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内部地区间一直存在较大的经济增长差距。资源贫乏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迅猛,资源丰裕的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增长却长期落后。本文基于"资源诅咒"的视角,结合21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广东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资源诅咒"效应的推断。 相似文献
4.
资源对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资源诅咒"命题强调资源财富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负因果关系。为此,本文将两国的资源经济模式纳入比较分析的框架,借助"资源诅咒"命题的分析视角,对两国资源经济展开评估。针对引致两国资源经济异同及增长差异的相关因素提供了体系和单元层次的解释,并就"资源诅咒"论适用性及存在的缺陷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将自然资源依赖、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建立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基于2007年—2019年我国115个资源型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环境规制激励技术创新从而打破“资源诅咒”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自然资源依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存在显著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环境规制可作为倒逼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规制门槛值存在差异,需要实施不同强度的环境规制;高强度的环境规制在成长型资源型城市中可以彻底打破“资源诅咒”,而在成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城市中可以削弱“资源诅咒”。对此,应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措施,发挥环境规制与其他政策措施的合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逐步摆脱资源依赖。 相似文献
8.
在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模式下,中国的矿产资源经济增长的极速和失速,如同诅咒一般,与中国经济体呈现出一致的节奏。同时,随着矿产资源大省山西在资源领域塌方式腐败的公布,公众对矿产资源领域的分配问题又提到了政治高度。本研究依据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结合内蒙古的资源开发及利益分配的典型案例,分析并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在不同的权益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份额。并就利益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资源诅咒”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避免在资源领域形成经济寡头向政治寡头的转变,国家需确立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去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9.
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1970~2000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差异为研究对象,对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检验。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制度、人力资本、投资、开放度、价格变化等因素后,自然资源的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资源诅咒”的命题确实成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丰裕的自然资源阻滞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度落后、排挤人力资本、“荷兰病”是资源阻滞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渠道。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如果国家或地区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资源产业密集开发中去,并不必然导致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本文运用要素禀赋论和"资源诅咒"相关理论研究结合新疆资源产业开发现状,通过比较新疆资源产业的发展变化,分析了新疆资源产业发展的结构失衡导致的第一、三产业和轻工业产值份额的下降,对就业拉动作用减弱,揭示了资源富集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快速发展对其他产业及相应经济活动的"挤出效应",并指出了这种"挤出效应"对新疆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富集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资源诅咒”命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uty首次提出“资源诅咒”命题后,“资源诅咒”就成为解释国家间经济增长差异,阐述为何国穷国富的一个重要纬度。本文回顾和梳理了“资源诅咒”命题的众多研究成果,从命题相关争论、作用机制、传导渠道、对策研究以及在未来面临的挑战等多方面进行了综述性讨论,以图对“资源诅咒”命题能有更准确的理解。总体看,自然资源同优越的地理区位一样,是大自然赋予的财富,本身并不应被责备,应诅咒的是利用这些财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四川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民俗文化精彩纷呈,但同时也存在体育旅游的劣势与不足。文章认为,四川体育旅游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握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带来的体育旅游机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战略,这将对四川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