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大幕于2003年正式拉开,建行、中行、工行已相继演绎"重组—引资—上市"股改三步曲,从昔日经营绩效低下的国有独资银行转身蜕变为优秀的公众持股商业银行。这一波澜壮阔的银行股改全景图始于六年之前,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交响乐的续篇。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中各项股改工作紧密联系,互为依托,都须在法律框架下稳步推进,合法、合规开展。其中,股改工作中的法律工作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中的基础性工作,不仅有专属和独立的法律工作领域,而且为银行其他各项股改工作提供法律支持,扫清银行股改进程中出现的各项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3.
余欣 《中国金融家》2005,(12):94-95
说起这几年银行业的变化有哪些?确实不少。引资、股改、重组……一样一样接踵而来。银行更名也算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4.
6月17日,中国建设银行和美洲银行在北京共同宣布,双方签署了关于战略投资与合作的最终协议。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又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已经进入了股份制改造(以下简称"股改")的关键时期,学术界、政策研究及银行实务部门都比较关注的股改方案尚在论证之中。仅从股改的方法和途径看,农行股改与其他三家国有商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寄予厚望,希望借此来实现国有银行的商业化经营,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国有银行改革的目标。但是股改上市并不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终目的,也不能解决银行体系存在的所有问题。如何借国有银行股改上市的契机,真正实现产权结构的变革、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练好内功,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寄予厚望,希望借此来实现国有银行的商业化经营,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国有银行改革的目标。但是股改上市并不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终目的,也不能解决银行体系存在的所有问题。如何借国有银行股改上市的契机,真正实现产权结构的变革、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练好内功.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黄志凌 《征信》2021,39(1):18-23
中国大型银行股改上市后的规模和利润增长很快,核心指标也基本上与国际银行比肩,但估值水平却低于美国的银行同业.虽然业界对于银行的评价方法一直备受争议,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评价指标只能反映银行某一方面的能力,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相对而言,市值指标是一种长期趋势性判断,隐含了...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流程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月6日,国务院决定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为中行和建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补充资本金,正式启动了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工程,不久的将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将永远成为历史,中国的金融史将翻开新的一页。但是,股改只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中的一环而不是最终目的。股改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为构建权责分明、有效制衡、规范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基础,但并不意味着一旦完成股改就能解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上存在的所有问题,一夜之间就能达到与国际上有代表性商业银行相媲美的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国有银行成功上市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银行股改上市是一项新事物,面临着诸多考验,不妨借鉴西文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成功的经验,实现我国国有银行的顺利上市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上市,建行、中行已经股改挂牌,距上市只有一步之遥;工行、农行将紧随其后,积极备战。国有银行股改上市是一项新事物,面临着诸多考验,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成功的经验,实现我国国有银行的顺利上市。澳大利亚的国有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以下简称CBA),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经历前几年的上市热后,自2038年9月起开始至今,银行类公司IPO一度陷入沉寂。而最近随着资本市场的转暖,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高调备战UPO,似乎让外界看到银行股上市的新曙光。从“疾步快走”到“缓步前行”,银行上市都经历了一个从股改重组到蓄势待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自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启动之后,我国银行业曾经历长达近十年的不良贷款下降周期。而随着近两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的下降,银行贷款风险开始逐渐暴露,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此后的六个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逐季上升。而主动分析银行资产质量下降成因,提前采取措施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对维护金融资产保全,提高银行机构稳健性经营,促进银行机构健康发展将具有积极而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已初见成效,2008年的农行股改则是国有商业银行股改的收官之战,股改各项工作已驶入快车道。任何一种体制的改革,目的无非是提高整体收益,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而调整信贷结构,保障银行的整体收益无疑是农行改革进程中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尤其是面对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2005年启动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解决股权割裂问题的一次制度性变革。截至2006年12月31日,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各方对股改的预期正趋于稳定,股改的积极  相似文献   

15.
银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银行股改上市,引进大量的“外来和尚”、“打工皇帝”和“空降兵”,应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股改后银行经营管理者大量的将仍然是过去的“老臣”。银行要真正实行公司化经营与管理。银行“老臣”要由“银行官”变为“银行家”。由“游击队”变为“正规军”。就必须补上“管理职业化”这一课。实现八个方面的转变和飞跃。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2005年启动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解决股权割裂问题的一次制度性变革。截至2006年12月31日,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各方对股改的预期正趋于稳定,股改的积极  相似文献   

17.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相继完成并成功上市,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也已挂牌成立,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似乎已进入“后股改时代”。但是,这几家银行在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许多深层次问题尚没有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四大银行都在积极开展股改上市活动,这些行的财务重组、业务重组、组织重组和操作流程重组是其股改的重要内容,能否有序、有效地实现重组,既制约着股改的进程,也影响着股改最终目标的实现。传统的信贷业务仍是各商业银行的吃饭“家当”,业务收入的90%左右来自存贷款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小,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例不到10%,而且这里面还掺杂着不少的水分。这与花期银行和汇丰银行40%以上的比例比较,差距很大。对此,各家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加强业务发展的战略规划研究。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金融是与商业性金融相对应的,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之后,三大政策性银行的转型问题已成为国内金融改革的又一个焦点。本文对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当前政策性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外政策性银行转型的趋势和做法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目前实际对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四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伍旭川  胡健 《银行家》2005,(9):14-16
6月17日,中国建设银行和美洲银行于北京共同宣布,双方签署了关于战略投资与合作的最终协议,美洲银行成为建行股份的第一家境外战略投资者,这充分说明建行股改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今后建行股份的发行上市创造了重要前提,同时也为美洲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及其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历史机遇。下面我们将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