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结合消失模铸造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过程,分析浇注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原因,同时指出合理选用真空抽气系统及使用白模制模材料,结合相应对策,以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消失模铸件。  相似文献   

2.
制模作为消失模铸造的第一个环节和生产构成中必不可少的消耗品,无论从铸件质量的控制上还是铸件生产的效率上看,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高质量的摸样,就没有高质量的消失模铸件,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影响摸样质量的因素和如何更好的执行质量控制。着重从发泡剂含量,摸样的表面粗超度,摸样密度的均匀性,摸样的尺寸精度,制模质量控制方面阐述消失模铸造过程中的摸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朴光锡 《价值工程》2011,30(12):45-45
消失模铸造在很多磨球生产厂家当中都受到强烈的欢迎,这是因为它的工艺特点和优势都使得消失模铸造在磨球的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本文中就消失模铸造磨球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特别是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易燃、易爆的气体种类和应用范围在不断增加。这些易燃易爆气体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泄漏将会引起中毒、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在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生产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的同时,可燃气体报警器正广泛地应用在这些领域中。可燃气体报警器是预防易燃易爆气体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的报警措施。可燃气体报警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将关系到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环境的污染等严重问题。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定工作是保障可燃气体报警设备控制系统的精确度和一致性,以减少易燃、易爆气体泄漏,避免造成重大财产和人员伤亡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科技》2005,(9):44-44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是通过把高压气体引入制件的厚壁部位.在注塑件内部产生中空截面.完成充填过程.实现气体保压、消除制品缩痕的一项新颖的塑料成型技术。传统注塑工艺不能将厚壁与薄壁结合在一起成型,而且制件残余应力大.易翘曲变形.表面时有缩内部掏空.成功地生产出厚壁、偏壁制品,而且制品外观表面性质优异.内应力低.轻质高强。  相似文献   

6.
白钰枝  崔亚辉 《价值工程》2011,30(21):37-38
消失模铸造的工艺过程比传统的粘土砂铸造工艺简单得多。它的特点是铸件精度高,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精确成形的新工艺,由于其本身的工艺特点,容易产生铸钢件增碳、表面皱皮、铸铁件炭黑、粘砂、塌箱、针刺和节瘤等缺陷。这些缺陷使铸件的强度、塑性、韧性及硬度等力学性能下降,表面光洁度下降,对后续的机械加工造成困难,甚至是整个铸件报废。本文对这些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工矿企业生产环节中排放的甲醛、二氧化硫、灰飞、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对环境及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故工矿企业生产环节中的气体检测是生产安全进行、一线工人身体健康得到保障的有效手段,气体检测在工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工业气体(氧气、乙炔气、氢气、烃类气体及其他气体等)生产厂(站)约2000余家,民用石油液化气生产及经销单位近万家,已经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由于气体生产是一个特殊生产行业,许多产品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在目前气体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亟等解决的安全隐患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串瓶、混瓶、混装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工业气体(氧气、乙炔气、氢气、烃类气体及其他气体等)生产厂(站)约2000余家,民用石油液化气生产及经销单位近万家,已经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由于气体生产是一个特殊生产行业,许多产品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在目前气体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亟等解决的安全隐患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串瓶、混瓶、混装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开发》2015,(8):177-178
文章在研究水泥混凝土各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分析水泥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源,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模型,进而定量计算各环节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
浅析河口中心配气站天然气脱硫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天然气H2S含量严重超标,优选天然气脱硫工艺以及优化组织实施,保证了民用天然气H2S含量达到燃料气国家二类标准,消除了安全隐患,实现了节能减排,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天然气组成分析方法分析"干气"仅能获得C1—C5烃类组分等指标,漏掉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天然气富集装置,通过六通阀与气相色谱仪连接,采用毛细柱气相色谱分析天然气,可检测定出天然气中C5—C980多个单体烃指纹组分。  相似文献   

13.
张广民 《价值工程》2014,(31):71-72
随着国家逐渐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力度,加油站的油气回收工作也亟待完善和升级,本文指出了油气蒸发的损失与危害,针对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的现状、特点与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卸油、加油油气回收系统与油气排放装置,为后续油气回收处理工艺技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The flow of natural gas within a gas transmission network is studied with the aim to optimize such networks. The analysis of real data provides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behaviour of gas in‐ and outflow. Several models for describing dependence between the maximal daily gas flow and the temperature on network exits are proposed. A modified sigmoidal regression is chosen from the class of parametric models. As an alternative, a semi‐parametric regression model based on penalized splines is considered. The comparison of models and the forecast of gas loads for very low temperatures based on both approaches is includ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宋聚勇 《价值工程》2012,31(10):82-83
水盘高速公路发耳隧道为高瓦斯隧道,地处煤与瓦斯突出矿区,设计穿越17层煤,穿越的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设计吨煤瓦斯含量为8.63m3,实测煤层吨煤瓦斯含量最高为12.96m3。发耳隧道严格按照井工开采模式进行施工管理,与普通隧道相比,施工费用大幅度提高,作者通过施工实践总结,探析高瓦斯隧道施工费用增加部分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天然气H2S含量严重超标,优选天然气脱硫工艺以及优化组织实施,保证了民用天然气H2S含量达到燃料气国家二类标准,消除了安全隐患,实现了节能减排,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6,(10):233-235
本文主要对管输天然气气质检测的总体要求进行阐述,对天然气组分、水露点、硫化烃、烃露点等4项气质指标的检测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天然气长输管道气质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海红 《价值工程》2012,31(26):292-293
近年来随着我国燃气用量快速增长和城镇燃气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不同压力级别、不同气质、不同用途的燃气厂站、燃气管道的投运量与日俱增。由此给燃气安全供应、安全使用及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镇燃气标志渐渐在安全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城镇燃气标志可提醒人们注意某种危险因素的存在,从而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燃气法规也要求燃气经营者在燃气设施及相关场所设置城镇燃气标志,使得对燃气设施的保护和管理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9.
Gasunie buys and sells gas. This paper is about calculating the failure rate of the gas transport system of Gasunie in the Netherlands. The pipes in the network are connected at certain stations which may operate at degraded levels due to technical problems. The transport system, modell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needs to be checked for feasibility for every configuration of the degradation levels at all stations in order to see whether the system fails or not. The discre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degradation levels at every station in the network are given. The number of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degradation levels is huge and the computations for the feasibility of the gas network are computer-intensiv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lgorithm for approximating this rate and it is parsimonious in actually checking for feasibility.  相似文献   

20.
曹虎麟 《价值工程》2012,31(25):112-113
我国小型油田和部分油田的边远井区在正常生产原油的同时普遍伴有天然气产出,同时国家现在重点开发的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能源在勘探研发阶段,其产气量大多在几百方至几千方每天,达不到商品化的规模,除部分用于生产加热外,大多直接排空或点火炬后排空[1]。小型油气田野外职工数量均在几十人到几百人之间,其采暖、制生活用热水及炊事用气总量在几十方至几千方每天,完全能自给自足。本文主要从适用、经济、安全方面入手,阐述常压燃气加热炉在小型油气田企业野外生活基地中采暖和制生活用热水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