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郭健 《英才》2005,(11)
2005年9月15日,上市公司湘酒鬼 (000799)发布了《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补充公告》,公告称,“经清查发现,截至2005年9 月7日,公司账上4.2亿资金(股权转让款)均被成功集团及其关联方全部转出, 存放在长沙市商业银行建湘支行三个账户内的资金余额只剩余503元。”随着大股东成功集团挪用上市公司 4.2亿资金的事情被曝光,成功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刘虹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2.
《中外企业文化》2002,(2):36-38
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问题,大股东大量占用并掏空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时有发生。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三九医药)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超过25亿元,占公司净资产96%2001年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对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长赵新先等14名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立案稽查8月29日,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  相似文献   

3.
郭健 《英才》2005,(11):50-52
2005年9月15日,上市公司湘酒鬼(000799)发布了《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补充公告》,公告称,“经清查发现,截至2005年9月7日,公司账上4.2亿资金(股权转让款)均被成功集团及其关联方全部转出,存放在长沙市商业银行建湘支行三个账户内的资金余额只剩余503元。”  相似文献   

4.
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在上市公司中是较为普遍的。为了解决资金占用问题,证监会联合国资委于2003年8月颁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的资金,原则上应当以现金清偿。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了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因素,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是影响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主要因素的结论,从而也在这方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市“掏空”现象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违法违规的操作,如:擅自发行证券、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虚假陈述、擅自改变募股资金用途等。而目前最令人堪忧的莫过于上市公司的“掏空”现象。控股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基本规则就是先“包装”上市公司的业绩,利用上市公司圈钱,再从上市公司身上抽血。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0年底,ST康赛被大股东掏空6.9亿元,占上市公司净资产的708%;ST猴王被猴王集团掏走5.9亿元,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大庆联谊被控股股东挪用资金5.6亿,占净资产的70.8%,ST幸福被幸…  相似文献   

7.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需要对上市公司及大股东的行为加强监管,尤其是需要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进行监管和抑制.根据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年报出具的审计报告,分析了大股东欠款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欠款的成因,并提出了抑制大股东欠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了股权分置改革前两年和后两年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数据,对比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大股东资金占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我国资本市场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文 《企业活力》2008,(1):20-21
<正>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损害了上市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这其中既有大股东占用资金的主观需要,又有制度缺陷、监管不利、处罚不严等客观原因。对这个问题进行剖析,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稳定与发展,对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之顽症,分析大股东及其关联方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主要形式以及相应的货币资金审计策略需要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同时,简述了目前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货币资金审计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难点、盲点和相应审计实施过程中法律保障的问题,对今后注册会计师如何完善针对大股东违规占用的货币资金审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冰 《会计之友》2008,(28):51-53
本文主要针对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之“顽症”,分析大股东及其关联方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主要形式以及相应的货币资金审计策略需要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同时,简述了目前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货币资金审计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难点、盲点和相应审计实施过程中法律保障的问题,对今后注册会计师如何完善针对大股东违规占用的货币资金审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关联方占款的现状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是我国证券市场特有的普遍现象,也是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自去年管理层提出“重点解决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以来,上市公司大股东清欠速度明显加快,大股东资金占  相似文献   

13.
6月1日,三联商社一纸“关于接受中国证监会济南稽查局立案调查”的公告显示:由于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正在对其进行立案调查。该公告称,截止到2005年底,公司控股股东山东三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联集团”))以及三联家电配送中心有限公司等关联方通过经营性渠道,已经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2.1554亿元。虽然三联商社方面称: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款项,实属常见。但是,无风不起浪,此番公告也恰好与民间一直流传的三联集团资金链紧张的传闻相对应了起来。借鸡生蛋的多元化在2001年以前,三联商社的前身——三联家电甚至还和国美、苏…  相似文献   

14.
据媒体报道:"曾经在白酒市场上风光无限的酒鬼酒如今已陷入风雨飘摇之中.2005年9月14日,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虹突然闪电般辞职并神秘失踪.在刘虹闪电般辞职的背后,一个空前的资金黑洞正在逐渐显现:4.2亿元国有股股权转让资金被"酒鬼酒"第一大股东成功集团长期占用,并且在公司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管人员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转移到成功集团的相关账户上.而刘虹正是成功集团董事长.截至2005年9月7日,酒鬼酒公司存放在长沙市商业银行建湘支行三个账户内的这笔资金余额仅剩下了503元……"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极大地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并对中国股市的制度完善和健全形成直接挑战.  相似文献   

16.
打响“攻坚战”一直以来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问题都被关注,但直到2006年才掀起了一场“清欠”风暴,全国上下一致行动,限期清欠,违者重罚。2001年,证监会下发《关于加强上市公司应收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款项清收监管工作的函》,明确要求问题公司限期公告清欠方案,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上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占用,不仅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也严重违背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原则,从长远的角度看更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了规范关联方交易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证监会于2003年开始了要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偿还其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专项治理行动,并且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本文在法兢颁布的背景下,研究了控股股东偿还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法规实施有效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应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危机爆发 2006年3月14日,青岛澳柯玛集团总公司(下称澳柯玛集团)被曝占用上市公司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澳柯玛股份)巨额资金达6亿元。4月10日,澳柯玛股份再次公告称资金占用额已达19.47亿元。随后的相关公告宣布公司2005年度亏损逾7000万元,2006年一季度亏损2773万元。之后,被称为“澳柯玛教父”的鲁群生被免去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的所有职务。青岛市政府直属的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公司受命托管澳柯玛集团,并先期投入3亿元资金,以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9.
一般意义上大股东即为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大股东可依靠掌握相对较多的表决权资本享有控制权,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着非常多的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现象,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导致一些上市公司破产。如莲花味精截至2003年8月31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高达85835万元,还有华北制药、ST江纸、ST殊峰等欠款大案。因此研究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对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倩  黎尧 《财会通讯》2014,(9):71-74
本文以2008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并根据终极控制股东的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考察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间大股东资金占用与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大股东资金占用程度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严重;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国有控股股东的存在会抑制财务风险与大股东资金占用程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