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沿着从“是否要集团化”出发,进而讨论“当前我国媒介集团化模式分析”,最后追问“如何媒介集团化”这一逐步递进的思路,对我国媒介集团化改革发展的趋势进行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秀云 《理论观察》2008,(6):152-153
电视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主要是传播的功能。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电视艺术的传播功能,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使其对“电视艺术”有更为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规制理论出现以来,媒介产业放松规制运动促进了欧美国家媒介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媒介产业化进程加快,但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产业政府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就我国媒介产业政府管理的方法之一-政府规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温华 《科学决策》2008,(11):149-149
近年来跨区域经营发展是中国传媒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媒体正在积极实施跨区域经营发展战略,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日益凸显。其中,媒介集团以及媒介区域市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竞争,于是相关的博弈理论分析开始介入媒介经济学,深入分析媒介跨区域经营市场的媒介博弈效用。在此过程中,媒介从进入市场到参与竞争市场中广泛涉及博弈论。本文从博弈理论入手,分析媒介市场的博弈和我国媒体的跨区域经营。  相似文献   

12.
马佳明 《新西部(上)》2013,(11):120-120,112
本文以李天一案的网络爆料人为例,论述了提高网络爆料人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及意义。指出爆料人对待事实的理念直接影响着爆料的真假,那些认真负责、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爆料人必定对事实有着严谨的态度。因为媒介素养决定了人们能否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来分辨“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所以,希望爆料人能不断提高个人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施浪 《中国经贸》2014,(9):68-69
跨媒介营销是企业营销实践的又一重大成果。它顺随时代发展的潮流,跨越媒介的界限,形成一股聚合的力量,成为了企业营销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将围绕跨媒介营销对其发展历程、应用机制以及成功实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展望企业跨媒介营销未来的发展路径与前景。通过对企业跨媒介营销的应用研究,我们可以为企业发展跨媒介营销提供理论参考,指导企业借鉴经典实践,运用跨媒介营销全面提升营销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研究我国媒介产业的制度变迁过程,认为中国媒介业的发展演变和改革实际上呈现渐进式改革、“怕累托改进”、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研究分析了媒介业制度变迁的主要成因和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党明辉 《新西部(上)》2009,(5):156-156,152
本文分析了数字电视传媒技术的发展,简述了高清晰度电视广播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认为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再一次解读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即"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这些观点和理论影响着人们对科技、媒介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在众多领域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6.
王勇 《黑河学刊》2008,(6):51-54
媒介审判是犯罪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媒介审判影响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不利于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背离。建构“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需要媒体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增强法制意识,加强新闻报道的专业主义,杜绝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随着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媒介舆论监督功能El益得到重视,这不仅是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媒介审判”的各种争论也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中国的资本市场总体让人感觉有些“冷”,不过“冷”中也有一些“热”点,“热”点当然包括影响全国的“郎顾之争”。虽然“郎顾之争”基本上已尘埃落定,但从中透射出的种种观点、论调和问题仍将继续引发人们深深的思考。如果说“郎顾之争”是资本市场理论层面的“热”点的话,那么资本市场实践层面也有一些“热”点让人难以忘记,其中伊利数名高管被捕的事件无疑是很有代表性的事件之一,这些事件与“郎顾之争”暗相呼应,反映出我国企业和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还要经历很多的风雨,才可能最终见到美丽的彩虹。  相似文献   

19.
张雄文 《浙江经济》2022,(11):28-30
诗路文化带建设还存在“政府热、市场冷”“研究热、转换冷”“点上热、线上冷”“主角热、配角冷”“省内热、省外冷”等“冷热不均”问题,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机制、统筹协调、资源整合来破解。  相似文献   

20.
方秋玲 《魅力中国》2014,(16):286-286
近段时间,“切糕”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新疆人形象的讨论。本文通过系统抽样对“新疆人”新闻报道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媒体对新疆人媒介形象存在妖魔化现象。文章旨在分析新疆人媒介形象形成偏差的原因及造成的社会影响。为新疆人媒介形象的提升提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