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聪明 《魅力中国》2013,(5):224-224
在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处处存在。它作为一门基础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具备了科学精神。大多数学生们对物理学习都感到头痛,不知所措,这一问题在广大的学生中存在。我认为学生们惧怕它,是因为对它没有产生兴趣,导致心理上的隔阂,产生畏惧的心理。正确培养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的根本途径。一个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一个好的实验,或者一句恰当激励语言都能让学生引起兴趣,一旦有了这种兴趣,就会主动的去接近,去探索,愉快的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 1.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中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有很丰富的感受性知识和主观理解的片面性,又因中学生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对新知识充满好奇的特点,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做一个实验,再加上幻灯机等电教教学手段,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新鲜、好奇,就会喜欢上物理课.  相似文献   

3.
钱振鹏 《魅力中国》2010,(14):220-220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足够的生活情景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严重缺少生活经验,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准确的理解相关概念,而解决这一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利用物理实验创设较为理想的物理情景。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物理实验为学生创建一个感性、生动、形象的物理场景,很容易将学生从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  相似文献   

4.
张兰锋 《魅力中国》2010,(34):283-283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中学物理.既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也是一门实践陛很强的学科。物理学科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求索、探究、纠错、发现的过程。因此物理教学的成效不在于学生被动接受了多少物理知识或结论,而在于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而物理教学过程就应该是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现就我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来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马杨 《魅力中国》2014,(17):200-201
在物理教学中,需要巧妙设计一些必要的演示实验。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难.最问题,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  相似文献   

6.
曹中民 《魅力中国》2010,(16):219-219
物理学科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由于物理学科的抽象性、特殊性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技巧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学习困难,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感受探讨一些在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7.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和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教学中,能为听力教学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听前阶段的预备、收听阶段的泛读和精读、听后阶段的深化等过程,激发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每个人的生命活动中,都伴随着相应的物理现象,所以物理知识是理解生命活动以及人体中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作为高中生,想要更深刻的理解人体中的物理现象,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而且要结合物理知识去分析当人体在活动时候,体内所发生的物理现象。本文从高中生角度,具体举出一些人体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并做出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与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是一对孪生兄弟,而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及时的心理按摩可以树立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显洪 《魅力中国》2010,(1):100-100
数字技术的迅猛普及,计算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学物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能把一些静态物理现象变为动态展示,模拟一些三维结构动画,使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远程教育课程和互联网的进一步开发,使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为中学物理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用于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络上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所需要的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动性;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在乐学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廷军 《黑河学刊》2013,(4):108+115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中学物理教学应采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和归纳思维来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思维能力,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经常训练,以期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使其成为真正的探知者。  相似文献   

12.
李饶  侯明 《魅力中国》2014,(21):170-170
本文针对中职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如何使学生形成对物理问题的深层理解入手,分析了图形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剖析了学生运用图形处理问题的现状,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图形提高解题能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吴兰翔 《魅力中国》2010,(14):228-228
我们的物理学科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实践的自然科学,这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时刻注意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要让学生理解我们的物理来源与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理。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把生活和我们的物理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呢?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赵建华 《魅力中国》2014,(26):139-139
一、物理概念的引入 对于枯燥的概念教学来说,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可以用各种直观材料、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概念。概念的引入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在物理概念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原有概念的局限,从而知道为什么要引入新的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15.
张敏 《魅力中国》2014,(23):213-213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而高中的物理课程在学习的实际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物理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也不高,这也直接影响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结果,由此也造成该学科在高考的考试过程中依然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鉴于此,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的高考及其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宏 《发展》2008,(9):93-93
物理学习过程,是一种知识的自主构建过程,这一过程,学生既要获得必要的物理知识、物理技能、物理学科思想,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与策略,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靳廷长 《魅力中国》2010,(22):265-265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专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因此,规律教学是中专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本人经过多年的物理教学,总结出了有关实验规律教学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为此,教师应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  相似文献   

19.
靳廷长 《魅力中国》2010,(19):217-217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专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因此,规律教学是中专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本人经过多年的物理教学,总结出了有关实验规律教学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杨静 《魅力中国》2013,(23):214-214
提要: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了在农村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情景教学模式与具体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