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攀比妨碍幸福幸福的人生容不得攀比的苦恼,因为永无止境的攀比不会给人带来轻松、愉悦、豁达的心境。不攀比不等于没有追求。没有追求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没有动力,也就谈不上进步,当然还得看追求的目的是否积极健康。而攀比则重在“攀”,攀比有贪心、盲目、刻意追...  相似文献   

2.
乍一看这个题目,似乎很突兀,至多也只会联想到茶余饭后之类颇为轻松的话题,殊不知,笔者的这个话题不仅很不轻松,甚至还有些沉重。这里所称的“茶杯”是一个借喻,意指国有企业的资产,前后联系起来,这句话的原意就是“请把资产放到桌面上来”。这是国资委领导在国有企业形势报告会上讲的一句话。我理解,这不是一句简单的祈使句,这是国有资产的卫士向还在打国有资产“小算盘”的梁上君子们的一声严正斥责。  相似文献   

3.
美出自和谐     
美,是多种多样的。然而,美最终应该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健康的心理、愉快的心境、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适当的修饰,是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对女性的评价是挑剔的。现代女性美应体现为大方但不放荡,庄重但不拘谨,活泼但不轻佻,修饰但不俗气。试想,如果一个女孩只有美丽的容貌,却内心空虚、不思上进、谈吐粗俗,再漂亮也会让人觉得可怜可惜。相反,一个心地善良、充满自信,有着良好教养和谈吐的女孩,即使相貌平平,有时也会让人觉得可爱。这就应了那句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懂得了充实…  相似文献   

4.
圆融     
姜苏鹏 《英才》2010,(3):132-132
“简直是肤浅的小说”。“不,是一部洞穿的哲学”。俄国画家雅弗林斯基的后半生,一直画这种令人想人非非的脸。舍弃所有细节,面具般凝练。为什么对人的面容如此感兴趣?在我看来,他们美得如同佛陀圆满的脸。没有立体感的面孔,被随性涂上各种色彩,宣泄各样情绪。或安详、或忧伤、或迷茫……不同人不同读解。“什么才是真实的?”如果你忍不住发问,就正中雅弗林斯基的诡计。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儿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有时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有时躲在树荫里打个盹儿……时光流逝,小男孩儿渐渐长大。一天,男孩儿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儿回答:“我已经不是小男孩儿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  相似文献   

6.
《劳动月刊》2012,(2):47-49
莫莉有一双漂亮的眼睛,眼角上翘极具美感,但眼神中似乎带着淡淡的忧伤。漂亮女人总是情路坎坷,莫莉已婚,有长驻外地的老公,还有一个小她两岁的情人。莫莉用“重情重义,极具责任感”来形容自己的情人,可一个男人若真具备这些好男人的品质,又怎么会出轨?婚外情中的女人,总是被假相蒙蔽了双眼。  相似文献   

7.
信息家电──一个全新的概念,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消费者袭来。先是比尔·盖茨送来了“维纳斯”,即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信息家电产品,有了它,无论年龄大小,无论学历高低,无论是否会用电脑,你都可以通过电视机直接上网,轻松地走入信息高速公路。盖茨的描述充满诱惑:通过将电视机、电话线、电源与“维纳斯”相连,坐在沙发上就能通过遥控器轻松快速上网;当然它还同时具备玩游戏、听音乐、学习。发邮件等电脑的基本功能,将来还可成为家庭里的家电总控制中心,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门窗等全部实现智能化。接着是美国国家半导体…  相似文献   

8.
在酒店、浴池等公共场所,经常可以看到“小心地滑”、“小心碰头”等警示语。消费进入这些挂满警示语的场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象进了“地雷阵”,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人仰马翻。透过越来越多的警示语,笔感觉到的不是轻松,而是忧虑。早知今日,当初设计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考虑周到一些,尽量避免这些缺陷呢?另外,从经营的角度讲,象这样布了“地雷阵”的商家,对自己的经营又会有什么好处呢?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情绪分为心境状态和情绪反应,以探讨心理疲劳个体在心境状态与情绪反应上的表现是否相同。方法:使用MBI-GS量表中文修订版筛选出心理疲劳组和无心理疲劳组,选取国际标准情绪图片系统的图片,采用等概率呈现的感知范式,进行情绪图片性质判断作业。结果:心理疲劳组在精力分量表和自尊分量表上显著小于而在其余分量表得分上都显著大于无心理疲劳组;无心理疲劳组的情绪图片性质判断结果差异不显著(F(2,58)=1.333,p〉0.05,ES=0.044);心理疲劳组的情绪图片性质判断结果差异显著(F(2,58)=253.839,p〈0.01,ES=0.897);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心理疲劳组所判断的正性图片和负性图片的数量显著小于中性图片的数量(p〈0.01),所判断的正性图片数量和负性图片数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疲劳在心境状态上表现为负性而在情绪反应上表现为对正性和负性情绪反应的去敏感化。  相似文献   

