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国中小企业》2010,(4):18-20
一、融资需求与困难原因 民营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始终是困扰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2008年江苏省新增人民币贷款4311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民营企业贷款新增799.1亿元,同比增长61%,占新增贷款的18.5%;小企业贷款新增313.86亿元,同比增长19.9%,占新增贷款的7%。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庞大,占全部企业户数的99%以上。它们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新增部分的大部份额,还吸纳了75%左右的就业人口,提供了90%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而且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管理落后,使其中一部分企业陷于困境,难以解脱,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苏州高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不仅吸引了众多外商,也让广大民营企业家怦然心动。今年1—6月,苏州高斯区新增内资企业628家,其中民营企业592家,新增民营企业数量和注册资金分别同比增长27%和70%,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共有民营企业4500家,行业涉及制造业、商贸业、房地产开发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并呈现出内资与外资“双龙”并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方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慧 《财会通讯》2009,(6):24-25
据官方统计中小民营企业对国民生产总值(GNP)新增部分的贡献已达60%,但只获得不足30%的金融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是极不相称的。由于我国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中小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导致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相似文献   

5.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作用也在逐年增强。从泰安市来看,1999年、2000年、2001年完成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2.5%、25.8%、29.7%,上交税金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5.46%、23.1%、29.1%;2000年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54.9%,2001年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59.5%是民营经济创造的。民营企业在安置劳动力就业、提高人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也起到了巨大作用。如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振兴地方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课题。一、 解放思想,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民营经济在…  相似文献   

6.
《上海质量》2010,(2):42-42
日前,上海市松江区召开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提出,今年全区新发展民营企业7000户,民营企业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民营企业税收同比增长5%。松江区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首先要以需求为导向做好政府服务,继续做好政府担保工作,发挥小贷公司作用.探索政府搭台、银行与企业家互通的工作方式,满足企业的融资、上市和科技创新需求。其次,要以效益为导向提升民营经济质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确立,民营经济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统计资料显示,民营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GNP)新增部分的贡献已达60%,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然而民营经济所获得的金融服务系统的支持只有30%,民营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低、财务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新的增长点。从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来看。2003年.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的62.3%都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2004年民营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超过了40%。这说明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已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中.存在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经消失,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培养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通过两轮私募,万达募集资金超过40亿元人民币,创下国内民营企业内地私募之最。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万达集团却逆势而上,提速发展。2009年除新开业8个万达广场外,新增万达广场项目达到20个,全年新开工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佳木斯民营企业在扩大就业、创造社会财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通过开展"民营经济跨越发展工程",实施"育小、扶中抓大"战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重点扶持,扶持新增民营企业、培育壮大民营骨干企业,以形成中小企业的规模效益,形成产业集群和聚集效应。目前,已培育年经营  相似文献   

11.
经济资讯     
《巴蜀质量跟踪》2000,(13):57-57
上月消费指数微涨;我国确定二000年火炬计划项目;鼓励中西部建中外合资医院;四川省新增6家重点民营企业;我国鼓励外商投资西部矿业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经济大潮中,苏州民营经济发展迅速。预计到2006年底,苏州市民营经济基本实现主要经济指标要比2003年翻一番;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总数分别超过14万户和35万户,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800亿元;民营经济上缴税收、固定资产投入占全市总量比重达到40%左右,民众自主创业、参与投资或经营的覆盖面达到25%,民营经济累计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民营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越过50%;高新技术产值超过38%;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30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民营企业400家,其中超10亿元的100家。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正在中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没有一个国家的民营经济在20年内取得像中国民营企业这样的成绩。1980年来,中国民营经济产值和就业人数以每年71%和41%的速度增长。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户数的99%以上,其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就业人口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40%和75%。然而小型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为三年,  相似文献   

14.
武潭镇位于湖南桃江县北部偏僻山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全镇工作重心放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上。2001年,全镇激活民间资金2800多万元投资办厂,新增民营企业42家,其中规模在200万元以上的7家,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镇党委、政府在继续保护和调动群众投资办企业积极性的基础上,立足于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而民营企业是这个奇迹的重要引擎之一。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50%。尽管民营企业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存活率很低,据统计,我国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85%的民营企业在10年内死亡,多数民营企业初期发展良好,后期却倍受制约甚至夭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有效的财务治理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被誉为民营企业常青树的万向集团为例,通过剖析其财务治理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增税款”指的是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购置设备投资抵免年份比购置设备前一年(基期)新增的企业所得税额。由于税法对投资税收抵免政策作出规定,投资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只能从“新增税款”中抵免,因此纳税人要想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就应该对该项“新增税款”进行必要的筹划。对“新增税款”进行筹划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构建民营企业激励约束相容的财务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创造了继德国、巴西、日本经济奇迹之后的又一个世界经济奇迹。中国民营经济是创造中国奇迹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1/4强,对中国GDP总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其中一些民营企业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向多元化和规模化经营迈进。但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多元化和规模化经营并没有给所有民营企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相反却成为有些民营企业无法逾越的平台,一些在全国颇具影响的民营企业开始纷纷触礁。据中国科学院编著的《1978-1998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报告》显示,近20年中创办的民营企业能够存活的只占总数的20%~30%,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到5年。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但同时每年又有10万多家死亡;民营企业有60%在5年内破产,有85%在10年内死亡。为什么我国这么多的民营企业初期发展很好,后期却无法发展,甚至被淘汰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民营企业缺乏激励约束相容的财务治理结构是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吴平 《企业研究》2006,(11):8-9
据最新资料统计,25%的政府税收、50%的就业人口、70%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90%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是由民营企业提供的。可见,经过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但事实上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了,只有劳动力参与了国际资本循环,没有或者很少有技术和品牌的沉淀。面对这种尴尬处境,中国企业应当采取哪些战略决策才能走出“世界工厂”的阴影,逐渐游走到价值链的上端?为此,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必须慎重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对全国31个地区2434家民营企业的调查,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比较“年轻”,正处在成长期。全国工商联编写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披露,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又会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85%在10年内消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中关村最初创业的5000多家企业中的91.4%已不复存在,其中超过五年的不到10%,超过8年的仅占3%。另据统计,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30年,美国企业40年,全球五百强或与之相当的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在40-50年之间。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有起有落、有盈有亏、有生有死,这是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民营企业不断发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民营企业的寿命普遍很短,据调查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3.5年。2005年中国新注册成立15万家民营企业,但同时有10万民营企业倒闭或破产,其中经营10年以上的企业仅有10%,人力资源管理不善是造成民营企业破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