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初,美国爆发了安然事件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公司财务丑闻。对此,美国国会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文件,即《上市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SOX法案),该法案第404条款提出的内部控制评审要求,目地在于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改进公司治理状况,并最终强化公司的受托责任。作为对SOX法案的响应,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虽然提出了很多解决内部控制失效的方法及应对策略,但从总体而言,由于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控制制度和会计准则不完善,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等原因,以致内部控制失效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基于七煤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从内控制度要素之一“风险评估角度”研究该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并针对相应的缺陷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59岁现象”、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2.9年”以及“生产规模5000万徘徊”等现象,都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根据代理理论可知,在公司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下层管理者、下层管理者与一般员工之间存在着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代理问题。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外延以及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作用的增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这两个本属于不同领域的问题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任何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本文主要就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等问题,具体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就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及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一些上市公司舞弊丑闻案的频繁发生,令许多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经济秩序受到冲击,社会公众在呼吁建立诚信机制的同时,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有关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也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层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内部管理密不可分。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如何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内部控制及发展近几年,由于公司舞弊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在强调完善公司治理的同时,人们对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的呼声也愈加强烈。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有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从传统的对内部控制认可的“二分法”(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到三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程序),逐渐将认识统一到COSO的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上来了。1992年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如下:“内部控制是一种由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和其他人员执行,由管理阶层设计,为达成有关下列类别目标提供合理确保的过程:营业…  相似文献   

8.
1992年美国发布的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影响的部分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COSO报告确立了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性地位,控制环境在强化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环境定义的特点是注重企业内部的“软环境”,但随着企业竞争和开放式经营的外界环境的变化,将给内部控制的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带来影响。因此,有必要对COSO报告中关于控制环境的内容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是集团母公司对下属公司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本文以A集团公司为例,分析其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通过增强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内审机制、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等措施,以改进其内控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美国安然、国内中航油等重大事件的发生,使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在国内学术界备受关注。本文首先从解释"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入手,进而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同、不同和联系;其次,分析目前我国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现状;最后,提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正确合理地构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特别是按照公司治理结构中权责关系及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内容进行分层设计,是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国安然、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先后跌入会计丑闻的“黑洞”中,表面看是因为公司高级管理层及注册会计师缺乏诚信所致,  相似文献   

12.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中组织结构及设计不规范、不注重组织文化建设以及内部控制中组织流程设计不合理等现象。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从组织理论的视角出发,利用组织再造原理,从组织结构的变革、内部控制设计、文化的再造等方面,探讨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美国COSO在1992年9月出版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受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过程,该过程的设计是为了提供实现以下三类目标的合理保证: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但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起步较晚,加之对内部控制存在许多误解、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先天不足以及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总体上显得非常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  相似文献   

14.
所谓法人治理结构,就是由公司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理管理人员组成的组织结构。这一结构形成了公司内部权责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衡,高效运作的机制,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行。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建立,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理顺产权关系,规范建立“新三会”体制,处理好“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以及解决好集权与分权问题等,本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5.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者为了履行其管理义务、实现企业目标而设立的一套政策、规则和程序。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而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它领导和驾驭企业的发展,良好的公司治理能有效率、有效果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密不可分,内部控制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监督系统;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制度环境,涉及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二者都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建立并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当局的责任.由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投资者逐渐要求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状况,在此情况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应运而生.我国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要求始于2000年,2006年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要求一般上市公司披露董事会编制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实评价意见.同时《指引》对自我评价报告的内容及在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表示异议时,董事会、监事会针对涉及事项所作说明的内容做出了要求.《指引》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披露监管来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它与前期的政策法规注重防范市场风险而没有强调内部控制本身的完善相比有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概念出发,然后分析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从加强公司治理、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预算控制和建立业绩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Pitney Bowes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运营官Bruce Nolop说:“内部审计人员是当今的摇滚巨星”。公司治理改革浪潮将内部审计推向了前沿。内部审计的触角正逐步深入治理领域,学者们理应探究: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从IIA的界定来看,内部审计要“评价和改善治理程序”,同时内部审计又是公司治理的基本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19.
构建预算管理体系是解决现代企业中公司治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引用汤谷良教授的观点,认为“预算管理包括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和考核评价等环节,预算往往涉及大量的数据和表格。但从本质上来说,预算管理绝不是数据的罗列。而是一种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涉及企业内部各个管理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安排,通过这种权利和责任安排,以及相应利益分配来实现的内部管理与控制机制”。由此可见,预算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未来的行动进行事先安排和计划,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以使企业按照既定目标行事,实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记者近日从青岛海关获悉,该关查获福建省某公司走私出口粮食案。该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将面粉“伪装”成氧化锌出口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