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意境美是我国古典诗词所独具的审美要素之一,从美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美的渊源进行探索.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老子》、《庄子》、《周易》等论述意境的萌芽,形成“意境美”的基础理论;唐代正式提出对于诗词意境美的追求,因为诗词之中的“意境之美”和诗人的人生阅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佛家唐代在我国的大范围传播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在诵读吟咏,感受古典诗词的音乐美;在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古典诗词的画面美;在想象的世界里领悟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3.
何智敏 《魅力中国》2010,(34):254-254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干百年来,古诗词由于其隽永的意境,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音韵而脍炙人口,并且不同类型的诗词也为培育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和高尚情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古诗英译中由于文化背景和隐喻模式的不同会造成文化缺失,使古诗词的意境和音韵之美难以表达。为此,在翻译中要在源语的隐语模式下进行语言选择;寻找在两种文化背景下唤起读者美感的袁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意境一词是中国独有的一个名词,它作为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同时也是艺术批评或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文学创作与批评中所涉及的人文修养、艺术与审美,哲理与教化等等,通过意境升华为情境交融,可以使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达到很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梁会敏 《魅力中国》2014,(14):174-174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殿堂中的瑰宝,学习古典诗词是学生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一谈初中低年级古典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储备学习古典诗词的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点,为初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春日正浓,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呈现出一派中国式田园风光。 土坯房、炊烟、油菜花、耕牛、稻田、老树……有关田园的元素几乎全部罗列在眼前。六万多亩的油菜花海是游客流连忘返的所在,牵牛走过的农民带着乡音——此情此景,仿佛置身于古典诗词的意境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词经久不息,古诗词鉴赏自然成为高考语文试卷必考的重点内容,依据新课标卷考试大纲要求,古诗词鉴赏意境类试题为古诗词鉴赏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命题特点、鉴赏思路、答题步骤都是针对高中生古诗词学习的现状,结合作者语文教学经验提出的实践性见解,力图让学生学会解读意境类试题,从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史慧娟 《魅力中国》2010,(9):133-134
诗词是抒情昧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鉴赏诗词过程中,通过体验诗词的意境美,音乐美,情感美,格式美,才能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德操、美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古诗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工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火爆播出,让人们经受了一番古典诗词文化的洗礼。而毛泽东诗词,也成为了此次比赛的亮点之一,形成热议。通过《中国诗词大会》,越来越多的人惊叹于中国诗词之美。中国诗词之美,不仅仅在于意境之美,更是一种力量之美。而毛泽东诗词在后一方面就达到了相当的境界。"同样是写梅,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泽东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时,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做战  相似文献   

12.
对面之抒情     
本文概述了中国古典诗词对写法的传统,列攀了唐宋以来词人的范文,分析解读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写法这一创作技巧及其精微奥妙之处。能增强人们的审美趣味,并且在其他的文体及近现代文学创作中皆可借鉴这一手法。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诗词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然而,意境不仅仅表现在诗词上,其也是评价山水画好坏的重要标准.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灵魂,中国画创作的创新就是意境上的创新.本文针对画的意境做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杨晓雪 《魅力中国》2010,(32):276-276
水是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中最具灵性的部分,“无园不水”、“无水不活”,历代造园都注重水在园林中的应用。在古典园林中,水和建筑、山石、植物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都离不开"意境",这是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的优秀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景观设计中的意境空间造景也有自己的新的形式体现,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古典园林中意境造景空间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在总结古典园林意境空间造景手法的同时,也从工业遗址等主题性公园设计实例,从现代景观设计造景设计手法角度,探讨这个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中,红色是倍受喜欢的颜色,象征着喜庆和欢乐。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古典诗词,其中不乏颜色词"红"的使用,并且被诗人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文章主要从生态翻译学中文化适应性选择转换的角度来探讨古典诗词中颜色词"红"的英译,从而让英文读者更好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以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中数字的模糊性及其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量使用具有模糊性的词语特别是数字,能够使语言更形象、更生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都离不开"意境",这是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的优秀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景现设计中的意境空间造景也有自己的新的形式体现,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古典园林中意境造景空间艺术在现代景现设计中应用,在总结古典园林意境空间造景手法的同时,也从工业遗址等主题性公园设计实例,从现代景观设计造景设计手法角度,探讨这个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阅读·休闲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作者】安意如【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书。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  相似文献   

20.
背诵优秀的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而且还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方便法门。背诵是所有学习的基础与发轫,背诵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背诵经典的古诗词,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提升诵读者自身的文学鉴赏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时,背诵古典诗词也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体悟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