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源 《中国新时代》2004,(11):93-95
中国IT业在2004年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NEC(中国)也在这一年经历了重大的整合。2004年 4月,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不同于我们惯常见到的公司整合的轰轰烈烈,NEC通讯在一片平静之中迎来了新公司的成立和新领导的上任。但是在这看似没有大风大浪的整合之中,有一个部门却始终是紧张而异常忙碌的。“我一直期待,并时刻准备着这一次变革的到来。”NEC通讯(中国)人力资源部总监曹来京说,“它对于NEC乃至所有在中国的日资企业,都是里程碑式的。”本土的更是国际的 卢雷在NEC的上任在日本企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相信,如此授权彻底…  相似文献   

2.
从摩托罗拉空降到NEC,对一个职业经理人而言,不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平台转换而已,但对刚过不惑之年的卢雷而言,从做了10年的公司全身退出,为自己曾经在业内领先的骄人业绩画上一个句号,应该不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决定。人生的机遇无不在一次次的选择当中,而且风险总是相伴左右。这个转折,对卢雷会是一个“撑杆跳高”,还是一次“高台跳水”?对NEC,胜算的把握到底又有多大?NEC在将中国手机市场的大印交给卢雷的同时,无疑把它在中国未来的半壁江山也交给了他。没有人在今天就能得知卢雷的转折是成还是败;也没有人在今天就敢断言NEC的赌注是赢…  相似文献   

3.
作为日系手机最后两块阵地之一的NEC,最终没有度过这个冬天。11月22日,NEC日本总部正式宣布NEC手机退出中国2.5G市场,这也标志着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手机市场中,NEC手机全线溃退。堪称日本第三大半导体制造商的N E C,为何会在中国市场溃不成军呢?难道仅仅是日系手机在华水土不服?纠其原因,日系手机之所以全线溃败,主要是因为其无论是在产品定位、外观设计还是管理模式上都与中国市场严重脱节。以NEC为例,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曾以N8手机风靡一时,然而NEC公司以高端定位进入中国市场,显然与当时国内消费者对中、低端手机旺盛的需求相悖,这…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家电连锁的擂台赛,在百思买倒下之后,又出现了新的挑战者。 2011年6月10日,世界第二、日本最大的电器零售商山田电机,在中国的第二家连锁店“亚玛达电器天津店”正式开业。这是继2010年12月沈阳首店之后,山田电机在中国市场迈出的扩张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距今490多年前一个叫米歇尔·德·诺查丹玛斯的法国人,写了一本《诸世纪》的预言书,书中说:“1999年7月之上,恐怖大王从天而降……”就在1989年,有一个叫五岛勉的日本人,号称自己被译了400多年以前的《诸世纪》,说人类将在1999年遭遇无可避免的“劫难”,而这一天是1999年的8月18日,所谓“大十字”日。也是在1999年,在中国又有一人站出来如是说:地球就要爆炸,以前爆炸了两回,第一回让我师爷拯救了,第二回让我师傅拯救了,这一回就得靠我。中央领导和我商量,我才将地球大爆炸推迟30年……正是在8月18日这一“大十字”日,编者…  相似文献   

6.
如果,某项高新技术产品让你感到惊讶、费解和惶惑,如果你觉得某一新技术给你带来了一些不适,那不是你的错;一定是新技术的错。新技术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他一改那副严肃的、一本正经的面孔,变得友好和善、面目可亲。化简单为复杂,变机械为人性化,科学技术以更多的人文关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美国AMD公司全球副总裁郭可尊提出的“倾听客户声音”;微软中国大中华区副总裁寥庆丰先生说“整个环境都变了”;NEC中国研究院首席顾问,NEC中国公司的董事杜军所倡导的安全舒适的生活;华旗资讯总裁冯军的细分市场战略。无一不在实现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7.
周宗红 《经营者》2004,(12):110-111
<正> NEC在11月18日央视2005黄金段位招标活动中,在A特段一举拿下了三个单元,总投入7128万。谈到为什么会投入这么大的资金中标时,NEC市场总监王善齐表示,“因为NEC通讯中国公司在2004年进行了很大的整合,在今年5月份,NEC通讯中国把四个子公司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窗口来服务中国的消费者。同时,NEC在整个领导团队方面也进行了比较大的整合,使管理更加中国化、本土化,更加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市场对于日本手机厂商而言,是一个既充满美好期冀又饱含痛苦记忆的地方。 数年前.无论是东芝、松下,还是三菱、NEC,都曾在中国推出各自的手机产品,但由于没有把握住中日两国通讯市场的差异问题.再加上日本公司一贯迟缓的决策机制,最终导致他们的集体溃败。  相似文献   

