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商》2015,(25)
本文以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调查研究,对贵州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客观分析,以推动贵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其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的"热点"乡村旅游目的地,从而为其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现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效应、农户旅游受益的途径和旅游扶贫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此提出了要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贫困人口;优化旅游扶贫制度建设;优化扶贫旅游产业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贵州省雷山县委县政府的精心打造下,雷山地区旅游产业的管理与开发如火如荼。其中,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代表的旅游开发和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作为旅游景区的西江千户苗寨,不仅管理上了一个层次,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西江千户苗寨亦已成为苗族文化旅游的标志性景区,如何更加有效的进一步对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进行管理和合理开发,就是本篇所要论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面对目前乡村旅游开发所存在的"千村一面"的问题,以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景观构成要素的分析,从不同方向提出乡村景观设计的策略,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社区居民的视角探讨了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居民内部之间、居民与旅游者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针对此从公共管理、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领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能促进民族村寨旅游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姚长宏  刘爱利 《现代商业》2011,(29):182-184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对国内旅游产业体系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基于乡村旅游地的品牌价值内涵,综合乡村景观、乡土文化以及管理服务3大乡村旅游属性,从区域、国家、国际3个市场层次对比其影响力,从而构建出具有3个层次、19个指标的评估模型。结合修正的层次分析法,简化模型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结果直观性。文中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该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稳定可靠,计算结果直观清晰,且在指示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及核心吸引物上具有很强的功能。据计算结果分析,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品牌的乡土文化评份较高,在国家市场、国际市场层面最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西江千户苗寨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吊脚楼层层叠叠,苗族原始生态文化较为完整,还有很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随着其旅游开发的进行,如何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协调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使其更好的发展?识别和管理利益相关者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的处理,可以影响旅游景区的成功或失败,或至少有助于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阐述它所具有资源情况和现有的管理模式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找出在保护方式和开发、运营管理中雷山县政府和西江旅游公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以有利于西江景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使西江景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扶贫给贫困地区带来富裕、文明与进步,但也带来了经济风险。分析旅游业的波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的机会成本以及对经济影响,其许多问题无法有效得到解决,且威协着贫困地区旅游的发展,使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受限,难以得到旅游开发的利益,严重影响旅游扶贫效果。应加强旅游业波动风险的防范,在旅游开发中争取全方位的扶贫支持,提高贫困人口自我融入旅游业的能力,切实做好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旅游规划,发挥旅游扶贫效益的最大化,让旅游业有利于贫困人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贵州省旅游局主办的黄果树、荔波、赤水、西江千户苗寨、梵净山、镇远古镇、织金洞、南江大峡谷、天龙屯堡、双乳峰、马岭河、万峰林等12家贵州景区联盟和大型民族歌舞秀《多彩贵州风》组成的“旅游大篷车”,于4月中下旬来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华东等重要客源地,重点推广15条精心设计的贵州生态旅游新线。  相似文献   

11.
将旅游业引导至贫苦地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规划和新发展思路。将贫苦地区乡村旅游、绿色生态旅游融入到现代旅游业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既能体现现代旅游业有别于传统旅游的特色,还能为贫苦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均衡发展。本文就我国扶贫旅游开发现状,深入分析扶贫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揭示我国在扶贫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现存问题采取相应解决措施,使我国旅游业在贫困地区真正发挥其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同时也使贫困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真正运用到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去,达到旅游业与贫困地区共同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文研究了黔东南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通过对西江与肇兴两地的案例研究发现,两地的旅游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都带来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西江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感知度较高,且内部分化较小;而肇兴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感知度较低,但内部分化却较大。在旅游地居民类型方面,西江有五大类型;而肇兴还有六大类型,增加了憎恨者类型。笔者认为要推动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如下措施:规范旅游流;提高旅游吸引力;扩大旅游承载力;加强制度创新;促进旅游利益主体的旅游参与,改善旅游利益主体对旅游的认知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贫困这一世界难题,旅游扶贫应运而生。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带动当地贫困人口的经济。井冈山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都十分丰富,作为自然景观与红色胜迹相结合的地方,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巨大。同时井冈山也是一个贫困问题十分严重的地方,本文以井冈山为例试图从研究井冈山旅游资源状况入手,着重分析目前井冈山在推进旅游扶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其旅游扶贫进行完善的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14.
增权是旅游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鲜有研究从定量方法入手,探讨增权在旅游目的地空间不均衡问题。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样本地,借鉴雅克松关于旅游者罩空间划分的标准,将样本地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经济增权感知的调查问卷,以此进行旅游经济增权的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民族村寨旅游经济增权在空间上呈现出依次递减的分异特征,符合地域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5.
旅游扶贫既是一种经济扶贫,又是一种造血式扶贫。现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提出在适合旅游扶贫的深度贫困地区,以旅游扶贫方式帮扶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必须思谋充分发挥旅游业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把贫困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其他各业深度融合,补齐深度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挖掘优势资源深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精品欠缺等短板,以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保障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旅游与反贫困是国际上的新议题,通过发展旅游业,许多贫困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湖南省新田县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对象,并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通过开发旅游资源特色,实施PPT战略,把旅游业发展纳入扶贫攻坚和新田经济开发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提到了旅游精准扶贫的理念,这是精准扶贫理念在旅游行业的延伸。旅游精准扶贫突破与拓展了传统旅游,弥补了传统旅游扶贫工作的缺陷。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以旅游精准扶贫内涵为切入点,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化路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山西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其具体的发展以及绩效评价与当前社会发展仍然存在偏差。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个指标对其的绩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山西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未来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应与当地文化产业展开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旅游、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利用制度、安全、管理等手段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和谐的环境,从而有效提升乡村旅游扶贫绩效。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7)
黔东南苗寨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及旅游业的兴起,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逐渐发生嬗变,传统建筑文化正逐削弱。本文是作者在黔东南西江及朗德苗寨为期半个月调研之后,对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嬗变因素予以的初探。  相似文献   

20.
海南自成立国际旅游岛以来,旅游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茶产业作为海南省几个国定贫困县的优势产业。发展茶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充分突显地理环境优势与茶产业优势,更可将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促进茶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从而促使当地贫困区生态、经济及旅游自身综合效益的实现,是新一轮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因此发展海南茶文化旅游可作为实现海南省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根据这一状况,本文分析了海南省发展茶文化旅游所具备的优势,又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海南茶文化旅游业精准扶贫的效果的对策及建议,为海南省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