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第六次经济特区理论研讨会在汕头市举行由广东省政府特区办、广东经济学会、广东经济特区研究会、省社科院、省社科联以及深圳、珠海、汕头市委政策研究室发起和主办的广东省第6次经济特区理论研讨会,于今年6月5日到7日在汕头经济特区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厦...  相似文献   

2.
1979经济特区     
《中国报道》2008,(12):54-54
如果说经济特区火起来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但经济特区的理念的提出,却是在1979年。就在那一年,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相似文献   

3.
迄今我国有两类特区。一类是80年代初建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另一类是1997年7月1日建立的“一国两制”下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将再有澳门特别行政区)。两者都是史无前例的新生事物,都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中国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进一步总结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深入探讨如何“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市委市政府和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9月12~14日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与会专家就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让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政策,并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从此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创办经济特区的先河。回顾经济特区30年的辉煌成就和经验,对于加深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继续办好和发挥经济特区的功能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26日,正值珠海经济特区建市25周年。25年前来到珠海的王建华亲眼见证了珠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开放掠影     
《开放潮》2002,(10)
8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为开放“窗口”开始 自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省委报告,到1989年3月 25 日至4月 12 日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议,中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其后在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部分地区还建立了一批对进、出口货物免征关税的保税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发展当地经济。  相似文献   

8.
《改革与开放》2000,(9):4-4
<正> 1980年8月26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和《福建省厦门经济特区条例》,决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中国经济特区正式宣告成立。20年来,中国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田",经历了试办、建设、壮大到推广的光辉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如今的经济特区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人民安康,社会稳定。经济特区走过的不平凡经历,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富国梦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周刊》2005,(43):10-10
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正在北上。上世纪80年代,中国设立了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开始向珠江三角洲投资之后,于90年代通过开发上海浦东,带动了江苏、浙江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将发展的重心向华北和东北转移。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楼市持续低迷、各类商品房积压严重且市场交投清淡的情况下,近期毗香港的深圳、珠海两大经济特区突然相继大幅降低地价。珠海先于九月份由市政府作出决定,对土地价格作大幅调整,工业用地调低地价5%以上,商住用地调低20%—30%。深圳也于十月宣布降低福田区住宅用地价三成,并颁布促进该市地产市道的若干措施。深圳珠海两地相继降低地价,自然是为了增强投资吸引力,同时也为了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26日,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20周年纪念日。 20年来,我省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实行特事特办,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取向市场经济,着力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特区,指在政治、经济方面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包括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本文要探讨的是经济特区的民俗。广义的经济特区,可以指所有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区,既包括改革开放初期先后被国家正式定位为“特区”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地区,也可以指沿海的十几个享受一  相似文献   

13.
经济特区自1979年开始正式兴建后,邓小平曾于1984年春节前后、1992年春节前后两次亲自来到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视察,并5次对经济特区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经济改革、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邓小平的不凡睿智与伟大思想。学习这些谈话,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80年以来,大珠江三角洲(简称“大珠三角”)经济格局变化大致分成3个历史性阶段:第一阶段的起始标志是1980年国务院批复设立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第二阶段的起始标志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广东经济特区劳动制度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7月上旬在深圳市迎宾馆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广东部分高等院校以及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海南和厦门等经济开放区与特区的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共50人。与会代表主要就下述问题进行了研讨。一、关于经济特区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实施科技磁场战略是珠海高新区的必然选择自1980年8月全国人大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为经济特区以来,中国在科技发展与特区建设相结合的道路上先后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1980年设立了4个旨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经济特区;第二步是1984年5月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同时,允许有条件的城市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在开发区内实行更为优惠的政策以吸引我国急需的先进技术,特别是技术知识密集型项目和新兴工业项目;第三步是自四9用年以来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该…  相似文献   

17.
′97特区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国务院特区办黄太和我国举办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的面积为34813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35%。1995年底的人口总数为107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8%。如包括所辖区县,陆地...  相似文献   

18.
设立经济特区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外开放方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方针。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以及以后的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正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特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环境中,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方向;二是起步晚。我国设立经济特区与世界上大多数经济特区相比已经晚了许多,与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经济特区相比则晚了几百年;三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上,经济特区本身的内涵就具有市场经济性质。这样,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碰撞显得特别明  相似文献   

19.
4月 2日 ,广东经济学会在省社科联会议厅召开“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特区走向问题研讨会” ,原省人大副主任张汉青、广东经济学会会长曾牧野、省政府办公厅和广州市委办公室负责同志 ,以及专家学者 2 0多人出席了会议。到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 ,普遍认为我国“入世”后 ,经济特区应继续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和“试验田”的作用 ,争取率先进入粤港澳自由贸易区 ,或争取建成自由港。有的专家建议 :汕头和厦门应建成自由港 ,深圳、珠海和海南岛划入自由贸易区。对那种认为“入世”后改革开放就到了头 ,经济特区就只有消亡的看法 ,大家表示不…  相似文献   

20.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20年。20年前,历史与珠海有约——因为“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于是,国务院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在1980年8月26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于是,从这个完成了国家立法意义的日子开始,珠海便和深圳、汕头以及福建省的厦门市一起,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成了最早令世界瞩目、最早让国人向往的经济热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