10.
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来定位自己和发展自己,企业的“创新”也是一样。虽然大家都看到“创新”的好处,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大力投入创新研发的,因为不是所有企业都具备自主研发的实力。  相似文献   

11.
威信就是威望和信誉。拥有较高的威信,是一名合格的农村干部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而威信不是靠自己在村里的辈分大、岁数大就能够具备的,也不是靠吹出来的。喊出来的,而是要靠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工作,是大多数老百姓公推公判,用“心”衡量出来的。想有威信就必须做到:掌权为公,服务于民。当干部掌权为谁?当然是为了群众。现在部分农村干部在村里没有号召力、影响力,工作开展不起来,主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凡事当前只考虑自己的私利,却不考虑群众的困难和疾苦,长此以往,群众自然不买你的帐,更谈不上有威信了。…  相似文献   

12.
"心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必然发展和升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以一切人的人格平等为基础,以激发员工主动性,调动员工积极性为基点的管理。主动性和积极性所具备的心理特性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存在的“心理契约”使“以人为本”的管理发展为“心的管理”成为必然。本文同时对中国企业“心的管理”的进一步完善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女儿参加竞选,“当不上主席就睡不着觉”,这让韩小红感到匪夷所思。她只想给孩子轻松,孰料好强早已遗传在血液。  相似文献   

14.
时下,有一些机关干部在转变作风、深入农户的过程中,既不带上笔和本子记下民情,也不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群众戏称这些干部为“三不动”,即不动腿,不动嘴,不动手,真可谓两手空空,一身轻松。对此,群众很反感,称这样的干部为“甩手官”。干好农村工作需“三勤”,就是勤动手,勤动嘴,勤动腿。勤动手。干部下村入户的目的是为了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而不是下村旅游观光,呼吸新鲜空气。因此,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听到这样那样的反映。面对这些问题和反…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当老板很轻松,因为可以支配员工们执行具体事情。也有的人说当老板很累,因为需要考虑员工们所不考虑的事情。其实,我觉得这些“轻松”与“累”都是一定同时存在的,就像一张树叶的两面一样。但是,为什么有的老板可以当甩手掌柜,一年中很多时间都在“不务正业”地专注自己的各种爱好?而有的老板既比员工早到办公室又比员工晚离开办公室,甚至连双休日时间都在为公司忙活,一年到头自己累得像头牛也只是勉强让公司活了下来而已。在我看来,后者根本就不是当老板,因为这些老板都没有当好自己的角色,他们只是在给员工打工而已。  相似文献   

16.
当富人们担心“仇富”正成为一种现象的时候,孙大午被从轻发落。“判三缓四”的结果,对那些原本忧心忡忡的富人们,自然是一种宽慰。在重复“仇富不是一种社会心理”这样的陈词滥调之外,是舆论在孙大午一案上表现出的人心向背,及其对中国新兴有产者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在“清华学子财富论坛”上,43岁的张跃坦言,“一个年轻人如何出人头地,一个企业如何成功,这个话题是讲三、五个小时也讲不清的,成功无法定义。但是成功的人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行为,我们倒是可以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会计生涯中,有十三个年头是在总会计师岗位上度过的,并且先后在基层发电厂、省电力局、华中电管局(后为华中电力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华中分公司、华中电网公司)三个不同层面的电力企业担任过总会计师.回顾这段工作经历,感受良多.感受之一:总会计师要以仁立职我始终认为,当总会计师不是当官,“总会计师”不是官衔,说得贴切点,总会计师就是会计的头儿,是一个单位会计团队的负责人.因此,还是莫带着“官本位”的思想赴任为好.如果自我感觉官帽上头,威风八面,那就糟了,你和你的会计团队之间立马就会产生隔阂,日子长了,不成“光杆司令”才怪.我带着这样的心境当总会,比较容易放得下架子,也容易让人觉得平易近人.“不就是一个老会计吗?”我经常这样纠正叫我“刘总”的同事.  相似文献   

19.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起地球。二千多年以来,这恐怕是地球人最疯狂的语言。然而,人类的进步与狂想分不开。二千多年前的阿基米德,不会想到网络时代的沟通“天涯如比邻”;而网络时代的轻松买卖,只要鼠标点点、键盘敲敲就能达成。网上交易,早已不是什么“天方夜谭”,“阿里巴巴”打开了希望之门,中国在网络时代并不落后。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中国的学术界和管理界.对于战略管理的讨论可以说是不绝于耳。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的战略理论,如何制定适合中国本土的管理战略,一直是讨论的焦点。有学者指出.西方的战略理论其实只有“术”没有“道”.它更多的是解决短期问题而不是长期发展的工具;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管理理念中不缺“道”而乏“术”.应准确认识西方的战略理论;还有学者认为,战略困惑的源泉在于,战略并不等同战略管理,战略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是“道”与“术”的统一体,企业进行战略管理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