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安徽省为例,研究分析了依靠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性策略,包括建立科技管理体系、编制科技发展方案、加强科学技术研究、组织科普宣传活动等,并提出地方政府依靠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7,(7):48-51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对世界各国产生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领导人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对这一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今年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汇报,并决定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科学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基础和根本手段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把能源和环境确定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环境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国家方案》明确提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应对气候变化,把加强科技工作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为了有效落实《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为《国家方案》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全面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科技部于今年3月初正式启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的编制工作。为编制和发布《专项行动》,科技部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和座谈会,与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财政部等20多个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讨论,先后五易其稿,并向国务院领导同志作了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最终定稿。作为近期实施《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科技部将启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与控制研究”重点专项,集成相关科技计划(包括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以及条件平台计划等)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将适时联合相关部门发起“气候变化与科技国际论坛”,促进国际间应对气候变化的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窦燕 《新疆财经》2010,(6):14-15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完成了我国“十二五”规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思路研究报告,研究提出了“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积极推进在“十二五”规划中加强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组织编制“十二五”期问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相似文献   

4.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是商务工作的一个重点、热点和焦点。商务工作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是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事关各国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也是我们面临和必须应对的问题,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6.
早期《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的体系化研究强调整个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形式构建,随着体系化进程的实质化,研究转向《应对气候变化法》单行法的体系化建构。此时,面临管制性、政策性立法模式选择的矛盾,气候变化信息公开部分的立法体系化能同时兼顾气候变化特殊性与立法模式交叉属性,可作为突破该障碍的切口。应通过协调已有国际条约与国内立法、吸收司法判例实践经验完成该部分的体系化,进而形成对整部法律的体系化指导。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12日,由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六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高层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这是我国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在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之前国内一次大的协商。论坛展示了我国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相似文献   

8.
低碳中国行     
《浙江经济》2014,(9):F0002-F0002
4月10日-11日,2014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培训会(华东地区)在杭州召开。会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锋和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周华富做了重要致辞。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等知名专家针对能源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如何减缓国内外气候变化等议题做了主题演讲。本次会议也是“低碳中国·院士专家行”系列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9.
江庆红 《产权导刊》2009,(12):26-28
2009年9月22日,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提纲挈领地总结了37年来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从京都到巴厘岛,世界各国为保护全球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努力取得的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0.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政策方向。“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提出了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集中地的城市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面对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城市脆弱性的现实,我们应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城市治理和管理的基本目标,并用减缓和适应战略构建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从而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经济》2009,(12):56-57
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对下一阶段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资金、技术和测量机制等问题未达成理想麸识,但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为切实做好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小组负责人解振华最近异常忙碌。8月12日,他领导起草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原则通过。会议特别指出,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此前,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5月8日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绿色经济在全世界方兴未艾,但如何将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结合起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9 年7 月23 日, 由中国节能协会、北京地球村共同主办,能源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媒体高层论坛——2009 气候变化中国声音”在北京召开。论坛旨在为中国媒体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其与国内能源及气候变化领域的谈判人员、决策者和研究者之间的对话,增进国内外对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的了解,为中国媒体争取国际舆论的话语权做出努力。 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傅志寰先生为论坛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作了题为“气候变化最新科学进展”的学术报告;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苏伟司长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政策”;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博士就“气候变化应对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了系统阐述;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晓义女士则用大量图片向与会者介绍了“低碳经济的乡村模式——乐和家园”。此外,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纲、能源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齐晔、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房庆等出席了论坛。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陈俊宏、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社长姜军、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社长王亚东等30 多位来自主流媒体的总编辑、社长等出席了论坛的圆桌会议,200 多位媒体记者及N G O 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6.
由于工业时代对环境的开发和人为操控所造成的两大强有力因素的推动,城市化和气候变化日渐以危险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在分析城市在气候变化中的驱动作用、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以及城市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心的优势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纽约、芝加哥、伦敦和东京等国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典型案例分析,对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我国可以借鉴的举措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业界动态     
《产权导刊》2015,(11):71-72
北京环境交易所与北美碳市场重要机构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5年9月15日,在中美气候领导峰会上,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美国国务卿科技顾问图里奇、美国国务院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等中美两国高级别官员的见证下,北京环境交易所与北美气候注册署TCR、北美气候行动储备中心CAR和美国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是我国环境权益交易机构与北美碳市场核心机构深化合作的有益探索,开启了中美两国区域间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的新窗口,标志着中美两国机构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迈出了更加务实的一步,对于进一步落实《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推进中美气候变化双边务实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是商务工作的一个重点、热点和焦点。商务工作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是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气候变化与商务工作的紧密关系商务工作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是在经济发展链条中的销售贸易环节做好节能减排,这与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一致,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必须全面认识两者的关系,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在商务领域做好气候变化的应对工作。一方面,商务工作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气候变化。虽然人类还不  相似文献   

19.
邱慧 《中国报道》2023,(10):84-87
<正>在消费传统能源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或者加剧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应对全球资源危机与气候变化问题的必由之路。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已成为“新常态”,如何应对、适应极端气候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作为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系列高峰论坛之一,9月2日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气象经济高峰论坛上,200余名业界嘉宾及相关领域专家围绕“气候变化与新能源”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投身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借助国际组织平台,引进了国际资金和先进技术、开展多边合作。与发达国家建立政策对话和交流机制,引进先进气候友好技术和成功经验,并一起推动面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建立了南南合作机制和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产品等支持。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我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