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99年湖北省质监站、湖北省成宁质监站被交通部授予“全国质量监督先进单位”;2004年湖北省咸宁市、思施州质监站分别被交通部授予“全国质量监督先进单位”;2005年湖北省质监站被省交通重点建设领导小组授予“全省‘九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进集体”、“全省‘十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进集体”,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
"九五"、"十五"期间,由于国家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积极的财务政策,为大型交通建设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强,多种所有制施工企业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也逐渐  相似文献   

3.
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买家,每年我国政府的采购资金应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九五”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10209亿元,其中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858亿元,沿海港口建设完成投资231亿元。据初步测算,“十五”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将不少于20000亿元。再如北京市用于采购呢?这是我国经济走向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向亚太经合组织提交单边行动计划,明确最迟于2020年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对等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必须签署《政府采购协议》。且实施政府采购可以拓展政府职能,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交通运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江苏省交通基础设施大建设,交通建设产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公铁水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 293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60%,综合交通网规模新增5 000公里以上;交通运输投资建设拉动GDP约1.6万亿元,新增约300万个就业岗位。但在江苏交通建设领域中,企业“多而不强”,相较于设计咨询行业、施工企业较弱,产业集聚效应不足等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交通企业管理》2006,21(5):21-21
“十一五”期间,中央资金远不能满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预计仍将有超过2万亿元的交通建设资金需通过市场筹集。为此,交通行业将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和方法科学、机制灵活、运行高效的交通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这是日前印发的《交通财务“十一五”重点工作规划纲要》中明确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先行领域。我国经过多年大规模建设,除枢纽机场外,交通基础设施就能力而言,基本适应需求,供求关系逐步进入“动态平衡”状态。2020年前后,我国将进入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变坡期”,即从高速发展过度到高质量发展的转折期。建设强度逐步下降,养护需求逐步上升。未来10年将是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难得的“窗口期”。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发展的目标方向和主要举措也将随之转型。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交通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瞩目成就,运输安全得到显著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交通基础设施1.公路公路总量继续增长。2005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93.0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99万公里,比“九五”期末增加25.07万公里。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1…  相似文献   

8.
范娜 《交通财会》2023,(1):10-14
“十三五”期,依托投融资制度的创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长足发展,在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大发展的同时,交通投融资体制也在不断完善,然而交通投融资环节涌现出了诸多问题,制约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当前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外部风险挑战增多的情况下,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更加坚实的资金保障,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交通投融资体制机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十四五”期交通投融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十四五”期交通投融资工作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项项成就举世瞩目,一串串突破令人鼓舞,一个个目标令人期盼,一章章规划催人奋发,2006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像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每一个交通人的心田。过去的“十五”,交通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全社会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1957亿元,年均增长18.7%,超过建国以来51年完成投资总和,是“九五”完成投资的1.92倍,其中公路建设完成19505亿元,沿海港口建设完成1313亿元,分别是“九五”的2倍和2.7倍,有力地拉动了内需,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助推器。马克思说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历史…  相似文献   

10.
《交通财会》2008,(5):90-93
2007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做好“三个服务”,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结构,注重推进创新,强化行业管理,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突破,运输服务迈上新的台阶,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向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由于轨道交通造价高昂(地下线每公里5亿元左右,地面线每公里2亿元左右),筹集建设资金成为制约轨道交通发展的首要障碍。为了拓展资金来源,提高建设、运营效率,一些国家或城市在传统的“国有国营”模式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融资渠道、建设和运营环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建立多种收益模式,不同程度地吸引社会投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达到对地铁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的研究结果认为,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强有力的作用,经济的增长同交通运输基础的改善直接相关。在发展中国家,运输设施的不足被视作“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重要瓶颈之一”,因此,他们都奉行“要想富,先修路”、“发展经济,交通先行”等理念,大量投资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运输成本、扩大市场服务范围和实现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3.
日前,交通运输部决定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制度落实年”活动,充分发挥制度防腐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宁扬、宁镇等客运线路改造和车型结构调整步伐,在市际客运线路上创建“文明线”阳光工程,2001年2月10日上午,9辆“现代”豪华大客在南京发往扬州的客运线路上投入营运,为尽快实现“一小时都市圈”交通建设目标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纵深发展,南京市交通呈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先行官”和“排头兵”,更加感到抢抓机遇为南京的加快发展争做贡献的压力。然而,由于建设资金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发展要求,如何弥补建设资金缺口是交通战线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近5年来,南京在交通基础建设上的投入超过了25亿元,这些资金多半靠银行货款。由于投资渠道单一,还贷压力大,筹集新的建设资金困难,制约了交通设施建设速度。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历年来,融资渠道主体为国家及各级政府,引进外资还不够成熟,难…  相似文献   

16.
交通PFI融资模式的风险及风险分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领域包括交通、能源、公共卫生等。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不协调主要体现为“瓶颈制约作用”。在现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下,一方面,政府作为建设主体,已越来越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与“效率”两大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存在大量的私人资本无法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9月份公布的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04年8月末中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2.14万亿元。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新部署,明确提出要“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交通人的初心和使命;贯彻“交通强国”战略,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交通财会》1996,(11):7-8
中国交通会计学会交通系统“九五”会计理论研究科研规划为了贯彻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依照财政部《关于推动会计理论研究促进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中国会计学会《“九五”科研规划》以及我部《交通系统财务会计工作现状和“九五”发展目标》的要求,深入开...  相似文献   

19.
行业资讯     
交通运输部与中国银行实施金融全面合作 7月24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盐霖在中国银行总行会见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双方就实施全面金融合作达成共识,并正式签署《金融合作备忘录》。双方表示,将发挥各自优势,秉承互利原则,为交通运输行业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共同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企业“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交通,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先导性行业,其在“以人为本”、“好中求快”、“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必将形成一股“形象”建设热潮,成为开创社会发展新局面的主要活力因素,并顺理成章发挥加速器的作用。对交通形象建设背景研究,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交通形象建设具有极强的理性色彩和强烈的人文关怀价值走向,也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