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渔业致富指南》2002,(18):48-48
<正> 1.草鱼出鱼病 病原 草鱼呼肠孤病毒。 危害草鱼、青鱼的鱼种,在水温25℃以上流行。 症状 体表、肌肉或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地出现斑点片状出血,严重时肌肉全部发红,鳃出血或苍白色,有时有腹水,肠道充血、糜烂、无食物。 防治 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很难治疗。预防方法:①注射疫苗;②苗种放养前用威力碘浸泡;③养殖过程中投喂复方中草药或免疫活性促长剂,同时泼洒克菌王或克毒王或毒克;或用克暴灵,同时内服威力碘;或用抗菌  相似文献   

2.
<正>草鱼季节性肠炎病的暴发,还可并发出血、赤皮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笔者在指导养殖户治疗此病的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从发病的原因、症状预防、治疗、建议几个方面简述一下。一、原因立夏后当水温超过24℃时,给草鱼投喂大量未经消毒的水草或劣质的饲料,容易患此病。发病前和发病初期草鱼的食欲旺盛,几天后偶尔发现死几尾鱼,这时往往不易引起养殖户的注意,因为  相似文献   

3.
海大专栏     
《渔业致富指南》2014,(13):71-72
6月份草鱼第三波发病暴发,很多客户的草鱼都在死亡,死亡量在20-200尾不等,大部分伴有出血病的症状、少量客户的有病毒性出血症状,治疗难道度大,鱼也死了,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湖北仙桃、江西九江、湖南长沙等很多以草鱼为主的养殖区都普遍发生草鱼出血病,损失极为惨重,给当地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草鱼出血病防控策略作一简述,仅供生产实践作参考。1.草鱼出血病常见的类型草鱼出血病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是红肌肉型,病鱼体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点状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往往全身肌肉均呈红色,同时鳃丝鳃瓣失血严重,出现"白鳃",有时伴有  相似文献   

5.
<正>一、发病症状及诊断分析生病的异育银鲫离群独游水面,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不吃食。对生病的个体进行检查发现鱼体颜色发黑,头顶部、下颌、口腔、眼眶、鳃盖、鳍和鳍基等部位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肛门红肿且外露。体表有出血现象,鳃呈暗红色。打开腹腔,有腹水,肠道颜色变淡无食,肝脏组织坏死、颜色变淡变白,胆囊肿大,颜色呈墨绿色。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一段时间,遇到了很多草鱼发病死亡的情况,特别是草鱼鱼种,规格在100-150克的死亡很多。病情来势很凶猛,往往2-3天就会出现大量死亡。笔者最近诊断了很多这样的病例,现将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发病案例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一、基本情况该养殖户池塘面积20亩,水深平均2  相似文献   

7.
关于水生动物肝胆综合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业致富指南》2004,(17):43-44
一、症状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暴发流行水生动物的肝胆综合症病,该病症状为:发病初期鱼体外观比较正常,仔细观察可见尾鳍边缘透明,俗称“镶边”。鳃丝发炎、颜色变浅、草鱼种眼球下部有一小红点;鱼在池中游动不正常,解剖可见胆囊偏大、胆汁较浓、肝脏肿大、红白相间、呈花斑状,或变白,容易误诊为因营养障碍引起的脂肪肝。该病若不采用有效药物治疗,进一步发展可以继发烂鳃、赤皮、肠炎、烂鳍烂尾、出血、疖疮、溃疡等综合症状,严重时肝脏坏死脓肿或呈豆腐渣样病变,常伴有腹水。二、感染对象鲤、草、鲫、鲶、斑点叉尾鮰、云斑鮰、黄颡鱼、长吻…  相似文献   

8.
<正>一、暴发性出血病来了2015年上半年,气候异常多变,阴雨连绵,亦或暴雨来袭,水难肥,易脱肥;同时因为天气的多变,近期暴晴之后暴发性出血病呈现暴发趋势,湖北多个区域均在7月1-3日期间暴发出血病,鳊鱼、花白鲢、草鱼等,日死亡数量过百,并相对于往年更加难以治疗!对于这类情况的发生,结合多地治疗方案分析出血病暴发原因,介绍如何正确防治出血病!二、暴发性出血病症状本月暴发出血病多为细菌性出血,死亡品种涉及到鳊鱼、白鲢、草鱼、野杂  相似文献   

9.
《渔业致富指南》2006,(11):56-56
18、草鱼肝胆综合症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肝胆综合症发病初期,病鱼体表无明显变化,仅游动无力,摄食后出现窜游或痉挛,肝脏颜色略淡,轻微贫血。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色逐渐变得晦暗,胸腹部、眼眶、鳃盖、鳍基充血,尤其尾鳍基部充血明显,眼球突出并伴有血丝;解剖观察,病鱼体腔内脂肪大量积累,肝脏不同程度地肿大,颜色变为白色、黄色、土黄色、褐色或局部变成绿色,肝脏失去光泽,质脆、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胆汁充盈,胆汁颜色变为深绿、黑绿或黄色。病鱼常伴有肠炎、烂鳃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结合多年养殖生产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池塘草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总结,旨在为渔业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1.出血病1.1病因:该病由呼肠孤病毒引起。主要危害当年草鱼鱼种,从3.5cm夏花到15cm鱼种均可感染发病。1.2症状:发病初期,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1)红肌肉型。撕开病鱼皮肤,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并有点状出血,重者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草鱼吃食旺盛,饲料投喂量大幅增加,大量的有机质排泄到养殖池塘,导致池塘水质富营养化,很容易暴发蓝藻水华。蓝藻的暴发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影响草鱼生长,严重的导致草鱼缺氧、出血等并发症,继而导致草鱼大量死亡。不过假如在蓝藻  相似文献   

