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徐立新  刘阳春 《经济师》1998,(12):78-78,95
一、当前农村非法借贷的特点1、欺骗性强。就从事非法借贷业务的人员来看,有的以经营某种正当生意为幌子,有的利用自身是村组干部和已解聘的农村吸储员的特殊身份,暗地里从事非法借贷勾当。他们在当地村民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可信度”,加之高利贷在农村根底较深,...  相似文献   

2.
中国非法移民问题刑事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移民行为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基于对非法移民适用刑事法的回顾和现状,中国应坚持正确的立场,在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完善立法,制定“移民法”,修改刑事法的相关规定,增设有关罪名,强化刑事司法,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打击非法移民活动。  相似文献   

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一项有利于保障被告人人权的法律规则,目前在许多国家的法治建设中都已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近些年因非法取证而导致冤假错案的情况时有发生,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经十分紧迫。文章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理论基础,从我国使用非法证据排除的现状出发,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设想,旨在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4.
真品卷烟非法流通的治理工作,需要各级烟草专卖人员牢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的使命,加强打击涉烟违法案件力度,堵住真品卷烟非法流入和流出渠道,在维护好本辖区良好市场秩序的基础上,调查核实卷烟非法流出案件的线索,分析问题根源,严格责任追究,防止卷烟非法流出扰乱其他地区市场。作为最基层的烟草专卖执法主体——县级烟草专卖局,切实抓好真品卷烟非法流通,对促进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和存款利率的浮动变化,通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方式非法集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般理论认为本条规定了吸收公众存款罪,但也有认为本条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选择性罪名.但目前基本上已认同为单一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相似文献   

6.
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11,自引:2,他引:109  
在我国近些年的经济生活中 ,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与蔓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测算了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 ,并对体制转轨时期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发生机理给出经济学诠释。我们测算的结果显示 ,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是导致全国 (及城乡 )居民收入差别“非正常扩大”的基本因素 ;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制度缺陷”是体制转轨时期我国非法非正常收入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茜  邹伟 《经贸实践》2009,(12):60-61
既然是前途光明,利润空间巨大的项目,为何不向银行贷款,而要耗时耗力耗财地向百姓“贷款”?日前警方公布的哈尔滨一起20亿元非法集资案引来社会颇多关注。人们不禁发问,频发的非法集资案中,究竟是什么让众多受害人放心地拿出多年辛苦积攒的“血汗钱”呢?  相似文献   

8.
卫霞  马基彭 《经济问题》2023,(11):17-24
破产程序中民刑交叉问题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大难题。通过统计2020—2022年非法集资破产案件法院裁判的相关理由,发现当前我国还没有关于非法集资破产案件刑事程序与破产程序如何衔接的统一规定,以致司法实践中出现同案不同判、刑事受害人损失与破产债权人债权清偿范围计算结果差距较大、刑事退赔“空判”现象发生等问题。因此主张适用“民刑协同”模式:即除在特定条件下适用“先刑后民”外,应当民刑程序共同推进,并优先适用破产法统一清偿,通过平衡犯罪受害人与破产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加强司法管辖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等,妥善解决破产程序中民刑交叉案件的程序与实体问题。  相似文献   

9.
非法证据,特别是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能否作为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依据,是刑事诉讼中最为复杂的问题,也是刑事程序中诉讼价值最易发生冲突的问题。对非法证据无论是否承认其效力,均使立法者陷于保障与惩罚不能兼顾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0.
崔立峰 《经济师》2008,(4):73-74
文章分四部分,首先分析了非法证据的定义,非法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调查取证权的侦查人员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以违法的方式取得证据材料;其次分析了我国的立法现状;再次探讨了国外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理论;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非法经济核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建立非法经济核算的几个问题许昌东非法经济活动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对象。本文拟就建立非法经济核算问题谈些看法。一、几个相关问题按照经济活动是否遵纪守法,将其划分为合法经济活动和非法经济活动两大类。所谓非法经济活...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6月7日开庭审理了“德隆系”下属德恒证券和该公司的7名管理人员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由于是“德隆系”第一个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德恒证券的审理被称为“德隆系刑事第一案”。  相似文献   

13.
曹家新 《环境经济》2006,(12):66-66
时下,回收、拆解电子废弃物已成为一些地方人们从事的热门职业。电脑、手机、彩电、MP3……这些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高科技电子产品“退役”后有相当部分经过废品收购者回收中转最终流向了非法拆解作坊。在这里,没有利用价值的部件扔掉后被填埋或焚烧,大量有毒物质因此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而且不少回收处理方式严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4.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设立,对严惩毒品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正确理解和把握本罪,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从犯罪的构成着手,正确把握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客体、客观、主体、主观等方面的特征,准确认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罪与非罪的标准,明确区分非法持有毒品罪与其他以“持有”为前提的毒品犯罪的界限,以期严惩当今日益严重的毒品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排除的程序、排除的方法以及排除后证据的效力等都做了明确规定,此次修改对我国证据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第一中级法院6月7日开庭审理“德隆系”下属德恒证券和该公司的7名管理人员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一案,此案引起多方关注。  相似文献   

17.
石奎 《财经科学》2023,(5):34-47
强化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的预防监管,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国家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要求。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开展预防监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穿透式监管”“冒烟指数”“监管沙盒”等监管理论,实践中探索出了“依托型”“嵌入型”“专属型”等监管模式。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机构预防监管工作仍面临法律、资源和技术等供给不足的问题。对此,在借鉴欧美国家夯实风险监测大数据基础设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统筹推进金融领域的立法和修法工作,多措并举破除数据壁垒和打通信息孤岛,构建适变性强的“基础模型+特色识别点”监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提到钱庄这个词,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比如现在媒体上就经常出现“地下钱庄”、“黑钱庄”等报道,在这里,钱庄大多与“地下”、“黑”等修饰词语连接在一起,给人的印象除了是一种金融活动外,更多的是负面和不好的印象,以致现今的钱庄一词已成为非法金融活动的代名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从吴英非法集资案、俄罗斯“灰色清关”事件,到迪拜金融危机、山西煤炭资源整合,这一系列事件中的“主角”——浙江省民间资本正遇到越来越困惑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彭娅婷  张宁 《当代经济》2007,(7X):44-45
收集证据可以说是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工作,是判断、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当代世界各主要国家均不同程度的确认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因为各国在客观上均认为刑事诉讼的目的不仅在于惩罚犯罪,也在于保护人权。但我国目前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还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这要求我们适当的借鉴外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有益做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