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运捷 《价值工程》2007,26(3):45-47
以中国服装产业集群这一协同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该系统的构建。首先以GEM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要素构成,包括机构要素、合作要素和环境要素;然后描述了协同创新过程大体经历的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步阶段、中间阶段以及成熟阶段;最后,给出了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全景图。  相似文献   

2.
白杨敏  李炎 《物流技术》2020,(3):48-54,156
首先基于生态学理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理论,界定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从产业核心层、技术核心层、辅助创新层和创新环境层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分析其创新协同进化机制;然后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TOPSIS方法对天津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天津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水平处于规模递增阶段,但存在规模效率过低、创新要素投入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提升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莫过于产业集群,同时为了对应产业集群提出的高端技术难题,只有形成学科集群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因此,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应当定位于高校协同创新的模式。本文在构建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运作模型方面主要从基本原则、体制选择以及动力机制三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和密集性的组织形式,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逐渐成为其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在回顾相关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特点,从产业集群内部各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创新的角度,探讨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要素组成及其具体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反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内涵,从创新主体的投入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等方面,筛选出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院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然而受制于金融排斥的现实,产业集群的融资约束一直存在,阻碍协同创新的实施.因此完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应当与融资创新耦合才能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能的发挥.协同创新的金融支持是由商业银行信贷、小额信贷、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组成的金融市场,金融机制必须体现充分的包容性,以满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部分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意识不强、动力不足、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不足、政策环境不优的基础上,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建立、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24):320-322
产业集群规模的拓展,要求我们坚持创新驱动,走提升发展之路。产业集群创新包括创新相关企业、基础设施、服务机构、基础资源、外部市场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制度规则及文化氛围等要素。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需要实施一系列举措,例如,要加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集群区域内配套设施体系建设;集群内各相关企业要强化协同创新,强化互动学习和知识共享;要鼓励集群内企业自主开展创新活动,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要发挥产学研合作对集群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等等。产业集群的系统化创新能够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集聚到集群: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敏 《企业经济》2007,99(2):39-42
目前,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们虽然基于不同视角和方法各自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阐释,强调了个别关键要素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但是并没有说明这些关键要素是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哪个阶段发挥主导作用。本文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出发,介绍了不同学术领域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和阐述了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鼓励高校围绕国家需求,开展协同创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高校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主要界定和分析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特点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一体化离不开产业的协同发展,创新要素的流动在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当前其他城市对中关村科技资源的导流、创新创业要素欠缺影响产业转移、信息技术弱化区位对科技产业限制等新形势,本文从京津冀项目落地的筛选机制、京津冀产业的转移机制、京津冀创新要素的协同机制三个方面对中关村参与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形成的重要课题.目前主要通过企业边界、福特制的组织范式以及技术创新研究集群形成的机制、特征、创新和区域发展(安虎森,2003).研究者从市场和企业间中介组织角度分析,认为技术创新催生了柔性生产技术,柔性生产使福特制企业进入后福特时代,协同生产成为企业生产的主流,产业集群逐步出现(阿明,1994;库克,1998).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循环、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有效的集体学习机制、创新文化价值观的激励等六个方面对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内在张力和外部推力两大动因进行初步探讨,强调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功能要素以及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以引导企业更好、更快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网络创新代表了新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而协同是网络创新的关键促进因素。面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不高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强调网络协同对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作用。基于协同理论和网络创新的观点,高技术企业与KIBS企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战略、管理、业务、信息四个界面进行有效协同,是增强高技术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协同创新的相关文献,基于江苏的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现状,提出目前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完整的协同创新机制,创新资源要素共享不够,协同创新的微观主体动力不足等。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资源、创新区域、创新产业以及创新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以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能全力吸纳和集聚高端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对于打造全球化、区域化的地方创新生态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京津冀三地政府在助推雄安新区产业聚集过程中应该摒弃零和博弈思想实现正和博弈,构建京津冀政策协同机制,实现雄安新区产业园区带动作用。本项目结合京津冀内在协同机理,分别从京津冀三地政策协同的外部保证条件、京津冀三地政策协同的具体实施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了京津冀在助推雄安新区产业聚集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对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界定产业集群可集成式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可集成式创新的方式、产生的途径,及内在动力机制,并分别从政府、集群和企业以及社会中介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可集成式创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阶段我国产业集群创新机制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然后阐释了协同创新在解决集群创新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集群的发展特点和协同创新的模式,指出了提升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水平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2016,(12):139-145
如今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各地提升区域优势、创建品牌形象、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举措。研究采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化效度评价体系,同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对江西省旅游产业集群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价。研究表明:江西旅游产业集群化规模已初步形成,但旅游要素集聚程度不高、市场创新效应不强、产业融合能力偏弱等问题始终束缚着未来旅游产业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建议着力优化旅游资源结构,全面完善旅游消费环境,大力强化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构建旅游价值链体系,以期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提供一套更富实际操作意义的分析框架,同时也为各区域旅游管理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较为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扩散.产业集群内协同学习对产业集群的创新有极大的提高作用.集群成员间的互动的知识共享、交流和信息反馈-即"协同学习"是推动集群创新优势提升的内在微观机制.相对于个体学习,协同学习可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通过我们的项目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协同学习效应的影响因素有:人才的流动,集群企业互动、企业衍生过程、人员的非正式沟通、集群内相关构的支撑和政府规制.  相似文献   

20.
屈娅玲 《价值工程》2009,28(6):112-114
从产业集群协同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属性,并结合产业集群协同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产业集群没有达到协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通过进一步分析没有达到协同的原因,指出决策或运作过程中信息缺乏与信息失真是协同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以协同为目标的信息共享是达成协同的有效途径。在总结和分析已有的信息共享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集群自身的特点和信息需求,最后提出了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信息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