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是调控社会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工具和闸门之一,这项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对抑制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以及维护金融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银行对其加强管理尤为重要。一般性准备金存款统一按法人进行缴存,而财政性准备金存款是直接缴存到当地人民银行,基层人民银行在会计核算及监督中,准备金存款日常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反映出来,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张洁 《黑龙江金融》2008,(12):36-38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伴随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建立起来的,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保证人民银行掌握相当数量的信贷资金:1985年改变存款准备金按存款类别缴存方式,并开始尝试运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经济波动。1998年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的指令性计划,货币政策调控转向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政策运用逐渐加强。2004年为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人民银行开始逐渐加大存款准备操作力度,同时,针对信贷增长较快而资本充足率及资产质量等指标较差的银行实行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丰富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和内涵。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经验看,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经历了应付存款支取和防范挤兑、货币政策重要工具及逐渐退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过程。自1984年建立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创新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准备金定向调控模式在促进经济金融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际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实践和我国准备金调控过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继续坚持准备金制度,不断进行准备金操作模式创新,提高准备金制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向 《济南金融》2007,(1):70-71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保障广大存款人利益、保证正确制定和实施货币信贷政策、维护社会经济及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尚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在制度设计和技术配套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影响了该项制度的实际效力。一、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存款准备金制度与金融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内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趋势、准备金资产范围和考核办法、准备金存款利率以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内容,指出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由数量目标转为价格目标后,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在系统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资本充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维护金融平稳运行、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金融 机构存款准备金制度,这是中央银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的又一重大举措。那么,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经过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这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意味着什么?改革后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司法机关在办理金融机构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时,经常到人民银行要求查询、冻结和扣划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存款。由于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存款为准备金存款而不能被冻结和扣划,导致双方产生冲突,直至人行分支机构遭到司法处罚。近3年来,人行赣州中支因涉及存款准备金协助金融诉讼执行问题被司法处罚系列案件有7起,执行标的金额累计达1809万元,被处罚3次,罚款计9万元。  相似文献   

8.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中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由于其政策效果过于猛烈,随着各国中央银行调控方式的多样化,它已经逐步退出了日常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范畴,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演变过程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为什么我国近期要频频动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而较少使用其他政策工具呢?笔者从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两个层面入手,立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试图剖析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金融调控的深层原因;并从金融监管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所代表的正向激励和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9.
缴存款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章雪清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在实施货币政策方面,采用了存款准备率这一手段,把专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按一定的比例缴存人民银行,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因此,它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一大法宝。但目前,存款准备金制度在...  相似文献   

10.
许英 《金融会计》2008,(9):70-72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决定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已走过24个年头。其间,人民银行先后25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7.5%。存款准备金制度也从最初的法规上升为法律赋予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于人民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防止通货膨胀发挥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贷款准备金制度是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抵御风险的主要措施。新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建立了以五级分类为基础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使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解决新的问题,更好地抵御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李彤 《西安金融》2011,(5):56-57
为了评估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人民银行出台的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等一系列金融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人民银行汉中中支对全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执行优惠政策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显示:优惠金融政策的实施对灾区法人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建议适当延长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3.
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缴存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执行货币政策,确保金融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近年来,由于制度约束力不强等原因,使金融机构缴存人民银行的财政性存款越来越少,甚至个别县级金融机构已不再向当地人民银行缴存财政性存款。这一现状表明:基层央行对金融机构缴存财政性存款管理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为此,今年4月中旬以后,人民银行通过再次调高法定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发行中央银行定向票据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和窗口指导力度,力求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5.
财政存款业务始于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财政存款作为中央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和基础货币的构成部分之一,在人民银行实施宏观调控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通知》,对金融机构财政存款交存范围进行了调整,自此财政存款交存总量逐年减少。实际工作中,财政存款业务存在交存不及时、监督不到位、文件规定与实际业务脱节等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保障广大存款人利益、保证正确制定和实施货币信贷政策、维护社会经济及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尚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在制度设计和技术配套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影响了该项制度的实际效力.  相似文献   

17.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二级银行的产物,最早起源于英国。它是指商业银行将存款的一部分以准备金的形式集中存放中央银行的一种金融调控制度。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和二级银行制度的现代金融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信贷计划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两种不同的货币供给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实行信贷计划的管理制度,自从1984年1月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起,我们又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形成了两种管理制度互相胶着的局面。这两种制度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推行准备金制度?为什么信贷计划管理制度还要存在?  相似文献   

19.
刘高 《云南金融》2011,(6Z):14-14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始于18世纪的英国,以法律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美国。我国自八十年代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对货币供给的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以应对经济问题,这使得存款准备金制度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比较了中美存款准备金在功能、计提方式、调整方式及准备金付息制度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现代商业银行》2014,(6):10-10
存款准备金管理 “过去我国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于银行的同业存款规模较小,对金融运行和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不大。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机构之间关联性的增强,非存款模不断扩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运行模式,而且对货币政策传导及其有效性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与货币市场基金的存款本质上相同,按统一监管的原则,也应参照货币市场基金实施存款准备金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