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慧玲 《魅力中国》2013,(19):308-308
一、中西方法治思想的源流 (一)中国法治思想的源流 “法治”一词,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法家流派就提出过“任法而治”、“以法治国”、“唯以法治”的思想。后来在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人编撰的《淮南子》中又出现了“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张铁钢 《魅力中国》2011,(12):181-181
韩非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的法治思想,形成了系统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一、韩非对前期法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的治国思想中就孕育着法家思想的萌芽,申不害、慎到、商鞅等人对法家思想的发展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韩非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了继承、扬弃、综合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思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它包含依宪治国思想、司法公平公正思想、党的工作法治化思想、用法治推进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4.
法治思想在古代就已产生。《管子》中就有“法者,存亡治乱之所以出”、“君臣上下皆从法,此之谓大治”等要求“正法直度”以治理国家的充满法治思想光辉的论述。法治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代表着人类社会数千年在政治、经济、社会管理方式上的理性思考与选择。法治...  相似文献   

5.
郑德兵 《宁波通讯》2006,(11):50-51
党章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据,党章的民主法治思想更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运用民主法治方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力度,科学构建惩防体系的根本途径。民主法治思想是党章的基本精神,无论从总纲到具体条文,还是从党员权利义务到党的组织制度,都贯穿着民主法治思想。党章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等等规定,就是民主法治思想的生动体现。因此,应当把学习贯彻党章,特别是学习贯彻党章的民主法治思想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及其整体水平提升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辟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思想处处闪耀着他治国理政的思想光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  相似文献   

7.
鲁蒙娜 《黑河学刊》2010,(10):89-90
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五权宪法思想是近代中国法制思想的最高峰,其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孙中山的法治思想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创造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文明的改革创新精神。孙中山的考试权思想体现了他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思想脉络,也展示了他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革命家气概。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军队对于一个国家是否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所以每一个军人都要有良好的品格,必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TIAPE”,即英文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的简称)环节工作,而“TIAPE”强调“统一”进行思考和行动,必然带有“法治”的色彩,所以在“TIAPE”中包含着法治的相应思维内容,而对于军队来说,在“TIAPE”中更加需要进行法治思维、意识等培养工作.本文先对法治思维进行基本叙述,为我国提升军队“TIAPE”效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改革与战略》2004,(7):U00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念,在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过渡时期,提出了打造“经济布吉”、“文化布吉”、“生态布吉”、“法治布吉”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新世纪伊始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强调“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里的两个“紧密结合”,揭示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科学认识。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明,二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一思想是对党的十五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它把思想道德建设第一次提到了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上来,不仅会有力地推动我国的精神明建设,而且也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法治思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容十分丰富,其观点对今天构建“法治中国”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儒家德治思想中蕴含的自由、正义、秩序的法治精神,也是现代法治的核心理念。但是,儒家德治思想中“和为贵、忍为尚的传统习俗;无讼不争、安分守己的惧法心理;治人高于治法的清官意识;情理高于法理的心理态势”等,极大地影响着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再次提出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和近代民主法治建设的开拓者孙中山先生首创三民主义,并据此提出了民主宪政思想。文章阐述了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其五权宪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究他宪政思想的当代启迪。  相似文献   

15.
张庆勇 《魅力中国》2010,(29):268-268
商鞅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法家代表人物,他通过总结早期法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实践,收集各国变法的经验,对我国古代法治思想作了系统的论述;其法治恩想使秦法保持了社会的公平性,使奏国实现了较高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和谐政治文化的建设,需要在四个方面做出努力:重新审视传统的“重民”思想,重视现代的“民主”思想建设;抛却传统的“臣民意识”,树立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根除“人治意识”,建立“法治”机制;抛弃“官本位”思想,树立“以民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魏雪芳 《理论观察》2013,(11):27-29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以及江泽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政思想的基础上,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2004年通过的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中,首次将“人权”这一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宪政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随后又强调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是繁重越要增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且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对民主的思想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发展.政治文明的提出,法治、民主、人权思想的发展使中国共产党的宪政思想不断地丰富.  相似文献   

18.
正王阳明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思想探索。他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入仕后,上《边务八事》,在刑部提牢厅担任轮值主事时撰写了两篇具有法治价值的狱政文,是其法治思想的初步展示。弘治十四年(1501年),王阳明被派往南直隶淮安等府"录囚",冤假错案多有平反,这为其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正德三年(1508年),经"龙场悟道"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法治与党的领导"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山  傅思明 《南方经济》2002,(6):79-80,78
由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办 ,广东省委党校、广州市委党校和广东涉外投资法律学会承办的全国党校系统法学研讨会 2 0 0 2年会于 5月 2 0日 5月 2 4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三个代表、法治与党的领导”。参会的有全国党校系统的法学专家以及来自党政部门、司法部门、学术部门的特邀代表共 80余人。与会代表就法治与党的领导方式、“三个代表”思想与法治建设、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以及宪政与党的领导四个专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一、关于法治与党的领导方式与会者普遍认为 ,在中国 ,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自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执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到2020年对“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强调,习近平依宪执政重要论述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使其不仅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