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从互联网金融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入手,提出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策略,以更好地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促进商业银行正确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收入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收入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金融行业中了,互联网金融初步展示了对商业银行传统中介功能的冲击潜力,它不仅给传统金融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竞争和挑战.商业银行必须适应信息社会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文章着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最终寻找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成熟,其技术与理念逐渐对现代金融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并形成了互联网金融。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并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难以预估的冲击,使得银行市场快速萎缩,给银行发展带来了巨大竞争压力,迫使银行采取合理对策加以应对。本文将简单介绍互联网金融,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并就银行应对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行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和产业发展,金融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商业银行需要打破原有发展思路,结合银行本身的特点,找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入手,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和优势,对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为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希望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出现并成为金融行业的中坚力量。互联网金融推动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的金融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金融行业的弊端逐渐显现,互联网金融在证券、银行、保险等各个领域都影响着传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文章主要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出发,浅析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金融行业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突破了应用领域的界限,对很多行业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影响较为明显。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之间的结合,在给我国传统的金融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金融行业带来了挑战。为了对互联网金融给我国的传统金融带来的挑战,进行更好的分析,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含义出发,说明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以及表现形式。最后指出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全面发展,互联网金融不仅在生活上给人们带来方便,同时也对现今金融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现代金融行业纷纷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利率市场化。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角度,探讨其在发展过程中对利率市场化造成的一些影响,并探讨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赖月芳 《中国商人》2023,(12):168-170
<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在金融行业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核心机构,也面临着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为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有必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便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提高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商》2015,(23)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改变着金融市场的格局。不仅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且也对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形成冲击,从而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机理,得出互联网金融影响了我国的货币供给、需求和政策制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来临,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这虽然提升了金融行业的发展水平,促进金融行业整体发展效果的不断提升,但是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应当科学化进行发展策略的制定,以便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促进整体发展效果的全面提升。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的竞争方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对应的竞争方略。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的相互融合,传统金融业务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无论是在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信贷业务还是存款业务上,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变。为此,广大商业银行从业者应该抓住这一发展契机,立足网络金融视域,为商业银行业务的优化凝聚发展助力。本文围绕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价值、表现特点、具体表现及改进对策展开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迅速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行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当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以阿里金融为例,分析互联网金融浪潮给商业银行业务所带来的影响,由此探讨商业银行为最小化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可采取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行业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务和计算机技术的业务和技术层面的结合,给人们办理传统金融业务带来了许多便捷,但同时也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冲击。面对互联网金融在金融领域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的现象,各商业银行如何应对这种冲击也逐渐成为热点话题。本文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做出分析,同时尝试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对于金融行业发展而言,金融科技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特别是它在当今信息技术腾飞的大环境下与互联网有效融合后诞生了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很高的实效性和便捷性,可满足社会更多的需求,所以它的诞生与发展让传统商业银行陷入了巨大的经营危机与挑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创新与转型迫在眉睫。其中,如何利用金融科技为自身带来更多优势,这是所有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作者将对金融科技的优势进行重点分析,以其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商业银行创新转型的方向与策略,以期有利于商业银行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在金融行业中取得更多的成绩,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给传统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营销方式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同时也对其业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为此,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含义以及特点,之后具体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作为21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正逐步改变着传统金融体系中的运行模式和市场结构。而互联网金融对中国的商业银行到底会产生何种影响?传统金融行业该怎么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这都是值得学者广泛研究与讨论的问题。文章基于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研究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的传统商业银行提供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是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以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作为媒介,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信息透明度、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加便捷的操作程序、更快速度的金融服务。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商业银行有必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长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同时,商业银行应当将互联网的优势运用到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中以此来适应新的金融环境,使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能够应对互联网时代给其带来的影响,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第三方支付、网络银行、网络购物、理财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造成较大的冲击,也迫使传统商业银行不断的转型。本文以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转型为探讨重点,介绍互联网金融的诸多模式,并深入分析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并运用大数据思维提出几点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商业银行的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传统的金融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创新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业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为线索,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并对商业银行未来可能发生的改革作出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