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对天津市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认为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过于强调岗位技能,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要求不匹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并就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合理规定双师比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刘伟 《消费导刊》2009,(2):122-123
本文从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营销人才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在营销人才培养方面尚存的不足和现代营销人才应具备的各项素质。本文从强化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行业适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三方面阐述了具备国际竞争力营销人才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由于学生就业心态和自身素质等原因,我国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课程设置、学院培养人才的方式和教材选择方面尚存在问题,应加快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完善实践与实训教学内容,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金融业迫切需要与国际金融接轨的金融人才,然而独立学院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师资队伍规模和素质有待提高,金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层次模糊且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金融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独立学院金融人才培养的特有优势,才能提高我国金融人才数量和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5.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实施形式,突破了学校依赖企业接纳学生,企业依赖学校补充人力资源的简单供求关系,体现了校企平等合作的互利关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等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转变,有利于发挥企业、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技术素质和职业素质,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金融学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必须构建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建立指导教师跟踪制度、学生自我评价制度与用人单位访问制度,加强从业资格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目标不明确、活动安排不合理、教学管理松懈、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践考核标准缺乏具体指标等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明显下降,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制定有效措施,调整实践教学计划,健全实习基地,提高实践教学师资素质,建立综合考核体系,以促进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办有特色的高职教育的需要。从实践能力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财经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单调,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等,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如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等。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是《管理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管理技能的有效途径,国家精品课程高校在《管理学》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给高校实践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将苏州建设成文化强市,选拔、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至关重要。然而,苏州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却存在目标过于宽泛、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学方法有待更新、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等不足。为此,应结合地方特色,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围绕能力要素,科学构建教学体系;突出职业技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方向模块,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强化经管类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结合所在学校的经验,通过分析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现状,提出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松 《北方经贸》2010,(4):139-140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既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商务管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加。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有五: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规章制度;加大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强实验实训教材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监控。  相似文献   

1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目标不明确、活动安排不合理、教学管理松懈、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践考核标准缺乏具体指标等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明显下降,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制定有效措施,调整实践教学计划,健全实习基地,提高实践教学师资素质,建立综合考核体系,以促进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过于形式化,没有认真落实,缺少对学生做人做事,性格方面的培养;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单一,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课外作业过少,学生玩游戏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非常普遍等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方面提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有效性,加强对做人做事的能力的培养,要着力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课外时间的管理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张晓萍  王铁 《北方经贸》2013,(6):137-138
现阶段,我国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实践教学地位不突出、设施和硬件条件不足、师资队伍实践经验欠缺、缺乏培养学生自主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完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法律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缓解法学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可以通过构建相对统一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打造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增加投入资金,完善模拟法庭,加强学生创新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诊所式教学的完善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来完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促进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指标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在未来的教学改革建设中,应该着力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专业特色;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打造教学团队;重视课题项目申报,提升科研水平;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能力;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专业素养;实施专业奖励机制,促进教学改革;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6.
会计实训中心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复合会计人才、学生就业零等待的有效途径,而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会计实训中心存在面积不足、设备陈旧,师资队伍薄弱,考核方式单一,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应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效衔接,加强实训环节设置;加强实训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课程设置宽泛无个性、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匹配、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就业对口率不高等问题.应该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把握层次性、应用性和地方性要点.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配套工作方面:以应用能力为主线开展课程建设;打造具有工商管理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在学校与地方、企业的多方合作中,注重组织领导、机制协调、利益共享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瑞芳 《江苏商论》2023,(9):125-128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地方高校培养经管类应用型实践人才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应改革教师聘任制度,积极开展师资培训,畅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增强经管类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积极性,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对经管类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晓明  张艺 《江苏商论》2006,(7):152-15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公共管理专业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我们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通过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改革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田宇 《北方经贸》2013,(5):204+208
经济管理类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一直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提出对教学内容进一步调整和精选,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等,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应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经济类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