9.
京汇大厦友邦办公区走廊里的业绩光荣榜上,杜军无比显赫的大照片以比别的销售明星多出几倍的尺寸位于光荣榜正中央,但无论从长相,还是谈吐,我都看不出坐在我面前的杜军有何出众之处,而这个看似平平的人,却是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NEC,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创建于1899年7月11日,目前在全球拥有140,000多名员工,2003年财政年度营业额约400亿美元。NEC融合了通讯、计算机和半导体电子等方面的优势,是全球移动通信、互联网、宽带网络的主流供应商,提供面向全球客户的解决方案。NEC在移动通信领域,可以提供包括基础网络、移动终端和移动服务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在领先的日本移动通信市场,NEC的基础网络和终端均居前位。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WCDMA方式)市场,已经在全世界部署了数以万计的WCDMA基站,几乎目前所有开通的3G网络上都运行着NEC的系统和终端。NEC还是能…  相似文献   

11.
名刊揽要     
我不奢望成为蔡元培"即使北大不动的话,再过5年还是国内第一流的大学。但是15年以后怎么办?"在关于北大改革的热烈讨论中,许智宏这位北大历史上第28位校长显得有些沉默。7月9日在出席一个论坛期间许智宏就北大改革问题接受了专访。中国汽车,跨越50年的忧伤2003年7月15日,是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这50年里,与日本汽车同步起跑的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已经遭遇了无数的周转……  相似文献   

12.
蔚子 《上海质量》2012,(7):25-27
“质量信得过班组”,30年前就有。今天的“质量信得过班组”.是怎样的7在6月29日举行的2012年上海市“航天杯“QC小组成果擂台赛”质量信得过班组交流专场”上.记者着实”见识—了他们。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手机市场需求的扩大,日系手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NEC从1996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开展GSM手机业务。但是,日系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良好表现也仅是昙花一现。2003年开始,日系手机开始缺乏后劲,市场份额维持低迷的状态。2004年上半年,只能算半个日本厂商的索爱  相似文献   

14.
瞿成 《新电子》2008,(6):16
京瓷手机退出中国市场(《京瓷手机难逃在华败退宿命棋错一着北美市场凶多吉少》,“公司”,2008年3月5日),三菱电机剥离手机业务,以及更早些时候的NEC、松下等日系品牌退守日本市场,一系列不利消息让人不得不多对日系手机问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见到《秘书工作》,是1991年的夏天。那时,我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一个入伍不满两年的“新兵蛋子”。我所在的执勤点驻扎在陇南的崇山峻岭中,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执勤点几乎没有多少业余文化生活,二十来个官兵过着“白天兵见兵,晚上数星星”的单调日子。  相似文献   

16.
审计留给我的最初印象,还是我上高中的时候。那时,审计于我,就如同老人机械地作业,没有任何喧闹的表情,是个绝对缺乏活力的地方。说她是“地方”,或许不够确切。但那时的我,确实吃住在这样一块地方上面。高中毕业以后,又阴错阳差地工作在了这个地方。起初我还真是极不情愿。于是,就有了从1991—1994这4年中混日子的工作经历。那段时间的我,工作上没有丝毫的建树,老想着能飞,飞到一个能发挥我的才能和活力的地方去,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1995年初———父亲去世的时候。父亲的过世,仿佛当头一棒打在了我的头上,点醒…  相似文献   

17.
关于NEC(日本电器公司)企业文化的形成:谈起NEC文化,有必要提一下的是,在1977年,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国际电气通信会议上,当时NEC的小林会长进行了基调发言。在发言中提到,NEC在世界上率先就“C&C”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事例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面向21世纪“C&C”将承担科学技术中心作用的口号。这种技术定向的企业文化直接关系到了我们公司的企业竞争力。当然,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社会需求也逐渐多样化。因此,仅凭技术导向,还不能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为应对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也要进行必要的修改。现在NEC的课题是在维持以…  相似文献   

18.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就喜欢下围棋,读高中时的棋力已达段位,当时台湾最强的围棋高手就是目前矽品精密董事长林文伯先生。围棋跟象棋不一样的地方是在“输赢的方式”,象棋是要杀掉对方的棋子,围棋是比赛占地盘,有点像是经营企业比赚钱。就谋略上来说,围棋的确深奥难懂,因此全世界下围棋的人数毕竟不多,风气还不广。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叶,我还是个纽约男孩。那时人们有种信念:在21世纪所有问题都能搞定。当时的科幻小说都是关于21世纪的,乌托邦就在前方。如今我们已经在“应许之地”穿行了十年,现实正如法国诗人哲学家保罗·瓦莱里的远见:“当代的问题在于,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科技》2011,(11):90-91
就在张之洞为创办汉阳铁厂奔忙时,战争的阴云又笼罩到了中国头上。 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廷协助镇压,日本便乘机出兵侵占朝鲜。7月下旬,日本军舰公然击沉了中国驶往朝鲜的运兵船“高升”号,清政府被迫在8月1日向日本宣战,日本也在同一天向中国宣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