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晓山 《商业时代》2012,(17):133-135
对民族传统节庆文化资源开发价值予以综合评价,是其成功开发的前提,也为保护传统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其目的并不在于去评价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本身之优劣,而在于进行综合评价以了解其所蕴含的不同价值,掌握其开发的相关条件,达到有效保护、成功开发的目的。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自身价值、地方社区文化活力以及区域旅游业发展环境等三个方面构建起民族传统节庆文化资源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具有促进和胁迫效应,而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也具有承载和制约效应。本文以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为指导,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5-2015年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和综合发展指数均呈现出波动上升,耦合协调度表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协调等级逐步提升,耦合协调关系密切;在空间上,各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协调区域的内部发展差距在扩大,各个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演变的基本格局变化不大。从总体上看,尽管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在提高,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显著。实现二者的和谐共生发展需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树立理念、健全和落实生态保护制度、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的和谐发展面临着正确处理好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原真传承与创新传承、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迎合市场与引导市场等关系的核心问题。着力民族文化传承,恪守民族文化原真,致力于民族旅游创新是推进民族旅游文化正向变迁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发展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军 《北方经贸》2009,(10):125-126
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旅游景区,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及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建设社区参与旅游景区,社区应参与旅游规划,参与旅游经济活动,参与旅游地环境保护,参与传统文化保护。  相似文献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是新疆的文化大地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生态.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大力保护、发掘、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摆在吐鲁番旅游开发中的新课题.吐鲁番应在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实现旅游与保护并重,从而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方兴未艾,但在开发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源流失问题,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文章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特征的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了当地居民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现实主体。  相似文献   

7.
崔素洁  王静 《致富时代》2010,(2):191-192
西藏地处我国的西南,有着古朴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根植于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有着鲜明的特色及深厚的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注重对西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本民族文化、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是新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合理开发规划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开发条件与发展潜力、协调度开发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旅游价值评价子系统、生态环境评价子系统、开发潜力评价子系统、开发协调度子系统4个方面的内容。张家界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文章以张家界市12个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为例,基于专家调查的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主观经验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青海省循化县是全国惟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但旅游开发程度较低。本文针对撒拉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现状,通过"八度指标"法和等级评价法分析、评价了撒拉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色,并就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但过度旅游开发导致西部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退化,甚至遭到毁灭性破坏。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往往不重视甚至忽略民族文化保护。泰文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必须基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群 《商场现代化》2006,(30):228-229
传统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有多种形式,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民族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发传统民族文化的思路,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来自特定的民族,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特定规则锻炼身体,并且世代相传,集中表现了该民族的文化、艺术、宗教和民俗风情,在该民族地域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贵州要构建自己的形象,要真正建设成为旅游大省,就必须创新民族旅游体制机制,大力传播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各地区、中小学及高校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加快民族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族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统一规划、统筹开发重点景区和旅游精品,开发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高起点建设一批民族旅游经济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自然景观旅游、乡村旅游和避暑度假旅游,使贵州在改革大潮中大力构建起“和谐贵州”。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是少数民族居住地(社区)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关系的总和,表现为原始的、民族民间的、传统的文化。处理好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解决好原生态文化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汉中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文化是巨大的优势旅游资本。为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通过对汉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构建文化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合理的策略和建议,希望为汉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理性内涵的文化特质行为,在体育形态的深层底蕴中,有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文化模式和民族心理结构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青海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民族传统体育带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可以和其它旅游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使旅游产品结构更加优化。  相似文献   

16.
邓敏 《商场现代化》2008,(6):215-215
广西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既能带动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和资源的保护,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经历了漫长历史积累后才形成了我国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是促进农村旅游行业稳步和大力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解决"三农"问题、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未在其经济发展中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在乡村旅游行业发展中虽然政府部门等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但传统文化还是有流失。针对安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本文重点对安徽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构建海南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在分析和借鉴美国、英国等国外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从管理主体、参与主体和反馈主体三个层面,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少数民族,各民族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在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情,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为云南大力发展旅游业带来了巨大优势和开发潜力。本文从云南省民族旅游发展现状入手,对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效保护的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旅游开发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民族文化的保护是重要的保障因素。研究分析了通道侗族自治县旅游开发过程中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通道侗族自治县为发展本县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外开放与对外联系也日渐频繁,打破了以往的落后、封闭的状态。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该县本民族的侗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此次研究中针对外来文化对侗族文化的影响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