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应有新思路畅士家近年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口号颇为时髦.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认识机遇并真正抓住机遇(而不致于坐失良机)?采取哪些措施迎接新挑战再上新台阶(而不致于坐以待毙)?就1994年外贸体制改革而盲,汇率并轨无论从理论上还...  相似文献   

2.
《广西经济》2005,(2):56-56
有一天,一名大学教授到一个落后乡村游山玩水,他雇了一艘小船游江,当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你会物理吗?”船夫回答:“物理?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那你会用计算机吗?”船夫回答:“对不起,我不会。”  相似文献   

3.
谷俊 《东方经济》2004,(11):28-32
提到“标王”现象,广东步步葛是个很特殊的企业。几乎每次招标都参加的步步高,却从来没有成为“标王”。十年来,步步高如何看待“标王”这个现象?在与“标王”贴身热舞的这十年间,步步高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购房后,如果要从“等额还款法”改为“递减还款法”是否可能?如果可能,在做出新的选择的同时,麻烦大吗?如果再多的麻烦也不怕,但变更的同时还需不需要多付费呢?已经签订“个人住房贷款借款合同”,还能变更还款方式吗?  相似文献   

5.
这个世纪初,大连的决策们又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大大连”。“大大连”的提出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更引起了大连市民的广泛思考。“大大连”是不是否定了“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理念?大连是否需要做大?大连能否做大?大连怎样做大?  相似文献   

6.
前一阵子,陕西“北大才子”卖肉事件曾在全国炒得沸沸扬扬。2004年新年伊始,广西又爆。重磅炸弹”:家住南宁市济南路的一名叫江涛的“北大才子”,因失恋、工作失意,“沦落”街头靠拾垃圾度日。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有“心理障碍”,也有人为他“痛惜”……身为北京大学本科生、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江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走上“垃圾生涯”的?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挫折”?他还能走出“低迷”吗?记者于2004年1月下旬对此事件进行了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7.
“年薪制”是当今企业界的焦点和难点。从几千、几万到几十万,企业家的年薪在不断翻番。“年薪”该如何制定?“年薪制”在中国能不能全面推开?读了“热点透视”栏目中《年薪制急步向企业家走来》,您会有什么见解?  相似文献   

8.
建华 《民营导报》2000,(5):66-66
时下许多人在喟叹“生意难做”。为什么叫”做生意”而不叫“说生意”呢?道理很简单,生意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如何才能把生意“做”出来?看一看下面的小故事吧。  相似文献   

9.
当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会带来“生态灾难”的消息充斥各大媒体后,这座沉寂已久的“万园之园”,骤然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为什么会诞生这样的“杰作”?谁又该为这“失误”买单?  相似文献   

10.
去年9月,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重新接管区内已“出嫁”三年的玉溪药业有限公司。此事传出,立即成为各媒体关注的对象。今年2月到3月间,国内多家媒体以大篇幅的报道称“一级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接管一家民营企业的资产,是咄咄怪事”,并发出“民企能否被‘接管’?”的种种评论。那么,玉溪药业到底是不是“民营企业”?玉溪市红塔区政府的行为是否属于“非法接管”?事实究竟是不是如众媒体所传的那样?记者近日再次到玉溪,对其内幕作了深入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11.
记者手记     
有个农民拉了一车大葱进城卖,两个城里人串通好去买葱。一个先去问农民:“哎,老乡,整车葱我都要了,多钱一斤?”农民答:“一块钱一斤”。“那我只要葱白,多少钱一斤?”那人问。“只要葱白?那没办法卖啊。”农民说。另一个人这时上来搭讪:  相似文献   

12.
国资委别做“双面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周刊》2005,(10):24-27
最近,有舆论指出,曾公开承诺“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的国资委,事实上却正扮演着“婆婆加老板”、“市场主体 政府监管理”的双面角色。“出资人代表”的最初定位如何贯彻到行动中?如何界定国资委的权力与责任?  相似文献   

13.
比亚迪猜想     
4月8日,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熟知陕西有个“福莱尔”轿车的各路客商,突然发现福莱尔竟然换了个名字——“比亚迪”?比亚迪是谁?怎么在汽车行业从来没有听说过。一切悬疑,均因今年年初的一起“突然婚姻”而起。  相似文献   

14.
当我还未完全弄懂,为什么“失落感”总像影子那样,弄得我的一些老师、长辈在退休之时,老是“剪不断,理还乱”?殊不知,退休的岁月也在窗外向我悄悄招手了!何以消解“失落感”?我选择“收藏”。“收藏”可能是满足人性中“占有欲”的种手段。有“失落”,有“收藏”,或许可作定的心态平衡。再说,退休了,大可“玩物”了,即便不小心就此“失”也无关紧要,更何况还可以“玩物养志”嘛。  相似文献   

15.
人是什么?自然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什么?西方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就有人声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更有人扬言:“人能够为自然立法”。  相似文献   

16.
王添福 《开放潮》2005,(4):36-38
有谁注意到,当您在书店里拿起一本国外畅销书津津有味地品读的时候,很可能那却是本伪书。“你听说过伪书吗?”近日记者在福州一家新华图书城,就这样试着问一个在看伪书的读者。他张大眼疑惑:“什么伪书?”“就是……你在看的是什么书?”他合上手上的书给记者看:“《执行力》啊,怎么了?”记者接过一看,果然是伪书《执行力》。于是跟她说:“这就是伪书。”没想到,那位读者还是一头雾水,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17.
走什么路子整合钢铁产业?在操作层面上如何运作?既统一认识,又解决问题,已是做强做大河北钢铁产业的当务之急。我们建议:走资本经营与降低成本良性互动之路。“三步走”打造“钢铁航母”,“二合一”构筑物流平台。“四联手”打好各自的优势仗。  相似文献   

18.
京沪高铁:“最优”还是“最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速公路已经初具规模的,提升中国铁路交通水平,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高速化”问题。但京沪铁路高速化应该选择“最优”还是“最高”?哪一个更符合中国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只借一美元     
《广西经济》2005,(1):58-58
一位犹太商人来到一家银行贷款部,对贷款部经理说:“我想倍点钱。”“完全可以,休想借多少呢?”“1美元,可以吗?”贷款部经理显出十分诧异的神情,此人穿戴十分阔绰:名贵的西服,昂贵的手表,镶宝石的领带夹子。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也许,这是一种试探,试探银行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于是他立即装出十分高兴的样子说:“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多少都可以照办。”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周刊》2004,(24):18-18
5月27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上海语出惊人:今后,为确保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向“中性”。这是自1998年以来,宏观调控部门的高层领导首次改变“积极财政政策”的提法。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是什么?中性财政政策的出台是否意味着财政不作为?财政政策如何从积极转向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