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开发商建房告别暴利时代、投资投机分批撤离住房市场和消费购房以改善居住为主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全国仍有部分省市房价继续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7,(1):24-24
[美国世界新闻网2006年12月29日]近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两次在媒体上表达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担忧。他最新的表态认为,中国今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总体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房地产市场是不稳定的,过热势头仍在。蒋之定的话,无异宣告中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失败。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市场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人民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历年来都出台了许多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但这些政策没有起其抑制房价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房地产市场发展变化的构成要素与政策环境的关系,分析了政策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于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评价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在最近几年的快速上涨,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民生问题.从2009年年底到2010年4月,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文章通过从我国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发,阐述了政策出台后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及重大意义,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今后几年我国房地产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持续不断,特别是2009年房地产市场宏观政策更是出台频繁,但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基本上不大。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分析,明确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核心,结合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具体特点,应从调控政策到位、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加大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6.
苏晶 《西部论丛》2006,(11):91-91
国内宏观调控从房地产而起,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政策密集出台,使得房地产这样的一个微观市场,刹那间迷雾重重,令人对未来渐渐失去方向感。通过梳理了近期的系列政策,笔者认为,总体来看,我国宏观调控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已经显露殆尽,政策冲击的重点已经从行业转向了政府行政结构调整。就行业来说,这次的宏观调控,实际影响并不大,舆论在这方面是过于冲动了,但就深远的影响来说,规范行业市场的呼声和政策影响则非常大,这方面必将在未来更清晰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马宏侃 《发展》2007,(11):78-80
这几年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接连不断,出台的政策也不少.但是,为什么房地产市场需要连年宏观调控?而且越是宏观调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越快、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越多、房价越是高涨或飚升.  相似文献   

8.
在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及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成效不大的成因,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引发的各种危害。并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从而提出相关对策,并预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这对我们的投资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卢荣  李元旭 《上海经济》2006,(11):59-61
近年来,国家为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政策主要集中在紧缩“银根”和“地根”两方面。目前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房地产金融体系积累了大量的风险。2006年入夏以来,一系列关乎房地产的资本神话开始破灭,上海圣力数码广场资金链的断裂、顺驰地产神话的终结、钱江系从重庆房地产市场大撤退,以及豪森公寓、盛鑫嘉园的假按揭等,都表明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陋相开始显露。这些现象所揭示的,是国内房地产金融体系面对宏观调控、信贷紧缩体现出的脆弱性与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房地产价格为何居高不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安战 《辽宁经济》2005,(11):73-73
1998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业逐渐向市场化迈进,房地产价格也随着市场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到2004年4季度其增长率达到10.08%,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率仅为3.9%。为了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不断地出台政策来调控房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控制房地产业过热问题,国家建设部和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内容共十五条(下称“十五条”)。“十五条”兼具行政和经济双重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并执行,必将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及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对银行而言.房地产开发贷款单笔金额大.风险集中.是受新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的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办法,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对本地房地产市场调控办法,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对本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负责。”2004年二季度,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让房地产业尴尬的三大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并逐步贯彻实施,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回落的态势,并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目标发展。但是,从目前情况,房地产发展仍需要通过三道门坎:房地产领域高耗能状况亟待改观作为一个能源紧缺的国家,我国的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单位能耗所创造的财富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创造每单位 GDP 的能耗比国际水平高出  相似文献   

14.
淡季开局的2010年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最强音。 继2009年12月底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以来,1月10日,一份被称作“国十一条”(即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的综合运用了土地、信贷、税收、行政监督等多种手段的调控蓝图,正式确定了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基调和架构。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城市房地产现状 近几年我国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2005年5月9日出台"国八条";2006年5月17日出台"国六条";2007年1月起正式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30%-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税.然而,房价在政府的调控下仍然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16.
【香港《信报》2005年5月25日】去年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年,中国政府出台包括加息在内的多项政策,为过热的经济特别是房地产降温,使中国股市大伤元气。今年第一季度的宏观数据公布后,又有很多经济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仍然过热,须用加息等宏观调控政策加以遏制。中国经济真的过热吗?  相似文献   

17.
在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及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成效不大的成因,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引发的各种危害.并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从而提出相关对策,并预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这对我们的投资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影响今年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近两年来,国家把房地产市场调控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控制房地产行业过热,2004年中央实施了以“管严土地,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将土地和资金纳入宏观调控范围。各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房地产的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新政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房地产市场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房价上涨太快,空房积压面积严重,过高的房价和空房面积居高并存容易导致房价的泡沫。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非常大。但宏观调控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文章探讨了近两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以期求得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继续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投资资金继续紧缩,投机性需求得到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速和价格涨幅双双回落。2006年满足居民对中低价普通住宅的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中央将继续贯彻落实改善房地产供给结构和稳定房价的调控政策,房地产投资将保持适度增长,房地产价格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要及时了解房地产市场的动向,善于发现、解决新问题,以免出现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