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科技成果转化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风险高、资金消耗量大、技术性强的活动,需要企业通过综合评价作出理性抉择。因此,企业在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过程中,必须认真地进行决策分析;从而保证其吸收的科技成果技术性能良好、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条件、预期经济效益高。科技成果转化决策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条件分析、技术分析。市场分析、效益分析以及风险分析等。一、环境条件分析环境条件是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企业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和前…  相似文献   

2.
科研机构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重要构成,近年来,国内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提升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文章选取国内典型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研究,凝炼主要特征并提出持续优化完善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打通科研机构“科研-中试-产业化”一体化各环节、给予科研机构各类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充分激励、探索多种金融方式提升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等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框架和方法论,关乎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目前,国内外广泛存在基于核心驱动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如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以及政策引导模式等。通过对不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优点、缺点研究,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实践应用分析,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在管理机制、激励措施、思想认识、沟通交流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问题,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主要是:政府联合企业和高校营造环境,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中试生产基地;拓宽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增加转化资本来源。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转化是联结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三螺旋理论,从政府、社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企业等方面系统梳理江苏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江苏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三螺旋视角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最后结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际,指出促进江苏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姚晓莉 《中国经贸》2013,(8):144-145
河南高校在科研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成为不争的事实。文章在分析河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制约河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主要有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存在偏差、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不完善、企业的态度不积极以及投融资体系的发展不健全等,进而提出了加快河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下简称“转化资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的政府专项资金,转化资金设立目的是为了强化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科技信息》2019,(31):13-1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转化率。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面临规模小、结构不完善、转化意识不强、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困境。政府、高校以及企业应努力构建协同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原创性科技成果产生,而这些成果的创连者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然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率还非常低。究其原因,除了资金投入、政策配套等因素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因素——人文因素的影响。所谓人文因素,即成果创造者的个人素质及周边人文环境。个人素质又包含其知识背景、家庭背景、性格特征、行为特征等诸多因素。事实上,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工作中,人文因素长期被忽略是大量科技成果不能被转化或转化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广东省科技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情况,构建了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客观、科学地评价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状况,找出影响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性因素和瓶颈资源,为下一步制定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技术转移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具体模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技术转移的最终效果。在分析中外技术转移模式和相关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交易转移、合作转移和衍生企业三种模式,发现技术的市场价值评估,技术转移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科研机构和人员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和实施,进一步强化技术市场价值评估,培养和引进综合素质人才,明确科研机构和人员的价值取向可以更加高效的促进技术转移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胡靖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3):110-113
全球经济中已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复杂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跨国公司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既是先进技术的载体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也是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主体。随着前沿创新领域的扩展、创新成本的迅速提升以及高科技活动战略联盟的发展,没有跨国公司的直接参与而获得新技术将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而且,随着FDI机制越来越自由化的发展,创新活动成本的提升使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内部的技术转移:随着我国加入wT0,开放的逐步深化,贸易投资的日益自由化可能会进一步使技术引进的政策失效可见,如何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加速外商技术转移已成为我们引进外资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实现的过程,进而提出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行为函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总体分析模型,明确了影响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现实经济因素.为进一步确立政策选择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影响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经济中已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复杂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跨国公司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既是先进技术的载体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也是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主体。随着前沿创新领域的扩展、创新成本的迅速提升以及高科技活动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技术转让中,技术供方为了垄断技术和市场以获取最大利益,往往在技术转让合同中增加一些限制性商业条款,这不利于受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分析国际技术转让的法律规则及管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加大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带动形成了全社会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热潮。科技型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实施主体,解决资金需求是实现科技成果形成收益的关键要素之一。以科技型企业技术核心价值为导向,分析以技术资本化方式实现融资的模式,为技术经纪业务提供融资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传统创新组织和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美国科技界认为会聚创新模式将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深入分析会聚创新兴起的内在机理,以人工智能领域为切入点,广泛借鉴国际创新组织不同模式经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中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资源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应以市场为主导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管理和寻租现象突出,科技资源低效配置与浪费现象严重根源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弱化和政府地位的失当。文章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制度和文化相互作用机制,创建公平的科技资源配置市场竞争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农业科技创新由政府行政计划推动和控制,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由市场供需决定。在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参与主体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解析和评价了政府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同时建立了由市场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分析框架,梳理了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构建我国由市场决定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模式的基本要求和改革方向。研究表明:政府应积极在农业科技的基础研究、管理协调和公共服务发挥积极的作用,弱化其在科技创新和转化等环节要素配置的调节作用,我国必须走市场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明确参与各参与主体的地位和作业,建立长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比近现代中西方科技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我国没有像西方先发展国家那样经历过科技理性对人文环境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长期被动地服从于政治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政府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究其原因是中国科技系统中缺乏文化动力,限制了科技系统的政治和经济功能,因此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区域产业转型重新定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林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18-121
区域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市场经济和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转型,其转型无不受供给一需求关系的变动和技术促进的影响,区域产业转型正好反映了国家产业转型的点阵关系。文章对我国区域产业转型的动因和特点进行分析,对我国区域产业转型进行了重新定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