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华新儒商是一个有信仰、爱祖国、有理想、能创业、有道德、笃诚信、有良心、重责任的敢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商人群体。培育千千万万中华新儒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革命与管理创新的需要,更是我国企业适应全球化的战略需要。培育中华新儒商,需要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筑牢商业道德,塑造商业品格,培育商业品牌,引领商业风尚。  相似文献   

2.
儒商和新儒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商”和“新儒商”是推崇儒家文化思想,追求儒文化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亦儒亦商的华人企业家群体。新时期,研究儒商现象,宣扬儒商理念,挖掘其文化价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孔子继周公道统创立儒家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的主流思想。儒家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的代表冯友兰先生则主张把儒家融入时代,为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体之一,企业管理也可以从儒家的哲学系统中汲取营养,结合西方优秀的管理科学知识系统,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网络时代,当前,中华民族正在谋求自身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不断奋斗。而文化自信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客观、辩证地分析中华文化价值自信构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寻求一条网络时代构建中华文化价值自信的新途径,对树立中华文化价值自信,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贾晶晶 《消费导刊》2012,(4):135-135,14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谈不上文化自强,也就不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要依靠强盛的经济力量,还要依靠强大的文化力量。我们不仅全力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富强,而且大力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形成强大的文化优势。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最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建设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国有企业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国企文化建设则是深化国企改革、实现国企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一流企业,势必要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一流企业文化。在当前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明确企业文化的意义,理清企业文化的发展思路对于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现企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国有企业G公司为例,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并提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儒商虽然是一个后来才有的概念,但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儒商存在,而且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古代最优秀的商人几乎全是儒商。儒商最重要的理念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立人中立己,在达人中自达。在工商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和主体的今天,大批新一代儒商的出现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苗泽华 《商业时代》2007,(35):111-112
儒家伦理与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流,继承并弘扬传统儒家伦理与文化,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新时代儒商是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儒商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时代性、融合性、系统性、创新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崔杰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9):154-15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条主线,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专题教学,在强化"三个选择"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进一步阐释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齐文丽 《商场现代化》2007,(30):330-331
企业文化创新,必须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支点,以中西文化互动交融、打造企业合金文化为方向,用自信和个性,成就中国企业文化创新的卓越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