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英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丹清 《价格月刊》2002,(11):35-35
自然垄断产业领域的私有化改革,是英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1984年英国电信产业私有化,1986年煤气产业私有化,1989年自来水产业正式实行私有化,1994年起对铁路系统实行网运分离,继而开始私有化运作,1996年英国私营路轨公司接管路轨、信号和车站的管理,旅客运输服务部分则通过招标方式出售给28家火车公司经营.自然垄断产业私有化运作初期,在开辟资金渠道、产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近年来英国国内对私营自来水公司的服务质量和铁道部门运营的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地提出了质疑,尤其是铁路运输,车厢内拥挤、运输服务质量低劣,内部管理混乱,火车屡闯红灯,近年来接连发生了两起严重的火车相撞事故,新近英国铁路工人又闹大罢工,所有这些使公众对铁路部门失去了信任,这项重要产业目前在英国如履薄冰,国内外评论其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糟糕的铁路系统,英国国内有人甚至认为立即停止私有化,以公有的形式把铁轨公司的权力再次交还给政府.  相似文献   

2.
英国城市公用事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方式经历了一个螺旋形的发展过程。19世纪初为完全私营,到世纪中叶开始市营,19世纪末20世纪初市营进程进一步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党对城市公用事业实施了国有化,80年代撒切尔政府则再次实行私有化。这个螺旋式变化当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英国市场经济从“非理性”向“理性”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英国和日本的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英国,主要是通过股份制形式,有计划、分步骤、谨慎地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进程,在某些行业尤其是竞争性行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英国的做法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逐渐影响到世界许多国家,日本就是其中之一。一、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5,(11)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产权改革,即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运动以及俄罗斯与东欧转型国家的私有化运动等,其中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以私有化运动为切入点,分析私有化运动对产权界定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升其竞争力,国外的一些做法可以给我们以借鉴和启示。 一、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 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浪潮是20世纪70年代末从英国开始的,以后迅速扩展到西欧各国、北美、东欧各国和地区。各国的“私有化”各具特色,可划分出五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傅颀 《商业时代》2006,(6):78-78,80
自然垄断产业理论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成功。本文拟从自然垄断产业的基本特征入手,对其理论做简单介绍,并分析它主要的三种定价方式。  相似文献   

7.
自海默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垄断优势论"后,人们自然把跨国公司与大规模企业联系在一起.在许多早期研究中对跨国公司的界定均突出规模巨大这一特征,似乎跨国公司就一定为大规模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自海默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垄断优势论“后,人们自然把跨国公司与大规模企业联系在一起.在许多早期研究中对跨国公司的界定均突出规模巨大这一特征,似乎跨国公司就一定为大规模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战略规划收拾渠道败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酿酒集团错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次渠道变革,在新世纪初的第二次变革中却又再次踩错点。在一叶障目的简单模仿背后,缺失的是企业赖以立命的使命和战略。  相似文献   

10.
电信经营“垄断时期”的结束应以竞争的引入为标志,在西方各国、英国、美国电信业引入竞争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西方各国电信业都已引入竞争,从总体上看,各国电信的完全垄断时代已经结束,但是,就电信的某一部分而言,“垄断时期”远未结束,直到目前,在美国这种电信竞争开展最为充分的国家,本地电话竞争仍未开展起来,本地电话仍属垄断性行业,因此,一些“垄断时期”对本地电话网的资费政策,仍在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从19世纪末开始,以美国为先行者,发达国家纷纷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了全面管制。但是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发展、异质产品间的竞争、产业间的替代竞争、政府管制失灵、科学技术进步等原因,各国反对管制的呼声日益高涨,由此促成了放松管制的规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营化改革是深化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本讨论了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民营化对自然垄断产业真正实现政企分离的推动作用;提出并论证了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目标是有效地促进竞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分布应取决于自然垄断产业业务领域的性质,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广告导报》2007,(11):22-2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本土日化行业经历了一次繁荣期。如美加净、活力28、白猫、熊猫、中华牙膏等,但是随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宝洁、联合利华等跨国日化巨头的进入,中国本土日化开始经历最为艰难、低潮的时期。但是,本土日化从未放弃对市场的信心。以隆力奇为代表的一批本土日化企业正在掀起绝地反击战。  相似文献   

14.
孙燕超 《商》2014,(47):46-4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两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涉及高校合并,系科专业调整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及高校思想文化的转变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比较两次院系调整,分析其经验与教训,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初,澳大利亚率先制定和实施关于国有企业竞争中立政策,以限制国有制企业因政府垄断而享有的不公平竞争优势,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澳大利亚关于国有企业竞争中立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公有制企业商业活动“重大性”标准、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盈利率要求、税收中立、债务中立、监管中立、投诉机制等;实践中,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已成功裁决了涉及国有企业竞争中立政策案件近40起。本文主要立足于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与需要,评析澳大利亚如何制定和实施有关国有企业的竞争中立政策,以促进公私企业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6.
两部收费理论指导下的自然垄断产业定价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垄断产业在现代产业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规模经济性或成本的次可加性对自然垄断产业定价方式的研究有着特别的意义。本文运用两部收费制理论论证了自然垄断产业实行两部制收费的合理性,并结合定价的目标和消费者类型,对两部制定价机制的设计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商务周刊》2009,(14):40-43
尽管发展中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出现了私有化浪潮,国有企业仍继续控制着各国GDP的巨大份额,在某些非洲国家超过50%,在亚洲、东欧和拉美也高达15%。这些由政府或政府机构控股的企业竭尽全力达到私营部门的业绩水平,但是其赢利潜力仍有待实现。在目前经济低迷时期,有些国有企业尽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提高效率的压力,却被号召通过加大支出和保留工作岗位来支持政府的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18.
谈企业社会责任,不能不了解近十几年蓬勃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西方,从20世纪60年代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纷争到90年代众多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同和支持,期间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到90年代末期,“企业社会责任”才逐步走上制度化的发展轨道。这期间,伴随着保护劳工权利的劳工运动、维护消费者权利的消费者运动、保护生态环境的环境保护运动及可持续发展运动,形成了三类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相似文献   

19.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有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情况面临危机,而作为前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承袭了最大量的公有经济体。在向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俄罗斯采用了美国经济学家的建议,推行休克式的全面私有化改革,以期短期内改善国民经济并在迅速发展,但是私有化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简单回顾了俄国私有化的情况,着重简析了私有化的败因和相关逻辑漏洞,对俄国的改革进程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20.
西尔斯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执美国零售业之牛耳。然而从90年代初到今天,西尔斯连锁帝国又经历了两次衰落与两次复兴,了解和研究西尔斯的兴衰,对于大型化连锁集团的管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