12.
<正>6月份草鱼第三波发病暴发,很多客户的草鱼都在死亡,死亡量在20-200尾不等,大部分伴有出血病的症状,少量客户的有病毒性出血症状,治疗难道度大,鱼也死了,药费也升起来了,客户损失惨重。且看海大苗养殖状况,七支沟赵师傅,陈师傅草鱼从未发过大的疾病(严重时10尾以内)。现在咱们来仔细分析下六支沟范师傅海大苗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正> 一、病原体。草鱼出血病病原体为一种水生生物呼肠孤病毒,病毒粒子为直径65-70纳米的二十面体,无囊膜,有双层衣壳,对脂溶剂热、酸均不敏感。本病毒能在草鱼的吻端、性腺、肾脏、鳍条等单层细胞中复制,复制的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复制温度30℃左右。 二、症状与诊断。病鱼体内外各器官和组织呈现斑点或块状充血。病情轻者全身肌肉呈点状充血,下颚、鳃盖和腹部出现淡红色血斑,眼球突出;重者全身肌肉呈红色,鳃丝出血或呈苍白色,内脏器官均可出现点状出血,有时有腹水,肠道无食物,充血但不糜烂。诊断时,需全面观  相似文献   

14.
<正> 绦虫病又叫干口病,是由绦虫侵入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疾病。病鱼离群独游于水面不吃食,身体黑瘦。剖开鱼腹可见肠道内有寄生的白色带状虫体,寄生虫较多时,会使鱼肠前端膨大,造成肠道阻塞,出现炎症。该虫能寄生草、鲢、鳙、鲮等鱼类,以草鱼受害特别严重,能使草鱼种大批死亡,越冬鱼种死亡率最高。患病的鱼种,是在鱼苗初期因摄食那些吞食了绦虫卵的剑水蚤而感染的。鱼类患绦虫病后,即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也较差。因此,防治该病必须以防为主,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15.
小鹿 《农家之友》2007,(8S):43-43
8月下旬至9月下旬,是草鱼种疾病流行季节,常有一些体质健壮、色泽较好,体面无明显病症,腹内有少许残食的大规格鱼种在此期间大量死亡。湖南祁东县石亭子镇梅塘村邹礼刚培育草鱼种苗20年,摸索出一套人工控制生态预防鱼病的好办法,他放养的草鱼种出池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7月18日,我地区一养殖户精养草鱼成鱼出现死鱼现象,起初,25亩鱼池每天死亡草鱼几尾,几天后,死亡量不断增加。一、现场观察、镜检及日常管理情况1.死鱼症状:体表背部发黑,尤其头部、背部,鳞片、鳍条完好,体表没有其他明显症状。镜检鱼鳃,有部分指环虫以及少量车轮虫。解剖鱼体检查内脏,发现肝脏有充血现象,胆汁变暗、变黑,肠道发炎,有大量黄色黏液或白色黏液。  相似文献   

17.
<正> 1998至2000年红安县火连畈、八角庙、细米冲、白果树等水库相继发生了暴发性传染病,造成2万多公斤鱼类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万余元。死鱼以白鲢和鲫鱼最为严重。发病时间皆集中在7至9月份。病鱼口腔、眼眶、肛门、鳃盖边缘、鳍的基部等体表处有不同程度充血;解剖病鱼发现肌肉充血、腹腔积水、肠道无食并发炎充血或伴有气体,肝脏坏死,鳊鲤鲴鳙也有类似病症,但并没造成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败血症是鲤鱼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引起鲤鱼大规模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19年7月,四川眉山洪雅某养殖场养殖鲤鱼成鱼发生急性败血症,发病初期鲤鱼摄食明显减少,无明显外观症状;3天后摄食进一步减少,部分鱼停食,且出现个别鱼游边,反应迟钝,打捞起后发现体表褪色,鳍条基部、腹部充血、出血,泄殖孔红肿、外凸(图1),鳃丝发白;剖解后有血样腹水,肝胰脏、脾脏、肾脏淤血、出血、质地变脆,胆囊肿大,肠壁及肠系膜充出血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我地区一精养草鱼成鱼养殖户出现死鱼现象,起初,25亩鱼池每天死亡草鱼几条,几天后,死亡量不断增加。一、现场观察以及镜检情况如下1.死鱼症状:体表发黑,尤其头部、背部,体表鳞片、鳍条完好,体表其他症状不明显,镜检鱼鳃,有部分指环虫以及少量车轮虫,解剖鱼体检查内脏,发现肝脏有充血现象,胆汁变暗、变黑,肠道发炎,有大量黄色黏液或白色黏液。2.基本情况:仅在7月初用过一次  相似文献   

20.
<正>宜无病先防,忌病后寻药。鱼类发病初期症状不易观察到,待发现时病鱼常已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给用药带来困难。宜定期预防,忌人防我防。鱼类发病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如初春、晚秋低水温期鱼类易发水霉病,初夏、中秋易发草鱼及青鱼的老"三病",夏季高水温期则是暴发性鱼病的高发季节。根据鱼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