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继续完善我国反倾销法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以及反倾销实际工作的需要并履行我国在入世中的承诺,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该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后又于2004年3月31日作了相应修改,并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作为我国反倾销方面的专门法规,在反倾销调查的实体和程序上,规范了我国反倾销的调查制度,在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损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该条例与欧美等国的反倾销法律和WTO的《反倾销协议》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文章着重分析其与国际反倾销法的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茁霖 《经济论坛》2002,(20):50-50
2001年11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53条新增了“司法审查”的规定,弥补了1997年反倾销条例的不足,适应了反倾销实践发展的要求,使反倾销调查通过接受司法审查,而对调查机关进行一定的监督和制约。然而,《条例》仍不够完备,实践中可操作性很差。由于该条规定过于原则,当事人欲通过提起司法审查来保护其合法权益,实际上很难实现。目前我国尚未出现此类情况,也未引起立法者的广泛关注,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谈对该内容的完善。一、提起司法审查方式的完善《条例》…  相似文献   

3.
马新福 《经济师》2002,(4):51-51
文章认为 ,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趋势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 ,我国经贸、法律人士有必要加强研究和认识有关国际贸易反倾销与保障措施条款的相关知识。文章着重就国际贸易保障措施条款的相关问题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反倾销法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为了适应入世的需要,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46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取代了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1997年《条例》)中关于反倾销的规定。《反倾销条例》一共有6章59条,它以1997年《条例》为基础,遵循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反倾销的实体及程序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无疑是我国对外贸易立法上的又一重大成果。实体规定一、倾销的确定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  相似文献   

5.
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国内反倾销,虽有联系,但是两个不同范围的工作目标、任务,受不同国家法律的制约。本文将我国应对国外企业反倾销与我国内企业反倾销严格分开,探析了我国应诉的现状与应诉法规的存在问题,探讨了我国《反倾销条例》的成功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中国入世后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璐遥 《经济师》2004,(1):74-75
我国新颁布的《反倾销条例》较旧条例有很大的进步 ,其规定与WTO要求基本一致 ,但其立法体系仍不尽合理 ,立法内容仍较为原则。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较隐蔽的倾销方式 ,例如规避行为 ,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刚加入WTO的国家的国内产业造成了潜在威胁。我们迫切地需要完善我国现行的反倾销法律制度体系 ,并将其内容具体化 ,以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和保护我国的相关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入世日期的临近,我国反倾销条例在运用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完善之处,尽快制定我国的《反倾销法》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告 第十三号 《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经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1年2月23日通过并公布,自2001年6月1日起施行。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1年2月23日 (2001年2月23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审计监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公共资产的使用安全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深圳经济特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  相似文献   

9.
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完善及其对投资环境的影响钟惠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于1994年8月31日通过和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仲裁法》的制定和施行完善了我国仲裁制度,对投资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1.我国仲裁制度在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0.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解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1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并于12月20日正式公布,2012年2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是中国招投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94年5月1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4...  相似文献   

12.
白云 《经济论坛》2002,(8):41-41
近年来,国外厂商在我国的倾销行为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外产品倾销每年给我国造成上百亿元的损失,导致几十万人失业或潜在失业。与此同时,我国出口产品则屡遭歧视性反倾销调查,据统计,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糖精和闹钟发动反倾销调查以来,迄今对华反倾销案已超过300起,涉及4000余种商品,外国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已成为困扰我国出口贸易的一大问题,应对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完善法律制度,健全调查机制 1.完善实体内容。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于2010年2月2日经国务院1(3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2010年2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71号国务院令予以公布,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这一条例是国务院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而制定的配套法规,是审计法的下位法,其主要作用是对审计法的相关规定予以进一步明确、细化和补充,推动审计法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反倾销是国际流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法律手段,也是用来对付不公平竞争的有力工具。但是反倾销具有两面性:它既能制止倾销达到公平贸易的目的,又有可能因被滥用而成为另一种非关税壁垒。这种特性决定了我国应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法律框架内构筑有效的反倾销机制。因而,我们必须依据WTO的有关规定修改和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我国《反倾销条例》的不足,进而提出完善中国反倾销法律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对分析和解决国外对华反倾销问题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颖  李民 《经济师》2004,(1):69-70
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法》尽管是参考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规定出台的 ,但其仍然存有很多的问题。除了实体法规定有所欠缺外 ,程序上的规定也有很多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强反倾销程序上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才能适应我国反倾销实践的需要 ,解决日益增多的反倾销案件。  相似文献   

16.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日反倾销件数总体呈现出增长趋势,日本已成为我国对外反倾销第二大对象国。为了探究我国对日反倾销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建立数量经济模型并结合1999年到2010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内失业率的增加以及中日贸易逆差的出现会增加我国对日反倾销,而实质GDP增加率、整体贸易收支和进口渗透度等因素不是影响我国对日反倾销的决定性宏观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余瑜 《当代经济》2005,(10):87-88
欧盟的反倾销法制体系,是由欧盟缔结或参加的有关反倾销的国际公约、部长理事会反倾销条例、以及欧洲炼钢共同体颁布的反倾销决议构成的。从1958年1月1日生效的《欧洲经济体共同条约》,到1996年12月22日通过的第386/96号反倾销法令,几经反复修改,既反映了其力图建立更明确、严格的反倾销法的立法倾向,又使其更具有保护主义色彩,且其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几乎所有工农业产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应对反倾销与加强反倾销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木珠 《财经研究》2002,28(11):61-65
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城我国反倾销,虽有联系,但是两个不同范围的工作目标、任务,受不同国家法律的制约。本文将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我国反倾销明确分析,探析了我国应诉现状与应诉法规,反倾销现状与反倾销条例的存在问题,并提出入世后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我国反倾销之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几个问题谭勋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1993年10月5日,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布了《关于举办中外股份有限公司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2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相似文献   

20.
张丽华 《经济师》2010,(5):71-72
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2008年5月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在公众、企业界和学界均引起强烈争论。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劳资关系的紧张程度。文章以"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权衡和取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劳动者、企业、政府三者关系和利益的博弈,对《劳动合同法》下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作出客观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