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对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统一改革,并取得很大进展。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近30年的经验基础上,我国又开始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新一轮的试点改革。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特别提到了启动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企业年金制的实施对事业单位实行职业年金制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轨,应当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相似文献   

3.
改革养老保险制度为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建设发展的核心关键。为确保该项工作合理有序进行,需要把握工作条件同改革目标的一致性、改革流程以及成本经费一致性,体现各类制度配套协同性。本文由上述层面探讨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策略,对提升事业单位综合竞争力,符合大众多元化需求,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良好改革与全面创新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浩  董巍 《活力》2006,(11):38-38
哈尔滨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早在1993年12月就已经开展,当时在没有国家、省政府政策指导、没有文件可依据的情况下,哈尔滨市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本着对政府和人民负责的信念,摸索情况,分析形式,研究政策,摸着石头过河,制定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在全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中,哈尔滨市走在了前列。作为成功经验,全国其他兄弟省、市同行。纷纷前来学习。哈尔滨市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多次受到国家人事部的表扬,并于1997年8月成功承办了国家人事部组织的“法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讨会”,全国29个省、市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2001年4月又启动了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了养老保险覆盖面。通过10年的努力哈尔滨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事业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金晶 《企业导报》2011,(20):13-15
1994年,原人事部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在云南、江苏、福建、山东、辽宁、山西等省开始局部试点工作。改革试点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最终由于各地试点步调不一致,一直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全面改革方案等原因,改革以失败告终。2009年1月28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正式下发,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五省市将启动有关改革试点。时隔15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再次引起公众的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有了迅速的发展,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建立起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展开。但  相似文献   

7.
随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一直悬而未决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终于徐徐拉开了帷幕.此次改革的目的非常明确:实现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相一致,并可衔接.但现实是,目前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远高于企业.因此,在此前提下,如何才能实现平稳对接?如何将其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结合?等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敏 《价值工程》2014,(15):171-172
本文以乐山为例,对乐山事业单位开展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近20年的现状展开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经过改革探索,初步建立了比较统一的社会保障机制,作为社会"稳定器",在促进人才流动、事业单位改革、均衡单位负担、实现老有所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与之相对应的政策、措施实施较少。因此,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受阻,在改革群体和改革实效上存在广泛争议:一是公务员未纳入改革范围影响制度公平;二是此次改革可能流于形式且实际效果甚微。争议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公众对政府双重角色和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层次的模糊认识。因此,为实现养老保险的制度公平,需将公务员纳入改革范畴,与事业单位同步进行、统一建制,使所有群体共享制度公平;同时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体现制度效率。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动员部署。会后,省政府迅速召开会议落实全国会议精神,对大力推进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2015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进行部署。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冯章龙 《经济界》2013,(2):64-68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进行改革。改革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相衔接,既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和规律,又与企业、农村养老保险相协调的社会保险制度。从而增强机关事业单位的活力,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保障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事制度改革和勤政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大型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体系,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从试点至今,己运行十多年了。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给付制度,普遍都是沿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这种给付制度在在改革之初,对于方便养老保险金的计算,保证离、退休人员的待遇不受影响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推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虽然在我国开展了十多年,但制度很不完善,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全社会关心的一个热点,要对原制度管理模式、基金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是目前有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群众舆论的热点问题。由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得比较深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显得滞后。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就是要尽快结束广受诟病的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政策上的"双轨制"。既要实现社会公平,建立统一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又不能降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员工的待遇。本文试想对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意义,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克服阻力的措施、建议,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苗 《中外企业家》2016,(11):167-16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合法权益有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引起了单位员工的重视,推动了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改革。然而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改革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针对相关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逐步提升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效率。基于此,对我国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期提高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科学性,为员工提供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助于合理统筹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直接关系着河北省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与社会稳定。本文基于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研究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平稳入轨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2008,(7):4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通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并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试点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卡相联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