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州、连云港两市现辖2市8县8区,东陇海线经徐州自西向东依次穿越徐州市区、铜山县、邳州市、新沂市、东海县和连云港市区,与沿海经济带交汇。长期以来,徐连两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呼应沿江开发,加快沿线开发,通过推进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快速振兴徐连经济,已成为全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提升苏  相似文献   

2.
广东在“泛珠三角”中如何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泛珠三角”是一个涵盖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海南9省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大经济区,它横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与东南亚国家在地理上直接相连,通过港澳地区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接,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在全国三大沿海经济圈中独占鳌头。该区域的经济合作,对整个国家、泛珠三角区域及各成员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作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中重要一极的广东省,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周刊》2004,(50):78-79
2004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5生生国的经济发展确立了方向和目标,并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列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作为衔接“十五”和“十一五”的关键年,怎样更好的协调东、中、西部及各经济带之间的区域发展关系,成为了2005年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出发,系统分析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过程,并重点阐述了高速铁路发展对加速“同城化”、形成“走廊经济带”、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以及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为龙头、重庆为龙尾,横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七省一市的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是全球瞩目的跨世纪中国经济热点。最大限度利用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具有进一步沟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次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并率先在长江沿线形成区域性的统一大市场的战略意义。当今世界,区域化、集团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为它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角逐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多边合作和产业结构优化,从而达到各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实践表明,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过程总是从流通领域开始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一般都是以流通带动生产的。为此,笔者认为,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发展应从流通领域先予突破。“长江商贸走廊”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治理辽东湾海域水体污染问题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辽宁省丰富的海岸线资源.用临港经济带动腹地经济,形成沿海经济和腹地经济互动双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决策。时至今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已成为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中最具潜力、最具发展空间的领域,是牵引东北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是山西省省会所在地,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是我国22个特大城市之一,地处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结合部,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布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双向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覆盖沿江11 省市,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长江经济带不仅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更是巨大,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 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2018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志元 《山东经济》2007,23(6):132-136
丰裕的资本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本形成机制的失衡。本文从区域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关系已有的理论研究出发,构建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区域资本形成机制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并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实证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针对目前中西部地区的制度劣势提出扭转区域资本形成机制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向“八纵八横”拓展,区域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高铁沿线形成多条带状经济,即高铁经济带。文章从高铁经济带的内涵出发,分析高铁经济带的演进规律及引导策略。高铁通过改善区域可达性水平产生要素虹吸与扩散效应,使沿线城市群形成产业集聚的带状经济,这一带状经济通过沿线政府加强协商、共建园区、强化综合枢纽功能、开展特色产业合作等措施得到巩固。同时,文章以即将开通的贵南高铁为切入点,分析贵南高铁经济带的交通基础、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和特色资源基础,提出沿线2省区4市州可从协作机制、陆海联运、数字经济、产业协作、绿色乡村、民族文旅、人才培育等方面推进贵南高铁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是,逐步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湖南作为发展中的内陆地区,一方面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争取获得国家的全方位支持;另一方面也要跳出湖南看湖南,从更高的层次、更宽广的范围考虑湖南的发展。(一)建立环华南经济圈接轨区的基本构想华南经济困地处东南沿海,是一个大的“成长多角”,其边缘区域从东到西主要包括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省。这一边缘区域毗邻华南经济圈,实际上是次沿海地区或者说是华南经济圈次区域,它包括了四个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其中江西、…  相似文献   

12.
本市焦点     
《重庆与世界》2015,(21):11-13
重庆与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共建黄金旅游区域 10月11日,长江经济带覆盖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11省市旅游部门领导齐聚上海,共同签署了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合作宣言。这标志着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将整合旅游资源,强化旅游服务,提升旅游质量,共建黄金旅游区域。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例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2016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模型考察产业集聚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兼顾了环境保护,促进了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技术进步是产业集聚提升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而产业集聚在促进技术效率提升方面并不显著,说明沿线地区通过产业集聚能够有效发挥经济“外部性”,并通过“竞争激励效应”促进沿线地区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长江上游地区,产业集聚能够发挥双重作用,既能促进技术进步,又能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沿线各地区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14.
浙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与地区经济互补性强,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潜力巨大。要积极抢占区域发展的先机,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大通道,扩大浙江经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谈粤港澳台经济合作与粤东新经济带周运源一、粤东“两铁”沿线经济带的开发与建设。1995年7月20日,厂梅汕铁路提前10个月贯通,京九铁路广东段也计划在年底实现全线开通。随着两铁的全面贯通,粤东“两铁”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日益引起重视,其中密切与港澳台经济...  相似文献   

16.
FDI与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总量差异上,而且也表现在速度差异上。这种东中西经济发展速度的递减特征和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相一致,实证数据表明FDI并没有缓解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反而起到了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17.
顾为东 《特区经济》2002,(10):12-15
江苏沿海经济带地处西太平洋沿岸的黄海之滨,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3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标准海岸线长954km,土地面积为3.04万km~2,与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上海隔江相望,拥有丰富的经济发展资源。但是,长期以来,江苏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低于中国东部沿晦地区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中的经济凹地。在新世纪初,加速发展江苏沿海经济带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发现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较不平衡,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分化趋势较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基于经典β趋同理论,以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同性。研究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存在趋同的,但要达到趋同所需的时间较长,而且由于区域之间消费、投资、政府调控等因素的差异化,会延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趋同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郑丽琳 《特区经济》2007,(5):255-257
本文从流入地、流出地两方面阐述了人力资本区域流动的扩散效应和回浪效应,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各地区人力资本流动与当地人均GDP的关联程度,测算了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力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流入、流出以及综合影响系数,得出人力资本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呈上升趋势,而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呈下降趋势,人力资本区域流动拉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赵健 《发展》2003,(11):32-34
用交通经济带的理念拓展交通基础建设发展的思路,不断总结经验,以交通基础设施先行发展为契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甘肃的自我发展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积极探求适合当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加速构建“甘肃走廊”交通经济带尤为重要。鉴于目前甘肃境内相继实施的西陇海兰州新铁路复线的贯通,高速公路和公路路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本文则主要以公路交通为切入点,围绕甘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引发“甘肃走廊”交通经济带为课题进行研究讨论。西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