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我国大城市地区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回顾 都市农业(Metropolitan Agriculture)或城市农业(Urban Agricuhure)是国际上已经使用的概念。我国对于都市型农业的实践与理论的探索,大致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今走过了15年左右的历程。其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以开发浦东的研究中提出建设都市农业的设想为起点,开始了探索都市型农业实践与理论的萌芽时期。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世纪之交,可称为都市型农业实践与理论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表现是,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地区,农业和农村研究机构、实际工作和学分别进行了都市农业的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2.
李焱 《投资北京》2008,(8):76-77
据统计,中国内地去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540亿美元,其中有400亿美元是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收入。“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城市居民选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约占70%。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满足了消费者回归自然的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在北京,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京郊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借着当前发展郊区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有利时机,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一般是与公共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靠政府扶持、社会赞助,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单位则主要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业等。设施农业:运用现代化工业技术成果和工程建设手段,为种植和养殖业提供最佳环境和条件的现代农业的一种。其主要形式是设施园艺,如生产超时令、反季节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产品。也称“工业化农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州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农村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对农业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集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都市型农业将是我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根据我区的情况,通过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传统的城郊型农业向现代化都市型农业转变,逐步把番禺发展成为珠三角,稳港澳的“菜篮子”基地,蕉果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的集生态、旅游、科技于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县立足全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优势,不断加快农业现代业建设步伐。从2015年起,全县开始实施八项工程,力争到"十三五"中期率先建成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到"十三五"末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休闲农业开发工程,构建都市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一核心、四节点、四走廊、多园区"发展格局,形成"核心引领、廊轴带动、节点提升、园区集群"的都市型生态农业总体  相似文献   

6.
花卉(苗木)种植行业是当前较为普遍的经营行业,其经营和经营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类是以种植为主经过繁育种子、幼苗等过程,出售种植的经济类花卉(苗木)产品的农业生产;另一类是以商业购销为主,购进成品花卉(苗木)后直接销售,或购进成品花卉后经过一定时期的养护后再销售的经营;第三类是既直接从事生产种植花卉又从事购销花卉的商业经营。当前,对花卉(苗木)种植行业的征收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直接从事种植的农业生产普遍不建账或建账不全面;二是对“农业种植”的含义存在错误认识,把商业经营购进商品苗木花卉的护养也理解为种植;三是建账户的核算不规范,购进种子、种苗白条入账,自产种植和购进种植这两类不同业务未能区别核算。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构建农村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当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主要受到用地、人才等方面的制约,现代化水平不高。针对特色农业发展问题情况,本文提出了“三个优化”“三个转变”“三个突破”方面的对策探索。  相似文献   

8.
各县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四乡六业”(“四乡”指咸宁县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楠竹之乡、桂花之乡、苎麻之乡;“六业”指蔬菜、水果、猕猴桃、生猪、雷竹、苗木花卉6个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经济。2002年年底,咸宁市“四乡六业”基地面积已发展到284万亩.占全市农业基地面积的43.6%,“四乡六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5%,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134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63.1%。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农业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屋建瓴地指出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现代化,这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二是创造性地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三告”经验,发展为“五告”经验,并赋予新的内容,三是适应我国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面临的新情况,具体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两个飞跃”思想,提出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消费市场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笔以为,这三个方面的落脚点就是农业问题,即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有农业发展了,  相似文献   

11.
2005年长春市农村工作会议在“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指导下,提出了“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村工业化,把长春建成全国食品名城;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把劳务经济做成战略性产业;发展都市型农业,促进城郊经济率先发展,构建农村经济大发展的经济格局”的发展目标。由此长春都市型农业被作为促进城郊经济率先发展、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提到了全市工作的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中国内地去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540亿美元,其中有400亿美元是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收入。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城市居民选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约占70%。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满足了消费者回归自然的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在北京,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京郊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借着当前发展郊区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有利时机,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3.
为指导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辖内金融机构做好2011年信贷支持“三农”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西山区支行发挥“窗口”作用,鲜明地提出了全年信贷支持“三农”发展的重点:一是大力发展都市农业——重点打造永靖绿色蔬菜园区、龙潭四季特色水果园区和小村生态休闲光观园区,带动绿色蔬菜种植、观赏及加工型花卉发展,吸引城市近郊休闲观光旅游,促进“农家乐”等农村服务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解决“三农”问题成为稳定社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一个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任务。江苏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滞后于第二、三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缓慢,特别是纯农户还因自然灾害损失导致收入减少。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通过政策扶持培育一个比较稳定的农业保险市场,对解决“三农”问题必然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三块基石”的辩证关系 我国是农业大国,70%人口居住在农村。对此,笔者认为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筑牢“农业产业化、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这“三块基石”,并处理好“三块基石”间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使农业产业化达到一定程度,部分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投向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客观上为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而“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势必带动二、三产业的不断活跃,  相似文献   

16.
动态     
《中国财政》2012,(11):6-7
天津:建设沿海都市农业天津财政今年整合安排各类资金6.8亿元,支持改造中低产田、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促进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是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针对天津大陆架盐碱地质的特点,重点实施了以节能输渠灌溉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生产高品质小麦和稻谷,形成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各级财政计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发展农村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资本要素下乡逐渐成为趋势。通过调研发现,资本下乡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具有复杂性,一方面资本下乡具有主体性优势、政策优势、自然环境优势、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又面临资本主体与乡村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通过价值共享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分层运营机制以及组织协调机制实现资本下乡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最后阐明资本下乡与休闲农业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北京农业和农村要“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健全的都市型郊区经济”。笔者认为,在向都市型郊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作为北京郊区的基础产业,应当按照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建成富强、文明、优美、洁净的都市型农业。何谓“都市型农业”?它与城郊型农业有何不同?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极为脆弱,改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昌平区经历了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环境改造:太阳能灯照亮了进村山路;污水处理设施就地净化生活污水;环保节能住宅即将替代老式土坯房……昌平区委书记佟根柱向记者表示,“十一五”期间,昌平将按照“生态景观、休闲产业、都市精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力争把昌平建设成为首都重要的都市型和功能拓展型现代农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