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是国民经济发展之本。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人行衡阳市中心支行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积极履行基层央行社会责任,引导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从"小额担保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保障性住房贷款、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四方面发力,全面支持衡阳民生发展。然而在探索实践中发现,要实现民生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五个方面制约因素,值得探讨和思考。一、现状——迎难而上,惠民生成效初显近年来,人行衡阳市中心支行引导带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金融惠民意识,切实解决老百姓反映比较强烈的"就业难"、"上学难"、"融资难"、"住房难"、"致富难"等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财政》2014,(3):21-23
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24.7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8.9%。面对"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多"的严峻形势,江苏省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作为各级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实事之一着力加以推进。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把支持和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一起谋划部署,坚持上下联动,切实加大投入,抓好责任落实,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财政》2013,(4):31-32
党的十八大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在"五有"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实施民生工程,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作出的战略决策。从2007年开始实施民生工程以来,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887亿元,年均增长48.4%,受益人口逐步覆盖到6000多万人,人均受益近3000元,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学有所教基本实现。各级财政累计投入453.7亿元,从四个方面推动了学有所教。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研究》2013,(3):F0003-F0003
征文背景社会救助是解决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民生的重要防线,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层的安全网。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由此推动民政工作获得长足进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作为民政工作的核心业务,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十一五"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供养顺利实现转型,住房、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制度基本建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十二五"规划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要达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支持和谐社会建设。"十一五"时期,武汉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三农"、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科技文化体育等民生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民生的春风     
岁末年初,社保重头戏不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三年行动收官.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站在时间"瞭望塔"上,力重千钧的民生保障之...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商南县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理念,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今年将投入资金9068万元,启动、建设十件惠民实事,全力打造民生财政,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金融展以"创新信息金融,服务社会民生"为主题,汇聚了新信息技术浪潮下国内外最先进的金融设备和信息化解决方案。本人结合工作实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加强学习,把握最新技术当前,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引领着金融业务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金融运行管理模式。如何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视野,在更高起点上推动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加快金融信息化向信息化金融的转变,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  相似文献   

10.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是支撑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要素。长株潭城市群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促使金融体系升级,强化金融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持,主要政策措施有:一是壮大金融资本,针对资金需求现状,实现投融资平台的搭建,拓宽融资渠道,扶持金融弱势群体,促进企业、产业的均衡发展;二是探索金融创新,落实金融对环境建设的导向作用,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将金融同环境资源经济实现对接,促进社会环境建设;三是要实现金融自身环境优化,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保障金融稳定运行,建设同城金融,提高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促进"两型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时期将成为北京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门头沟区将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生态建设、民生改善及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丽  吕布凡 《时代金融》2013,(12):234-235
基于民生问题讨论信用体系的建造,是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上,帮助、引导人民群众走向更高生活水准,也试图通过银行业的战略努力,为未来的信用体系建设写上有力的一笔。本文即从金融业的角度考虑民生发展战略,清晰地指出利用儒学经典"凡事预则立"中"预"之观念为核心思想,从各个领域下手,进行实施和调整,引导、建设中等发达国家所必备的健康的全民"信用体系"蓝图。  相似文献   

13.
孙伟力 《济南金融》2011,(12):84-86
<正>社会保障关系到民生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各方面保障政策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功能的提高,也对社会保障公平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公民信用  相似文献   

14.
单学勇 《中国外资》2008,(8):175-177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准确把握社会建设的涵义,着力于推进各项民生建设任务的落实,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肩负的重要职责。构建民生财政理念,加强民生财政建设,在深化财政改革过程中,要把财政的政策取向、体制调整、手段调节等融入对民生的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认真贯彻总行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加强与省市政府合作,以规划先行引领业务发展,积极支持"两基一支"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政府热点,破解民生领域融资瓶颈,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业务,为促进河北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该行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密结合河北发展战略,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封面文章     
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消费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非常重视,陆续出台了多项针对保障房建设的优惠政  相似文献   

18.
陈麒 《现代金融》2012,(7):31-32
近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成为百姓关心、社会关注、国家重视的民生焦点问题。2011年,苏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成绩斐然。本文基于“十二五”期间苏州市保障房建设的任务、政策、进度等情况,分析了当前银行“徘徊”于保障房建设之外的原因,提出了银行应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大力支持保障房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福建省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积极把握发展机遇,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全面贯彻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扩大需求推动持续增长,转变方式提升发展水平,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开放,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企稳向好的态势。全省金融业不断深化改革,继续拓宽服务领域,科学调整结构,切实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支付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反洗钱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征信系统建设成效明显,为维护金融业稳健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为苏南新一轮大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无锡作为苏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肩负着率先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金融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如何支持无锡现代化建设,值得深入思考。笔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显示无锡金融系统应紧扣无锡现代化建设特色实际,从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两型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