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斌荣 《数据》2003,(2):94
2002年6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大厦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查看了该单位财务科目中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及管理费用等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应为343.2万元,而其上报数是215.8万元,瞒报了127.4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37.1%.  相似文献   

2.
孟斌荣 《数据》2003,(6):40
2002年9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中心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的明细账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应为277.8元,而其上报数是186.5万元,瞒报了91.3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32.9%。通过该单位进一步自查找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机构改革发生人员变动,人事部门掌握的工资情况与财务账上的“应付工资”口径不一致,相差27万元;二是该单…  相似文献   

3.
孟斌荣 《数据》2003,(7):39
2003年3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公司的2002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应为912.7万元,而其上报数是858万元,瞒报了54.7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为6%.  相似文献   

4.
2002年8月份,丰台区统计局执法小组抽查了区属某机关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查看了该单位财务科目中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及管理费用等明细帐以及当年1-12月的工资发放单。经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为40.4万元,而其上报数是23.1万元,瞒报17.3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高达42.9%。经询问,该单位统计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接到年报培训通知后,没有参加统计培训,自认为也是“老”统计了,对指标理解很明白。到月底,按照自己的理解上报了统计数据。经核…  相似文献   

5.
冰融 《数据》2002,(6):24
2001年3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集团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资、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1642.7万元,而其上报数是1476万元,瞒报了166.7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0.1%.  相似文献   

6.
孟斌荣 《数据》2002,(10):21
2002年4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宾馆的2001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应付工资及福利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922.1万元,而其上报数是747.9万元,瞒报了174.2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8.9%.  相似文献   

7.
冰融 《数据》2002,(5):24-24
2001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酒店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因该单位是合资经营的酒店,在财务帐上将中外方人员的劳动报酬做在一起,所以对报表中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与一般单位也不同,主要检查了该单位的基本工资、年度员工双薪表、每月营业状况分析、全年各月总帐余额表、扣缴所得税报告表等财务帐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数应为968万元,而其上报数是807.6万元,瞒报了160.4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6.7%.  相似文献   

8.
冰融 《数据》2002,(4):27-27
2001年7月,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事业单位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231.2万元,而其上报数是204.8万元,瞒报了26.4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1.4%.  相似文献   

9.
张君 《数据》2012,(8):28-29
作为北京市统计系统的一名执法人员,笔者在今年的执法检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填报2011年财务状况表时,在“应付职工薪酬”指标上出现了问题.例如:某商业企业该指标上报数与检查数相差1338千元,差错率为24.7%;某建筑业企业该指标上报数与检查数相差1497千元,差错率为23%;某服务业企业该指标上报数与检查数相差2116千元,差错率为17.2%;某工业企业该指标上报数与检查数相差1790千元,差错率为10.5%……为什么如此多的企业都在这个指标上“栽跟头”呢?在此,笔者特别想提示企业的统计人员们,“应付职工薪酬”指标看似容易,填报起来却不简单.下面笔者将通过四个方面对这个指标的填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孟斌荣 《数据》2002,(2):27
2001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国家机关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障、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1666.1万元,而其上报数是1304万元,瞒报了362.1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21.7%.  相似文献   

11.
孟斌荣 《数据》2002,(3):20
2001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国家机关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公务费等科目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208万元,而其上报数是177万元,瞒报了31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14.9%.  相似文献   

12.
马晓轩 《数据》2004,(3):39-40
2003年,北京市统计局执法队对某公司<劳动工资表>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财务状况>报表中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检查,其中,<劳动工资表>中的"全员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上报数为3609千元,核实数为3623千元,少报1 4千元.<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财务状况>(E103-1表)中"管理费用#税金"指标,上报数未填,核实数为1 40千元,少报140千元."管理费用#劳动、待业保险费"指标,上报数为1 044千元,核实数为1134千元,少报90千元.  相似文献   

13.
孟斌荣 《数据》2002,(1):31
在2001年7月份的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中,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抽查了某医院的2000年劳动情况表,对报表中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标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查看的财务科目是该单位财务的收入、支出明细帐;医疗支出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明细帐;药品支出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明细帐以及当年12月份的工资发放单.经过核实,该单位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数应为1369.6万元,而其上报数是920.9万元,瞒报了448.7万元,统计违法数额占实际数额的比例达32.8%.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C103表)填报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淑玲 《数据》2009,(3):34-34
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C103表)是反映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的统计报表,它由总承包、专业承包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填报。此报表包括年初存货、年末资产负债、利润及分配、应付工资、福利、应收工程款等内容,主要涉及69项统计指标。报表的主要来源是依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损益表)进行填报。  相似文献   

15.
马晓轩  郑进 《数据》2003,(11):41-43
<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表)是企业统计年报表.该报表反映了企业的资产与负债、生产与经营、销售与效益情况.是一份综合统计报表.报表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利润表)中的有关项目.检查人员若准确无误的确认其数据质量,首先要学习掌握有关财务知识,了解财务报表的构成及数据来源,然后按照统计制度中对每个指标的填报要求逐一检查确认.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来由 某金融机构1998年末有职工29人,当年工资总额24万元,按规定可计提福利费3.36万元,实际该机构当年末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余额(红字)406254.53元。经延伸审计,核实1998年元月1日前形成(红字)396036.07元,当年形成(红字)10218.46元。该机构当年经营亏损447.55万元。 二、问题的讨论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定性?怎么处理?依据什么处理?颇有争议。 1.没有直接挤占成本论。即该行98年底决算报表反映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红字)余额406254.53元,是解决职工福利超过当年准许进入成本的数额,  相似文献   

17.
孙书振 《数据》2005,(3):45-45
<人员和报酬情况>调查表是统计调查的重要内容,而"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是该调查表的核心指标.由于基层统计单位的统计人员更换频繁,对填报的方法和指标理解的不准确,在填报该报表时,出现差错的单位比较多.据北京市东城区统计局2005年1月份对12家单位开展的<人员和报酬情况>调查表的专项执法检查,"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的统计指标有相当部分单位填报不准确.  相似文献   

18.
一、相关规定的变更及其对抵销分录的影响 财政部财会[1995]11号件印发的《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企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报表)时,应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分配表等四种合并报表。《规定》在设定合并报表分录时,都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合并利润分配表三种报表合编一套抵销分录为前提展开的,笔统计了《规定》列举的三种报表的抵销分录,多数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的抵销分录涉及到合并利润分配表的项目,比如《规定》列举合并资产负责表的8道抵销分录。其中有四道涉及“年初未分配利润”等合并利润分配表的项目;而且,《规定》还要求所有涉及“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抵销分录,不论是用于抵销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还是用于抵销利润分配表未分配利润的,都必须在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以下简称底稿)的合并利润分配表部分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登记(否则无法结出正确合并数),而合并资产负债表“所有权益中未分配利润的数额,根据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列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彭峥 《数据》2012,(8):32-32
2012年服务业财务状况(执行事业、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单位填报)F203-2表中部分指标有所变化,笔者就报表中容易混淆、出现差错的指标归纳总结,供大家借鉴.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580)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是2012年新增加的指标,指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填报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20.
《数据》1998,(2)
一、由来 ——两公式并存,谁与评说 1996年《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单位)统计报表制度》中有这样一个计算公式: 本年应交增值税=本年销项税额+本年出口退税(负数)+本年进项税额转出(负数)-本年进项税额 由上列公式演化而成的计算机逻辑审核关系为:本年应交增值税≤本年销项税额-本年进项税额 但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表填表说明》中则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