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进程的推进,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中心问题。国有企业在实施股份制改造、参股联营、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等改制中,都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必须强化资产评估的专业性与独立性,加强法制建设,走出决策误区,弥补监管漏洞,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本文从资产评估、无形资产、小金库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本文从资产评估、无形资产、小金库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资料披露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额约为 10万亿元 ,而种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每天大约为 1亿元 ,每年达数百亿元。至今国家已有 6 0 0 0多亿元“家当”通过各种渠道流失 ,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 15 % ,其中通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出现的资产流失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最主要的渠道之一。为此 ,对于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资产流失问题 ,需要及时研究、及时解决 ,制定出更加严格的、监督性更强的操作规范。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与成因1.在资产重组中 ,对国有资产不进行评估或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国有企业改制前 ,应对原有资产经国家…  相似文献   

5.
所谓国有资产,顾名思义,是指国家所拥有的资产。它分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其本职工作和应尽的义务。党的十五大以后,为了使我国国企走出困境、重振雄风股份制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推广。但是,由于一些企业操作不规范,在国有企业改制中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6.
一、国有企业改制中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清产核资不彻底。清产核资是企业改制的第一步骤,只有把全部资产纳入评估和审计范围,才能做到国有资产的不流失。由于大中型国有企业都是建立时间较长的老企业,企业资产经过多年的形态变化,再加上人员更迭,客观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如某大型机械厂占地面积很大,有些房产  相似文献   

7.
由于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文拟从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提出防止国有资产在改制过程中过度流失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江苏商业会计》2006,(3):I0001-I000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96号)印发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改制方案不完善、审批不严格,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产权转让不规范,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视不够等问题。为确保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健康发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现就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完善,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也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加大政府对国企改制中资产的监管力度是当务之急。强化监管的对策是:加快建立产权明晰的管理体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责归属;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规范产权交易规则;实行政府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清产核资的机制,公正、准确评估资产;加强对国企改革过程的审计,加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快国有资产立法进程,刚化国企转制资产流失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0.
韦群 《现代商业》2008,(12):182
国有资产流失在我国呈愈演愈烈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导致国有企业在公司化改制和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进而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如何保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真正做到产权交易公正、公平、公开,使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是所有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应该做到的。但现实中一些企业,一些人利用改制,采用不法手段,占有、侵吞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必须规范国企改制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田瑛伟 《现代商业》2015,(3):202-20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体制也相应得到改革,其中包括国有企业改制。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监督体制不够完善,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尤其是资产评估和审计方面,漏估或低估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审计问题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中小国有企业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资产的优化整合 ,对于振兴地方财政、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 ,由于中小国有企业数量众多且分散、规模不大且不易引起注意 ,中小国有企业在转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也没有一套符合经济规律的制度来加以控制。一、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方式1、会计信息失真。一是准备改制时少记甚至隐瞒收入项 ,虚列成本项 ;二是清产核资不实。大量账外资产未反映 ,甚至已经核销的负债仍在其中。2、假破产、真逃债。有些先剥离有效资产给新企业 ,留下…  相似文献   

15.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关注和愤慨。本人通过对国有资产流失原因的分析,提出如何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确保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相似文献   

16.
陈学东 《中国市场》2014,(14):48-51
本文基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财务管理视角,从国企改制的财务理论基础出发,从财务管理、财务监督、机构设置等方面剖析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明确了在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中,从财务管理角度如何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降低改制成本,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在我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生活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国有资产的快速增加,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所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国有资产的内涵,结合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形式和重要性作,从而找出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在我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生活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国有资产的快速增加,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所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国有资产的内涵,结合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形式和重要性作,从而找出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瑜 《中国商论》2020,(8):162-164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要创造经济效益,还肩负着改善社会效益的义务。同时,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其重要使命便是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国有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时还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严重,不利于国有企业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稳定,充分发挥出国有资产的最大效用,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本文首先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原有资产管理制度已落后,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关的资产监管机制,国有资产闲置与流失严重,使用效率不高,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足。最后提出内部控制视角下国有企业加强资产管理的措施,国有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取得与使用的监管,完善资产管理的考核体制以及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金列文 《现代商业》2012,(36):88-89
国有资产是由国家出资,企业进行管理的资产。国有资产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等,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将必须从立法程序的完善与实施过程的实时公正监管等角度进行持续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