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是学生进入国际社会并取得成功的通行证,也是当今衡量商务人才质量和规格的重要标志。商务英语专业旨在为各类外经贸、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人文学科底蕴,熟练掌握英语读、写、听、说、译五种技能,同时通晓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和实务,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应用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能力培养为本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但现行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缺陷。文章从如何正确定位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三型\"为特色的新模式,并指出了新框架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4.
陈曼倩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贸易全球化,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因此,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着多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以便与时代接轨.这不但要求优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还要在教学方法,师资,教材,以及教学条件等诸方面保证商务英语专业的复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新世纪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外向型企业或者经贸公司提供专业性的人才,在教学的时候,需要重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通过分析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多,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学生本身的职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比较差.笔者主要分析了核心竞争力视角下大学生商务专... 相似文献
6.
7.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还远远没有达到社会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水平和现状,进一步探讨为了使高职财会学生具备应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应该构建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大力提倡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指出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现有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构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有利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利于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同时也必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着手进行阐释,进而分析跨文化交际活动过程中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多方面多手段潜移默化培养商务英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对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何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商务英语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分析了目前商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12.
近十年来,OECD国家以多种方式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并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使用“信息化技术”、强调“主动式学习”、强调教师专业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考”技能。这些实践是OECD国家教育创新的亮点,对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职业技能缺乏、居无定所、身份认同困难等因素严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由此也衍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甚至在城市出现了新二元结构现象。因此,必须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种种障碍,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以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商务英语是普通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它源于普通英语,并以普通英语为基础,应用在商务场合。把握其语言的特殊规律性,对于提高商务英语学习效果,增强对外商务交际活动技巧与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贾曼丽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86-188,192
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不长,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群体共性和个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为了对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完善完整系统的研究,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具体提出了提升职业素养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天宝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176-178
论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分析了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然后分析目前高校批判性思维培养缺失的原因,结合高职日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实例探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不断攀升的离婚率引起了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中国知网(CNKI)近15年来收录的以\"离婚\"为关键词的学术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对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离婚原因\"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的基础上,引入RWA模型并阐释其\"复杂整体论\"思想、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原则及实证操作化设想。该模型的应用将有利于弥补我国当前离婚原因研究的不足,进而为\"离婚\"原因的探究提供新的视角与路径。RWA模型的完善也将有益于中国社会科学界对其它\"社会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隐喻性语言的理解、构建及输出均已成为英语学习者写作的一大难题。从语篇层面调查英语专业生写作的隐喻能力状况及英语写作水平与语篇隐喻能力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语篇隐喻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写作者概念流利性表达,尽管英语写作者试图从语篇层面使用隐喻性语言,但他们仍难以达到本族语者的语言熟练程度,除非他们能将隐喻思维概念化。因此,英语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写作语篇隐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杨惠馨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8,(4):91-94
培养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在翻译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概念是对外语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以及信息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20.
Richard M. Alst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13,44(4):389-401
Economic educators often profess the goal of teaching our students to “think like economists.” Since Siegfried and colleagues (1991) coined this phrase, its meaning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a focus on analytical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conomics as opposed to the broader goal of preparing students for independent, critical thought in the complex world beyond college. Colander and McGoldrick (2009b) argued that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achieve both of these objectives whe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cludes open-ended questions that encourage them to move beyond algorithmic application of textbook principle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operationalize this “big think” approach through an instructional module on differential tuition pricing, the development of which was enhanced by careful attention to contemporary learning theor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