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观点     
《经贸导刊》2000,(11):26-27
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敬琏教授指出,仅仅依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回升,并不能说明中国经济真正越过了“拐点”。他认为,财政投资使整个需求的拉动只是起一种短期调节作用,它只能刹住经济下滑的势头,起到一个启动经济的作用,但很难支持长期的稳定增长。而从长期来看,财政投资还对民间投资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经济的全面回升。但作为一种临时性反危机的政策,大规模刺激政策必然面临着退出。目前经济运行表明,刺激政策退出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仍然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因此,经济政策的退出和转型应当将短期宏观调控目标与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王纯光 《消费导刊》2013,(2):67-67,55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以及价格波动的影响效应,一直以来都是经济领域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内容,为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以及执行方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变量之间关系作用机制的研究,对相关部门坟策的科学化和精确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相关模型的研究,探讨了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价格波动的相关影响,并最终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发展对策,为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有益,同时也为类似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价格波动影响效应的分析和探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概要中国经济继续感受着全球危机的冲击。2009年上半年,虽然若干国家出现了经济暂时回稳的迹象,但全球经济活动继续下滑。不过,极具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中国经济保持了令人瞩目的增长。财政政策刺激主要围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导  相似文献   

5.
经济博览     
“十一五”期间经济面临两大危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指出,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但“十一五”期间,要提防可能爆发生产过剩危机和美元危机。过剩危机亟待关注。本轮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投资的特点是,在投资周期内是需求,投资周期过去就是供给, 如果不能实现从投资型增长向消费型增长的转变,就会爆发生产过剩危机。自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急剧拉开态势,需要通过再分配体制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中国目前个人所得税调整的作用不仅不能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6.
许小年 《浙商》2009,(13):50-50
对当前执行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表示担忧:一方面是扩张性政策的可持续性,拉动内需能否单纯依靠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则是目前的政策没有办法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民间资本的跟进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此,我有五个建议: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四年来已分别拉动中国GDP增长1.5、2.0、1.7和1.8个百分点。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赤字、增加国债和增加政府投资来实现的,尽管前两年这一政策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这种推动作用正在减弱,到2003年,我?..  相似文献   

8.
日本企业投资不仅在四部门经济均衡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总产出有重要影响。当期、滞后一期和滞后三期的企业投资对GDP的解释能力相当显著,因此,日本经济能否恢复快速或中速增长,企业投资的增速能否重启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中,日本企业投资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最终消费和出口,融资成本变量对投资额的影响极不显著。日本的消费增长颓势并非是经济泡沫的后遗症,问题的关键在于总供给的物质属性无法诱致需求快速增长。因此,安倍的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两项政策难以拉动国内最终消费。安倍政策短期内可以使日元贬值,日本的出口会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若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则日元贬值的出口效应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9.
基于扩展的乘数渠道理论,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分析了中国国库资金与货币供应、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均衡关系,并构建SVAR模型研究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量M1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均衡效应。国库资金的增加虽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但在政府支出财政乘数效应不断形成的作用下,其仍然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鉴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比国库资金变动的综合效应更为强烈和持久,国库资金的业务操作必须考虑如何适度避免对货币政策形成干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扩展的乘数渠道理论,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分析了中国国库资金与货币供应、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均衡关系,并构建SVAR模型研究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量M1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均衡效应。国库资金的增加虽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但在政府支出财政乘数效应不断形成的作用下,其仍然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鉴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比国库资金变动的综合效应更为强烈和持久,国库资金的业务操作必须考虑如何适度避免对货币政策形成干扰。  相似文献   

11.
后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输入型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是政府投资驱动型与出口导向型交替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经济结构扭曲与市场自我修复功能弱化。针对后危机时代通货膨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短期内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遏制物价上涨势头,长期内通过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税收政策等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12.
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控制失业率、促进就业。目前我国劳动力过剩、结构性失业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财政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柱之一,是决定政府宏观调控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频繁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且探索了完善两者组合的运用方式,但这两项政策还没有得到有效协调。本文对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此探讨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控制失业率、促进就业.目前我国劳动力过剩、结构性失业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财政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柱之一,是决定政府宏观调控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频繁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且探索了完善两者组合的运用方式,但这两项政策还没有得到有效协调.本文对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此探讨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基本状况可归纳为:"较平稳的经济增长+非通货膨胀状态+正在滋长的股市泡沫+日益加重的财政负担".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货币政策自身如何定位,又面临着"两难"选择:"一难"是为推动经济增长需要扩张性货币政策,但在目前货币政策传导不畅,而信贷与股市的通道增大的情况下,货币总量增加往往不能有效地带动经济总量增长,反而会助长股市泡沫;"二难"是为抑制泡沫扩大,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又会导致刚刚复苏的经济增长势头被扼杀.故当前货币政策要走出"两难"困境,必须在结构和灵活性上做文章,重在把握"稳健"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调控也应有新内涵。分析人士认为,应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容忍较低的增速和追求更高效的增长,将改革贯穿宏观调控始终,着力提升企业对经济增速放缓的适应能力,提升增长的包容性。
  就我国经济而言,经济新常态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速与过去相比呈结构性而非周期性下降,但仍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技术创新,由之前的“投资+出口”拉动和房地产拉动逐步转向“投资+消费+创新”拉动;经济转型和改革深化会面临一些风险,应避免这些风险扩大为局部危机,如去产能给金融系统带来一定压力、去房地产化过快或导致经济增长失速等。  相似文献   

16.
《商务周刊》2009,(8):70-73
受出口下滑和国内需求减弱的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伴随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一度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世界贸易的急剧下滑导致中国出口在2008年岁末出现下降,年初曾令人担忧的通货膨胀压力,由于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而逐步减轻。政府已采取包括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在内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将阻止今年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并促进2010年经济增长加快步伐。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保护失业者的切身利益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退出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当前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滞后和收入分配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并蕴含着财政风险、金融风险与政策信誉风险,这决定了其退出的必然性.从就业、消费和民间投资三个指标来看,扩张性货币政策已逼近安全边界:在时机选择上,我国应先于欧美发达国家实施退出策略;在力度控制上,不仅要考虑经济数据,也要考虑集团利益的制衡;在工具选择上,应结合国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出策略.另外,应注重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财政刺激计划的退出及国际协调的配合.  相似文献   

18.
王晶 《中国市场》2013,(1):45-47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尽相同,明确二者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的大小,对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久健康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认为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远大于民间投资。  相似文献   

19.
公债之于经济增长的效应释放最终取决于公债管理 ,因而公债管理政策意向是至关重要的。公债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广义公债管理中最主要的是公债规模的确定 ,公债规模与经济增长有着两者的相互变动机理 ,从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看 ,公债规模有其最高理论上限 ,适当的公债规模是确保公债积极效应的前提。诸如期限结构、预算调整以及币种结构等是公债管理的具体技术内容 ,这对公债与经济增长的合理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公债管理政策 ,尤其是对规模水平与主要措施的把握于当前通过增发公债支撑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启动经济增长是最为关键的 ;从协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并形成合力作用角度 ,以及现实经济增长要求看 ,通过公债管理措施将公债予以适当货币化是必要与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是我国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在操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政策目标时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即偏重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央银行要实现"控物价"、"促增长"的双重政策目标,就必须跳出过分依赖准备金率调整的窠臼及传统投融资体制的约束,进一步增强价格型工具的作用,组合使用货币、财政、投资、产业、就业政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