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杰 《商场现代化》2008,(18):334-335
<正>所谓诚信就是诚实不欺,恪守信用。诚信在我国儒家思想中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和规范,在西方也被作为神圣的职业观和经营伦理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诚信既是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信用文化是市场良序运行的道德文化基础,在儒家诚信思想向现代市场信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扩大其社会性内涵,在对其中的道德诚信和认同信任的合理因素加以保护的同时应借鉴西方的规则诚信,在淡化其重诚轻信色彩的同时予以价值的提升与引导。  相似文献   

3.
麦金太尔为了挽救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德性理论,批判了当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堕落现象,提出了他的德性观。但由于他忽视了德性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导致其理论遇到道德困境。因此,惟有对其理论借鉴吸收并加以改造,才能走出德性之困境。  相似文献   

4.
高金城 《中国市场》2014,(43):32-33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经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营销的基本准则,建设诚信营销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诚信与诚信营销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诚信营销文化建设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系统提出了现代企业诚信营销文化建设具体的、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灿东 《致富时代》2011,(8):190-190
现代中国社会需要诚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也是道德的最理想要求。在新时期必须树立诚信理念,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从制度上保障诚信行为;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从制度和法律上约束和惩罚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6.
论新儒商营销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销道德建设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而道德的范畴是人的素质及其行为问题.故营销道德建设先要造就一批诚信守法的经营者。本文基于新儒商是将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这一事实,提出培育新儒商是加强营销道德建设的关键这一命题,并界定了营销道德和新儒商的内涵.给出了加强营销道德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传统诚信与现代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云玲 《商场现代化》2007,(25):240-241
诚信是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曾维系着古老商行的公正博弈。建设现代和谐企业文化要继承传统诚信道德,把诚信作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诚信既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又是保障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刚性法律法规,同时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企业要确立诚信价值观,建立起有效的诚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传统诚信是传统社会的人伦规范,它注重的是信任,靠约定俗成及个体的自律调节社会关系,缺乏可操作性。诚信是守心灵之约,是对良心的回应。而现代诚信是信用式的,强调的是守契约,是对法律文本的遵守,反映的是对法律的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诚信靠约定俗成的手段调节社会关系已十分有限,应转为主要以规章制度、法律体系来调节经济关系。因此,由传统诚信向现代诚信的转化就成为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转型的内容从限于个人诚信的传统诚信向个人诚信与群体诚信相结合的现代诚信转化;从道德诚信向法律诚信转化;从限于熟人关系的传统诚信向市场关系的现代诚信转化;从个体的、封闭的与等级的传统诚信向社会的、开放的及平等的现代诚信转化。  相似文献   

9.
沈凌  陈协平 《商场现代化》2007,(35):178-179
诚信原则在既是道德的价值又有其法律的内涵,在诚信原则的传统价值中,不可避免的带有其伦理性的特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平等、自由、权利等价值观念的冲击下,诚信原则应该摆脱传统价值的窠臼,成为一个真正法治的原则,并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的核心与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商业传统的“诚信观”与作为现代商业社会中作为基本活动原则的诚信其意蕴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对传统诚信的解构和批判,对理解当代中国信用缺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突破口——基予人格信任的单一性而非普遍制度信任,阻碍了市场经济中公平公开信用体系的建设。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新的诚信观。  相似文献   

11.
徽商诚信道德折射中国本土法律资源中的诚信因子,突破了传统研究认为商法层面上的诚信土壤来源于西方徽商商业道德中的诚信因子符合商法本质中私法性和“保障营利性”特点的需要、因此徽商商业道德中的诚信因子在我国商法体系中商法总则和分则的吸收、信用机制的建立、商事裁判的效力位阶排序中具有良好的借坚,从而推动我国商法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 ,我国传统商业活动中的诚信理念是在儒家诚信人格论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诚信理念在我国古代商人的经营观念、经营行为、人格塑造和修养自律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论是儒家诚信之德 ,还是我国传统商业活动中的诚信理念 ,都可以通过扬弃 ,赋予其以时代的内容和理解 ,成为当前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经营者的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道德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道德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当前企业主要采用的西方管理理论,已不能解决目前的道德困境。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追求,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对传统文化的人本观、和谐观、义利观进行了总结,并用思想改造的观点指出了构建企业道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道德引入企业管理,形成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机制.而这一管理机制的转变,不仅仅是会计行业道德建设问题,而是企业综合管理优化的过程.这是因为,诚信道德转化为诚信经营理念,将形成诚信经济的飞跃,出现企业管理的新高,而我国企业改制的弊端又极待完善.因此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机制,必须创造道德诚信的力量,通过制度建设走上公平有序及法制化、德治化轨道,在企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中实现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艳 《商》2014,(15):112-113
诚信原则是社会正常运转的纽带之一,也是社会个体之间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诚信建设则是则是建设法治国家应有之义务。本文就试图从诚信与法治的视角分析我国诚信法治建设。本文从我国的诚信现状、我国传统道德伦理领域、西方思想领域以及现代法治社会对诚信概念的浅析、诚信与法治之间复杂而又简单的关系、诚信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价值;我国诚信法治国家的建立提出完善的建议这五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诚信观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于传统诚信观及其发展的阐述,结合古往今来的商业实例,对现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希望可以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关平 《现代商业》2007,(21):54-5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道德引入企业管理,形成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机制。而这一管理机制的转变,不仅仅是会计行业道德建设问题,而是企业综合管理优化的过程。这是因为,诚信道德转化为诚信经营理念,将形成诚信经济的飞跃,出现企业管理的新高,而我国企业改制的弊端又极待完善。因此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机制,必须创造道德诚信的力量,通过制度建设走上公平有序及法制化、德治化轨道,在企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中实现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诚信的传统思想内涵与现代价值,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学术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而且对于现代中国,更为关键的是可以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诚信思想的宝贵财富,发掘中国传统诚信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对我国民营企业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传统诚信观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不适应是造成民营企业诚信缺失根本原因的观点,并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构建基于关系运作、依托制度完善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诚信作为经济伦理的重要内容,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不仅呈现出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文章从"经济人——道德人"理论框架、诚信稀缺资源性特征以及诚信道德的社会实践的角度构建等方面着手,对网络经济和诚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