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船舶总公司所属企业主要以生产建造各种船舶及船舶配套产品为主,全系统年造船能力超过百万吨。建造一条船舶,材料设备成本约占造船总成本的70%左右。因此,近几年来船舶总公司把节约原材料工作列为节约工作的重点来抓。船舶建造过程中主要消耗的原材料除钢材外,还有涂料、隔热绝缘材料、电缆、电焊条等,这几种原材料的成  相似文献   

2.
船舶建造的保障——原材料及船用设备供应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船舶建造成本的基本构成对于造船企业来讲,一艘船的建造成本大致由下述几大部分构成: 由表1可以看出,原材料及船用设备在船舶建造总费用中所占比例高达70%,其中船用设备约占45%以上,体现出船舶建造的“装配”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船舶企业在船舶建造的全流程中,对原材料及船用配套设备的供应有着很高的依赖性。船舶企  相似文献   

3.
51800 DWT成品油轮是广船国际为瑞典GOTLAND航运公司建造的国内迄今最大吨位的冰区加强型油船。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如何提高钢材利用率”转模项目小组。据统计该船的钢材利用率为85.45%,大大超出了该船《详细建造计划书》所提出的钢材利用率达到83%的指标,是广船国际造船有史以来在首制船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共节约钢材240多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来,造船材料设备费约占船价的70%.因此,船用材料及配套设备成本便成为制约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影响船舶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的船舶配套产品要与造船生产相适应,是客观规律的要求,必须不断进行调整,才能使造船与配套在不断超于平衡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船舶焊接技术是现代造船模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先进的船舶高效焊接技术,在提高船舶建造效率,降低船舶建造成本,提高船舶建造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随着技术的发展及行业的逐步成熟,我国建造的船舶越来越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建造周期越来越短.中国的造船能力和市场份额有明显增长,并将成为世界造船格局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在船舶建造业的发展过程中,焊接技术的演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结构设计、物资定货和建造技术三者都对钢材使用的工艺性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如果三者分离,各自考虑自己部门的利益,就不可能合理的使用钢材,从而加大物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给工厂带来经济损失。近几年来,工厂的设计,物资和造船管理部门共同努力,使每条船的钢材利用率提高了2~3%。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57000DWT散货船余量布置设计优化的过程及好处,降低造船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总组搭载速度及缩短船台周期。造船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追求壳舾涂一体化造船的同时,精度造船极为重要。其补偿量设计、余量设计与船舶的建造周期、建造成本息息相关,通过对前期数据的积累对比,把设计余量布置优化应用到新的船型中,执行新的精度标准。通过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先进的工艺技术手段,对船体零件、部件、小组、中组、大组、分段、总组、搭载和全船舾装件进行尺寸精度控制,减少总组以及搭载修正量、切割量,并为提高舾装率、降低涂装破坏率创造有利条件,达到提高船舶建造质量、降低船舶建造成本、缩短船舶建造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以最好的原材料质量和最低的成本。建造出优质的产品,已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盛衰成败的关键。原材料采购成本是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造船行业来说,钢材的采购成本在整个产品采购成本中,地位举足轻重(一般在22%~25%)。  相似文献   

9.
造船市场面临的材料、能源、设备、劳动力等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汇率及利率的不稳定,都给造船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一个造船企业能够立足与生存的根本在于能否降低造船成本。而当前对造船成本影响最大的是船用钢板。据统计:每艘船的钢板消耗占产品成本的30—40%.根据以往经验,造船业的利润率一般只有3%左右,因此提高船用钢板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现象,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这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船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大船舶企业对船舶制造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船舶轮机建造是船舶制造中的重要环节,包含多类工序。如今,在社会发展的带动之下,造船材料不断创新,造船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船舶轮机建造对高新技术的依赖程度变得更高。在船舶轮机建造过程中,针对管系的监督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因此,轮机系统的施工应严格遵照相应规定,避免因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洞而影响船舶轮机建造质量。本文主要对船舶轮机建造的管系监督管理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的船舶建造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