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我国法律上对关联企业规范的缺失,使关联企业利用关联交易逃废贷款债务的现象日趋严重。在现有的法律体制下,如何认识以及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对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力图揭示关联交易对贷款安全的危害,在分析法律根源的基础上,探讨防范关联交易风险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2.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十分重要。频频发生的关联企业巨额贷款损失案件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漏洞。我国亟待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首先,国家要完善关联企业立法,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银行债权;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关联企业信贷信息咨询系统,并做好对关联企业贷款的统一授信、贷前调查和财务分析,选择合适的借款主体和担保方式,在借款合同中设置预防性条款,加强贷后管理:最后.银行监管机构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特别是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企业集团为主的关联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关联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贷款。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业务范围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企业越来越多,企业间的关联关系日趋错综复杂,某些关联企业钻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空子,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甚至逃废银行债务,给商业银行贷款带来严重风险。同时,由于一些集团公司盲目扩张.管理混乱.缺乏诚信,利用关联企业多头套取银行资金,往往某一环节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商业银行出现贷款集中度风险和关联交易风险,如众所周知的“德隆事件”、“农凯事件”.“铁本项目”等。鉴此,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防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十分重要。频频发生的关联企业巨额贷款损失案件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管理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漏洞。由于我国对于关联企业方面的立法并不完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国外经验.采取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业务的监督和管理,防范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5.
当前贷款企业借助关联交易调节利润,达废银行债务的做法,给银行信贷管理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本文介绍了我国相关会计制度对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规定和判断标准,对贷款企业可能利用的关联交易进行了归类,分析了关联交易给银行信贷管理带来的制度风险、财务报告风险、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并对如何防范风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苗行 《河北金融》2013,(8):66-67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不断发展,涉及的关联企业逐渐增多,关联企业担保在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中时有出现,这种担保方式增加了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难度,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风险控制管理此类贷款,潜在风险将大大增加.本文通过对关联企业保证担保贷款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信用社防范关联企业保证担保贷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胡坤 《金融与经济》2023,(3):54-64+96
采用2007—2019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向非股权关联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的逐笔交易数据,分析借贷关系强度对委托贷款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借贷双方关系越密切,委托贷款利率越低,且这一效应仅在货币政策宽松时,贷款方存在银企关联时,或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贷款方向民营企业放贷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向国有企业放贷时的利率与向民营企业放贷相比存在折价,且当民营企业存在政治关联关系时折价更多。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业务范围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企业越来越多,企业间的关联关系日趋错综复杂,某些关联企业钻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空子,大量占用银行贷款,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甚至逃废银行债务,给商业银行贷款带来严重风险。同时,由于一些集团公司盲目扩张,管理混乱,缺乏诚信,利用关联企业多头套取银行资金,往往某一环节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并导致商业银行出现贷款集中度风险和关联交易风险。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关联企业的贷款管理,对于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关联企业融资来源主要还是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同时商业银行也回避不了对以企业集团为主的关联企业营销和市场争夺的客观事实,因此贷款审批人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对关联客户的授信审批,为能有效控制审批阶段的授信风险,贷款审批人在授信审批时,应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有很好的把控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集团企业蓬勃发展,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重点支持和营销的客户群。集团客户组织结构复杂,信用状况参差不齐,给银行信贷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随着蓝田、银广厦、周正毅关联企业、深圳彭海兄弟关联企业、德隆系等企业集团或家族关联企业贷款问题的相继出现,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关联企业信贷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企业贷款不规范乃至贷款欺诈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对莆田市关联企业信贷管理情况的调查,重点分析了关联企业信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严审贷、统一授信、监测预警以及强化法律制度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联企业制度与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保福 《金融论坛》2004,9(10):41-45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十分重要.频频发生的关联企业巨额贷款损失案件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漏洞.我国亟待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首先,国家要完善关联企业立法,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银行债权;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关联企业信贷信息咨询系统,并做好对关联企业贷款的统一授信、贷前调查和财务分析,选择合适的借款主体和担保方式,在借款合同中设置预防性条款,加强贷后管理;最后,银行监管机构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段兆林 《时代金融》2012,(35):140-141,143
<正>关联企业,是指企业之间在股权、财务或经营决策上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或其他重大影响关系,这些企业互称为关联企业。关联企业的识别与确认,在公司类贷款业务审计中,对于判断贷款业务的合规性、真实性和客户经营及信用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一、关联企业的表现形式关联企业的表现形式呈多样化、复杂化特征,且有的关联关系较隐蔽,不通过深入分析则难以揭示。对关联企业的界定,主要参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给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一些关联企业贷款相继出现问题,而且涉及贷款金额巨大,给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因此,如何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已成为我们  相似文献   

16.
防范关联交易贷款风险是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的一个难点。应制定集团客户关联企业识别的量化的、统一的、可操作性的标准;加强对集团整体信息的调查分析,有效落实担保措施,建立针对集团关联企业的相互担保贷款的风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信贷实践中不少关联企业常常通过关联交易进行挪用信贷资金、转移有效资产等活动,致使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受到威胁,贷款出现风险。本在总结信贷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关联企业巨额贷款损失案件,暴露出我国商业银行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漏洞。当前亟待强化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控制。本文分析了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并提出防控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 在近几年对商业银行信贷类资产的检查中,我们发现关联企业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占比逐渐加大。部分关联企业为融通资金,采取互相担保的方式向银行套取信用和贷款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一些企业的担保总额已接近甚至超过其净资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此外,一些集团性关联企业不良贷款出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警觉。为深入了解关联企业贷款的现状和潜在的风险,我处调研组深入北京市部分商业银行对此课题进行了现场调研。  相似文献   

20.
2004年05月23日下午,我意外地获悉贷款老客户缪先生于前一天在山东省出差途中因患急病不幸去世的消息。这位缪先生同时担任上海某钢结构营造有限公司、上海某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某彩钢有限公司共三个关联企业的法人代表。我马上意识到,缪先生的突然去世,对我行在上述三家关联企业累计1530万元贷款将形成巨大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